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附件)【字数:10179】

摘 要随着这些年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一些传统的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正在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而在一些古村落的建设上出现了“千村一面”、破坏原有的自然文化景观等问题,这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本文基于游客感知的视角,通过对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游览结束之后的真实想法的调查,最终分析得出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建议,并且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 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前言 3
2.2国外研究现状 3
2.3国内研究现状 3
2.4结论 4
第三章 问题分析 6
3.1无锡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6
3.2 荡口古镇以及阳山生态园简介 6
3.3数据收集与问卷设计 6
3.3.1数据收集 6
3.3.2 问卷设计 7
3.4 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特征分析 7
3.5 游客出行的主要原因分析 8
3.6 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评价分析 9
第四章 无锡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
4.1 无锡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4.2 无锡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11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6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在德英法等国家已经走上正规的道路,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的阶段还处于休闲旅游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问题,比如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的认知不够深入,对其发展模式的划分不具体等。我国政府为推动乡村旅游的不断繁荣采取了很多的举措,如我国在2006年就把这一年的旅游主题就命名为中国乡村游,之后在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上明确要求改变当前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生态文明旅游。“建设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在20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年十八大三中全会上被提出,另外还有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开始实施《关于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方案》,这是由国务院扶贫办和我国旅游局共同提出的。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一些古村落的传统符号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那些传统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正在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而在一些古村落的建设上出现了“千村一面”的问题。而且在乡村旅游发展前期,由于一些错误的开发理念导致传统的乡村面貌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体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根据这个现状,我们应该致力于传统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因为乡村旅游地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我们可以将得出来的结论运用于实践,开发传统古村落乡愁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古村落古老因素的保存,尽量不去破坏传统古村落的原貌,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去挖掘其内在价值,同时要坚持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发展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下列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对荡口古镇进行实地调查,实地了解游客对于乡愁体验验看法。
(2)问卷调查法。以荡口古镇的游客为样本发放问卷,以了解其观点。
(3)文献研究法。参考相关文献和有关学术报告,综述而提出观点。
(4)数据统计分析法。利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得到了很多的数据支撑,然后将其相关的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得出数据分析结果,用于支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研究思路如下: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前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以及提供了市场空间。一方面,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收入增多了,为旅游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都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这样的全新方式来放松身心,更好的调整自我。在中国,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热点方向。其中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更是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的方向,而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游客感知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通过研究梳理形成本文重要的理论研究基础。
2.2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游客感知的研究现状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大分支,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感知价值这一概念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Morrison(2005)研究中认为游客感知价值是对游客对旅游景区的环境、设施、服务、产品等多方位的评价[1]。Salvatore Bimonte和Lionello F(2009)研究中指出游客按照自己的需要,指出旅游景点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改正,是游客感知价值的产生源头[2]。Isaac Mizrachi(2007)指出游客感知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景点游玩时,在消费、产品购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偏好情绪。而管理者在这种情绪的引领下,会选择性地对游客所偏好的地方进行改进或者是加大投入[3]。
(2)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 Macdonald(2013)认为乡村旅游是游客在农民的带领下,在乡村进行各种与乡村有关的休闲活动[4]。Hohnhlz(2014)指出乡村旅游是主要在乡村进行的一种活动,其中心内容就是乡村旅游市场的推销以及其特有的看点要将乡村的特色包含在内[5]。来自英国的学者AbbyLiu(2012)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依托农业的多层次的旅游形式。旅游产品要按照游客各种要求进行制造[6]。来自西班牙的 HwanSuk Chris Choia 等(2014)认为乡村旅游按模式主要拥有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种模式[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