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适宜度研究(附件)

摘 要“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酒店行业作为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新兴的朝阳产业,逐渐表现出自身强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国内较多商业大亨和大型集团也开始跨行进入酒店行业。一个酒店盈利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酒店内员工的服务质量,硬件设施,客房质量,领导者的领导能力,酒店内的资源配置等因素,还取决于酒店的选址。选址是一项大工程,选址的好坏决定了酒店以后经营的好坏。魏振达表示,酒店选择地址就是在选择顾客。选址不仅要看该区域的客流量,还要注重于自身品牌和对客群体相适应。本文以北京长安街W酒店为例,运用了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综述法等从微观选址的角度研究北京长安街W酒店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利于其他高端酒店改善经营状况的选址建议,给予国内及其他正筹备的高端酒店在选址方面提供借鉴。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二、酒店选址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一)相关概念 5
(二)影响酒店选址的微观因素 5
三、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分析 6
(一)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的基本情况 6
(二)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的问题 7
(三)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8
四、高端酒店选址影响因素及建议 10
(一)周边交通条件与顾客需求保持一致 10
(二)选择客流量大的区位段 10
(三)区位文化要素应与品牌定位相一致 10
(四)选址时注意周边酒店的竞争力 10
五、结论与展望 11
(一)研究结论 11
(一)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我国酒店行业相比于其他大多数国家,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酒店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致力于使其发展的更稳健完善。查爱苹与徐娜等(20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人在酒店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文献,选定社会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商业因素和公共服务四大因素,结合综合熵权法和加权平均叠加法研究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适宜性并构建模型[1]。
在酒店的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选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高端酒店的建设中,选址尤为重要,它决定了酒店对周边顾客的影响力及酒店未来发展前景,是酒店开设之初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一家酒店选址位置的优劣,不仅对未来该酒店的经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对整个地区的酒店业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以北京长安街W酒店为例,北京长安街W酒店是一个主打潮牌的酒店,它的选址选择了人流大的黄金地带,该酒店位于二环内,毗邻北京南站,附近有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和站点,交通便利,附近有国贸CBD,日坛公园等能够吸引大量人流的地区,周边也具有其他高端酒店。但北京长安街W酒店最终因连年亏损导致经营失败,本文将从北京长安街W酒店微观选址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研究意义
酒店选址直接影响到酒店的运营、客源丰富程度及酒店的可持续发展,美国酒店之父埃尔斯沃思斯塔特勒曾说过:“对任何酒店来说,取得成功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是地点、地点、地点”。而高端酒店以“个性、舒适、奢华”为主要特点,使得高端酒店不可复制,不可盲目式扩张经营,无法针对大部分群众,高端酒店的选址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酒店来说,如果能深入探究影响高端酒店选址的重要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选址失误带来的客源损失、运营效益损失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住客来说,可以帮助客人更易于选择合适的酒店入住;对研究的学者来说,可以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浅显的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建构模型
近几年,许多学者对北京市朝阳区、桂林市、重庆市等城市的酒店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数据信息,根据得到的数据对这些城市的酒店分布进行统计推算,研究分析得出酒店选址的规律或结论。李贤金与谢红彬(2006)的研究中以福州市为例,运用产业集聚理论从旅游宾馆的微观选址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福州市的宾馆、饭店的选址、定位情况使产业集聚理论在这个特定的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它不但真实的反应了福州市的宾馆、饭店布局的大致情况,而且对以后新建宾馆、饭店的选址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
曲小毅(2010)在以分析朝阳区经济型酒店发展历程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的八十八家经济型酒店的微观选址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济型酒店在选址布点的时候对交通节点的依赖性最强,对商业区的依赖性次之,对景点景区的依赖程度最低的选址规律[4]。陈岗与张建春(2011)以旅游城市桂林市为研究,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出主城区饭店空间集聚与旅游空间要素的空间关系,得出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更倾向远离次要景区,选址于核心景区附近的结论[5]。
2012年,董鸿安与任君庆把宁波市37家不同星级、档次的饭店作为研究对象,选定顾客需求、同行竞争、配套设施、酒店消费、酒店规模五个变量,使用建立模型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这些变量对星级饭店选址的影响,最终董鸿安与任君庆得出定位适合的星级酒店才能实现饭店收益最大化的结论[6]。王丁玲通过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精品酒店的发展过程,把安缦集团作为典型案例来研究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出了精品酒店空间扩张需要的两点地理要素,地域主题性和功能性[7]。
李贤金与谢红彬、曲小毅、陈岗与张建春等很多学者利用各种分析法,以特定地区为例,建立BP神经网络等模型,依据自己收集到的数据对影响酒店选址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各种理论建议,证明这些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实践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评价体系
有一部分学者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运用建立评价体系的方法,对酒店的选址进行研究分析。邵斌与周丹等(2011)充分利用商圈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店面选址的因素分析、总结,构建出了酒店选址评价体系,他们还利用了层次分析法,推算出各因素权重系数,最终构建了酒店选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他们的研究对酒店选址定量化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8]。
学者们通过研究,构建出酒店选址的评价体系,设计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熵权法等分析研究酒店在研究区域中的总体选址情况,并指出其中重要的选址指标。这样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大大的缩小范围,总结归纳出酒店选址的规律,得出结论。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比于国内,更注重数据研究的成果。Yang Yang et al (2012)利用logit模型,调查影响酒店位置选择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星级、开放多年、服务多样化、所有权、集聚效应、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道路可达性、地铁可达性和旅游景点可达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9]。Assaf A George et al (2015)首次使用实际的现场数据,他们调查了国际酒店在选择目的地时最重要的因素。具体来说,他们大致确定了二十三个因素,使一个目的地成为一个吸引(或不吸引)国际酒店的位置,把二十三个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受欢迎程度、基础设施和犯罪率是影响国际酒店在该地选址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