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民宿游客选择动机研究
随着旅游方式的转变,我国民宿产业日渐崛起,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文章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切入,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定量分析,将游客民宿选择动机分为缓解压力、增进家人感情、回忆乡愁等八个推力因子和民宿中主客互动氛围、丰富的创意活动,景色优美等九个拉力因子。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游客在选择民宿时的动机因子不同,尤其在家庭需求、回忆乡愁、创意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作者根据不同阶段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选择偏好对民宿经营者在打造建筑设计、选址环境以及营销方式、附加活动设计等方面给出若干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1
(一)民宿的概念1
(二)选择动机的研究综述2
1.选择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2
2. 选择动机理论的研究2
(三)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综述3
二、研究设计3
(一)理论视角3
1.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3
2. 民宿游客选择动机因子的设计3
(二)问卷设计3
(三)问卷收集4
三、实证分析4
(一)样本构成初步统计 4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4
(三)民宿游客选择推拉力动机分析5
1. 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重要性分析5
2. 民宿选择动机推拉力因素转换分析5
(四)民宿游客选择动机方差分析6
1. 家庭生命周期对民宿游客选择推力动机的方差分析6
2. 家庭生命周期对民宿游客选择拉力动机的方差分析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8
(一)研究结论8
(二)对策建议8
1. 注重亲子互动体验,聚焦亲子产品开发8
2. 立足选择拉力因子,提高民宿住宿品质8
3. 丰富特色创意活动,创造民宿独特记忆8
致谢8
参考文献9
附录11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民宿游客选择动机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民宿作为新业态逐步发展起来,融合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住宿能够体验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和田园风光等。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群体形式,现已成为民宿市场最常见的客源形式,可见,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民宿都将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市场对于具有家庭氛围的民宿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但除个别区域之外,成功、成熟的民宿在国内并不多见。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处于不同阶段的游客对民宿的需求和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文章从市场营销角度,以家庭生命周期作为理论切入点,研究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游客在选择民宿时的动机因子以确定有针对性的民宿营销方向和民宿开发、运营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民宿的概念
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自行设计改造与周围环境协调、符合规定数量的客房,采取自行经营方式,提供游客住宿、餐饮或娱乐、休闲体验等服务的住宿产品 [1]。总结国内外对于民宿的定义,笔者发现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点:①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一般管理者即所有者;②游客与民宿主人有一定的交流;③经营规模较小;④提供多种特色服务。
表1 不同学者对民宿的定义比较
来源
定义
角度
Jackie Clarke
民宿是指能够体验旅游环境的住宿产品[2]。
体验产品
Dallen J Timothy
民宿是建在乡村环境中的为游客提供住宿与餐饮服务的旅舍,旅游者通过入住民宿,能够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3]。
文化交流
台湾《民宿管理办法》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空闲住宅,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为游客提供的住宿处所[4]。
综合特征
胡敏
乡村民宿与B&B和台湾民宿更加接近,是指能够为游客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家乐等乡村旅馆[5]。
接待主体
姜惠娟
民宿通常是指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房间10间,可容纳25人左右,以家族方式经营且价格并不贵的住宿设施[6]。
经营规模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
(二)选择动机的研究综述
1.选择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选择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个人偏好、生活态度等心理等因素。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游客的选择动机:
(1)年龄: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社会责任以及生活环境,从而导致其在选择上的差异性。例如,青少年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年轻人往往刚刚开始工作,消费能力相对比较低。而中年人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但同时工作压力也较大,因此他们比较倾向于选择能够体现自己身份思维的方式。
(2)职业:职业类型的不同导致人们在经济收入、经历、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会导致旅游者的选择动机不同。
(3)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成正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对于审美体验也更加重视,在选择动机上更加偏向文化性。
(4)心理因素:个人偏好、社会文化环境、生活态度及价值观等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选择动机的重要因素。每个人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其在价值观、选择偏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对于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感受和消费行为影响很大,从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动机。
2.选择动机理论的研究
