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明城墙为例
摘 要近年来,政府和企业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本身存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对各大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刺激了全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这些旅游资源本身历史悠久,历经战乱,本身已存在较大的风化破坏问题,加上在开发过程中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一味想获取旅游资源带来的效益而忽略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导致这些著名旅游资源蕴藏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为例,针对明城墙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实地考察走访、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了解了明城墙主要存在墙体损害严重,局部环境被破坏情况,且缺乏有效统一的规划管理。人们对明城墙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且相关法律不健全、普及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认为应以城墙为主体建设广场或者遗址公园,削弱自身缺点,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深化人们对明城墙的认知度,简化管理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并且严格执法。促进明城墙能够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明城墙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 3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
2.1.1旅游资源的含义 3
2.1.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3
2.1.3旅游资源保护的含义 3
2.1.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3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2.1国内研究现状 4
2.2.2国外研究现状 4
2.3问卷指标选取 5
第三章 明城墙开发与保护现状分析 6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6
3.2 问卷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6
3.3 明城墙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 7
3.4 明城墙的保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 10
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分析 14
3.1南京明城墙历史及特色 14
3.2明城墙开发策略分析 14
3.3明城墙保护策略分析 15
第五章 总结 16
结束语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由于南京是六朝古都,因此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特色独具。南京围绕现有的旅游资源,注重特色化发展。有以汤山猿人洞为代表的古人类文明;以六朝石刻为代表的古都文化;以雨花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等等。其中以明城墙为代表的明代文化是南京旅游资源的代表。
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朱元璋听取谋士朱升的建议,始建南京明城墙,经过三期工程,耗费二十多年时间,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全部完工,蜿蜒盘桓达35.267公里,距今已有长达600多年的历史。它摈弃古代都城矩形的结构,顺着山势河流走向而建,设计思想独具一格、建造工艺精良、规模雄伟。它是中国礼教与自然结合的典范。不论是在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方面,还是城垣技术方面,都是我国几千年都城建造的集大成者。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城垣[1]。
由于风化侵蚀、战火损害、人为拆建等原因,明城墙现状让人担忧。如今政府部门和人民已慢慢认识到保护明城墙的重要性,近年来保护明城墙的政策法规逐步出台,但仍未健全。虽有相关景点建立城墙遗址公园加以保护,但是有些受损城墙的防范和处理依旧不到位。并且有些单位重在开发,忽略了保护,市民的保护意识也没有完全跟上,导致明城墙这一人文历史遗迹遭到严重破坏。事实上明城墙的存在给我们了解明代文化、明代官僚体系、明代建筑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如果不妥善保护,会对研究明代历史造成巨大困难。
1.2研究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又是这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2]。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分析旅游资源——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和开发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给出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希望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让南京明城墙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提高广大市民基本的保护意识素养,实现明城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良好发展。此外,南京明城墙代表着明代历史的兴衰,它的存在给我们研究明代相关历史、明代建筑形制、甚至是明代官僚体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实物凭证。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的知识宝藏。它是凝聚着南京人记忆的地标,是最大的物质遗产[3]。如今它作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吸引海内外的投资建设,提高它在国内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为南京文化建设提供一臂之力。根据南京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台城数十年来为南京的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此外,南京明城墙可作为中小学生爱国教育基地。城墙上的弹孔痕迹、不复存在的雄伟城楼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居安思危,牢记国耻,不忘历史。只有开发保护好城市的旅游资源,城市才能持续发展。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课题,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期刊、论文等,了解何为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含义、明城墙的历史、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并且总结明城墙在开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相应解决办法。
(2)观察法
深度观察南京明城墙现状。包括主要段墙体是否完整;墙砖是否存在严重脱落的情况;墙体周围是否存在违章建筑以及这些违章建筑对墙体造成多大的危害;周围新建的城墙遗址公园和绿化带是否起到了一定的开发保护作用;实地勘察后了解明城墙在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
(3)调查法
根据本文要研究的内容,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民众有关明城墙开发与保护的想法和建议,在玄武湖、台城博物馆、中华门城堡附近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且在问卷星网站发放调查问卷,寻找不同人群填写,对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提供更完善的保护开发建议。
第二章 明城墙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1.1旅游资源的含义
旅游资源是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旅游产业的基石。具有广泛性、特殊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大自然或是人类社会中所有对人类可以产生较大吸引力的,能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且产生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各种因素或现象,统称为旅游资源[4]。
2.1.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手段,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以旅游资源本身为中心,延长生命周期,以扩大和改善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为目标,有计划的发展或是改善旅游资源本身,使其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多价值的手段[5]。
2.1.3旅游资源保护的含义