动机通过决定行为意愿对行为产生关键影响,目前在选择动机研究中运用比较多的是推拉理论。在Dann[7]的推拉理论中,“推力因素”是推动旅游者逃避其日常生活的动力,包括缓解生活压力、逃离恶劣环境等;“拉力因素”是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如美食等。“推力因素”是由旅游者内部的不平衡或紧张情绪引起的,“拉力因素”来自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这两种因素均能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1
(一)民宿的概念1
(二)选择动机的研究综述2
1.选择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2
2. 选择动机理论的研究2
(三)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综述3
二、研究设计3
(一)理论视角3
1.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3
2. 民宿游客选择动机因子的设计3
(二)问卷设计3
(三)问卷收集4
三、实证分析4
(一)样本构成初步统计 4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4
(三)民宿游客选择推拉力动机分析5
1. 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重要性分析5
2. 民宿选择动机推拉力因素转换分析5
(四)民宿游客选择动机方差分析6
1. 家庭生命周期对民宿游客选择推力动机的方差分析6
2. 家庭生命周期对民宿游客选择拉力动机的方差分析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8
(一)研究结论8
(二)对策建议8
1. 注重亲子互动体验,聚焦亲子产品开发8
2. 立足选择拉力因子,提高民宿住宿品质8
3. 丰富特色创意活动,创造民宿独特记忆8
致谢8
参考文献9
附录11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民宿游客选择动机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民宿作为新业态逐步发展起来,融合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住宿能够体验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和田园风光等。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群体形式,现已成为民宿市场最常见的客源形式,可见,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民宿都将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市场对于具有家庭氛围的民宿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但除个别区域之外,成功、成熟的民宿在国内并不多见。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处于不同阶段的游客对民宿的需求和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文章从市场营销角度,以家庭生命周期作为理论切入点,研究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游客在选择民宿时的动机因子以确定有针对性的民宿营销方向和民宿开发、运营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民宿的概念
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自行设计改造与周围环境协调、符合规定数量的客房,采取自行经营方式,提供游客住宿、餐饮或娱乐、休闲体验等服务的住宿产品 [1]。总结国内外对于民宿的定义,笔者发现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点:①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一般管理者即所有者;②游客与民宿主人有一定的交流;③经营规模较小;④提供多种特色服务。
表1 不同学者对民宿的定义比较
来源
定义
角度
Jackie Clarke
民宿是指能够体验旅游环境的住宿产品[2]。
体验产品
Dallen J Timothy
民宿是建在乡村环境中的为游客提供住宿与餐饮服务的旅舍,旅游者通过入住民宿,能够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3]。
文化交流
台湾《民宿管理办法》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空闲住宅,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为游客提供的住宿处所[4]。
综合特征
胡敏
乡村民宿与B&B和台湾民宿更加接近,是指能够为游客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家乐等乡村旅馆[5]。
接待主体
姜惠娟
民宿通常是指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房间10间,可容纳25人左右,以家族方式经营且价格并不贵的住宿设施[6]。
经营规模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
(二)选择动机的研究综述
1.选择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选择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个人偏好、生活态度等心理等因素。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游客的选择动机:
(1)年龄: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社会责任以及生活环境,从而导致其在选择上的差异性。例如,青少年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年轻人往往刚刚开始工作,消费能力相对比较低。而中年人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但同时工作压力也较大,因此他们比较倾向于选择能够体现自己身份思维的方式。
(2)职业:职业类型的不同导致人们在经济收入、经历、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会导致旅游者的选择动机不同。
(3)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成正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对于审美体验也更加重视,在选择动机上更加偏向文化性。
(4)心理因素:个人偏好、社会文化环境、生活态度及价值观等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选择动机的重要因素。每个人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其在价值观、选择偏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对于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感受和消费行为影响很大,从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动机。
2.选择动机理论的研究
动机通过决定行为意愿对行为产生关键影响,目前在选择动机研究中运用比较多的是推拉理论。在Dann[7]的推拉理论中,“推力因素”是推动旅游者逃避其日常生活的动力,包括缓解生活压力、逃离恶劣环境等;“拉力因素”是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如美食等。“推力因素”是由旅游者内部的不平衡或紧张情绪引起的,“拉力因素”来自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这两种因素均能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