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维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组织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过程,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前提而引申出来的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是旅游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1.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是在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是为了让它可以更好地开发。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保护成果的体现,只有开发好旅游资源,对它的保护才有意义,才能实现旅游资源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合理的开发,可以延长资源本身的生命周期,活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保护,两者密不可分。例如南京明城墙,开发与保护是同时进行的,保护明城墙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而开发又能促进对它的保护。只有合理的开发加上完善的保护,明城墙才可以继续为南京的旅游业带来效益。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明城墙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 3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
2.1.1旅游资源的含义 3
2.1.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3
2.1.3旅游资源保护的含义 3
2.1.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3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2.1国内研究现状 4
2.2.2国外研究现状 4
2.3问卷指标选取 5
第三章 明城墙开发与保护现状分析 6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6
3.2 问卷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6
3.3 明城墙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 7
3.4 明城墙的保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 10
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分析 14
3.1南京明城墙历史及特色 14
3.2明城墙开发策略分析 14
3.3明城墙保护策略分析 15
第五章 总结 16
结束语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由于南京是六朝古都,因此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特色独具。南京围绕现有的旅游资源,注重特色化发展。有以汤山猿人洞为代表的古人类文明;以六朝石刻为代表的古都文化;以雨花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等等。其中以明城墙为代表的明代文化是南京旅游资源的代表。
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朱元璋听取谋士朱升的建议,始建南京明城墙,经过三期工程,耗费二十多年时间,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全部完工,蜿蜒盘桓达35.267公里,距今已有长达600多年的历史。它摈弃古代都城矩形的结构,顺着山势河流走向而建,设计思想独具一格、建造工艺精良、规模雄伟。它是中国礼教与自然结合的典范。不论是在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方面,还是城垣技术方面,都是我国几千年都城建造的集大成者。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城垣[1]。
由于风化侵蚀、战火损害、人为拆建等原因,明城墙现状让人担忧。如今政府部门和人民已慢慢认识到保护明城墙的重要性,近年来保护明城墙的政策法规逐步出台,但仍未健全。虽有相关景点建立城墙遗址公园加以保护,但是有些受损城墙的防范和处理依旧不到位。并且有些单位重在开发,忽略了保护,市民的保护意识也没有完全跟上,导致明城墙这一人文历史遗迹遭到严重破坏。事实上明城墙的存在给我们了解明代文化、明代官僚体系、明代建筑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如果不妥善保护,会对研究明代历史造成巨大困难。
1.2研究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又是这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2]。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分析旅游资源——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和开发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给出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希望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让南京明城墙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提高广大市民基本的保护意识素养,实现明城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良好发展。此外,南京明城墙代表着明代历史的兴衰,它的存在给我们研究明代相关历史、明代建筑形制、甚至是明代官僚体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实物凭证。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的知识宝藏。它是凝聚着南京人记忆的地标,是最大的物质遗产[3]。如今它作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吸引海内外的投资建设,提高它在国内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为南京文化建设提供一臂之力。根据南京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台城数十年来为南京的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此外,南京明城墙可作为中小学生爱国教育基地。城墙上的弹孔痕迹、不复存在的雄伟城楼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居安思危,牢记国耻,不忘历史。只有开发保护好城市的旅游资源,城市才能持续发展。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课题,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期刊、论文等,了解何为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含义、明城墙的历史、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并且总结明城墙在开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相应解决办法。
(2)观察法
深度观察南京明城墙现状。包括主要段墙体是否完整;墙砖是否存在严重脱落的情况;墙体周围是否存在违章建筑以及这些违章建筑对墙体造成多大的危害;周围新建的城墙遗址公园和绿化带是否起到了一定的开发保护作用;实地勘察后了解明城墙在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
(3)调查法
根据本文要研究的内容,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民众有关明城墙开发与保护的想法和建议,在玄武湖、台城博物馆、中华门城堡附近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且在问卷星网站发放调查问卷,寻找不同人群填写,对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提供更完善的保护开发建议。
第二章 明城墙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
2.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1.1旅游资源的含义
旅游资源是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旅游产业的基石。具有广泛性、特殊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大自然或是人类社会中所有对人类可以产生较大吸引力的,能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且产生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各种因素或现象,统称为旅游资源[4]。
2.1.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手段,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以旅游资源本身为中心,延长生命周期,以扩大和改善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为目标,有计划的发展或是改善旅游资源本身,使其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多价值的手段[5]。
2.1.3旅游资源保护的含义
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维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组织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过程,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前提而引申出来的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是旅游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1.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是在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是为了让它可以更好地开发。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保护成果的体现,只有开发好旅游资源,对它的保护才有意义,才能实现旅游资源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合理的开发,可以延长资源本身的生命周期,活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保护,两者密不可分。例如南京明城墙,开发与保护是同时进行的,保护明城墙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而开发又能促进对它的保护。只有合理的开发加上完善的保护,明城墙才可以继续为南京的旅游业带来效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