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20200414173524]
摘 要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游来作为自己精神娱乐消费的第一方式。但是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却发展不够完善,还有许多问题,尤其是“零负团费”侵害了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急需一部专门的旅游法来改善旅游市场。
由此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应运而出,成为去年旅游界最大的一次震荡,其中的诸多规定对旅行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旅行社已经无法再沿用以前的运营模式,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本文采用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来了解旅游法对旅行社的运营实际造成的影响,发现旅游法给旅行社不仅带来了有利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有利影响有①培养品牌化旅行社②旅行社注重服务质量③整肃市场秩序。不利影响有①团队旅游人数减少②旅行社盈利减少,小型旅行社面临倒闭③旅游投诉进入高发阶段④人员专业素质欠缺,导游流失严重。根据其中的不利影响,分别对应制定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①开拓散客市场;发展电子商务②打造特色品牌旅行社③旅行社提高服务质量④旅行社注重导游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导游待遇。从而为旅行社提高自己适应这个新环境的能力,以此来使旅行社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旅游法旅行社影响应对措施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3
1.3.3 总结 4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1.4.1 研究思路 4
1.4.2 研究方法 4
2.原有模式总结及旅游法的解读 6
2.1旅行社原有模式总结说明 6
2.2旅游法对旅行社的规定的解读 8
3.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 10
3.1有利影响 10
3.1.1线路设计方面 10
3.1.2服务质量方面 10
3.1.3市场秩序方面 10
3.2不利影响 11
3.2.1客源方面 11
3.2.2盈利方面 11
3.2.3压力方面 12
3.2.4人员管理方面 12
4.旅行社的应对措施 13
4.1转变客源市场和营销方式 13
4.2打造特色品牌旅行社 13
4.3提高服务质量 14
4.4完善人员管理 15
5.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行社发展越来越快,旅行社数目越来越多。到旅游法实施的前一年(2012年)底,在中国的旅行社已达两万多个,有超过1.35亿旅客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超过70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近30亿人。在世界上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消费的行列中位居第三,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出去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旅行社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但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恶性竞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的“零负团费”恶性价格竞争,不仅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损害了旅行社本身,使人们对旅行社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旅行社的发展,还会阻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身为旅游大国,迫切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旅游法来明确一些旅游条约特别规定和基本法律规范,创建和改善旅游与有关行业管理的协调机制。
由此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应运而出,成为去年旅游界最大的一次震荡,其中的诸多规定对旅行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旅行社如果再按照以前的路子走下去,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旅行社变革势在必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①对旅游法中对旅行社的规定做一个分析,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来了解旅游法实施后旅行社运营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②针对影响提出旅行社在新的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对于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①人们对旅游法有更深的认识②旅行社了解旅游法实施后对自身造成了哪些影响③为旅行社指明方向,旅行社可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旅游法的实施已经在旅游业产生巨大震荡,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进行探索和研究,其中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就是其中一方面的研究。据来自“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来看,旅游法对中国旅行社运营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本人将其归纳概括,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影响
韦夏怡(2013)对旅游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的旅游法下,有利于摆脱原来错误的经营模式,改善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张宇(2013)指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整个旅游行业。李京(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改善旅行社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毕志强(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旅游学刊(2013)指出旅游法的实施有利于旅行社更正原来的着重点,更加注重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
(2)不利影响
董秋桐(2013)对旅游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的旅游法下,不利于旅行社的收客量。赵静宇(2013)指出,由于旅游法的出台,对导游员的生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陈冰(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不利于旅行社的参团旅游。尹婕(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造成旅行社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小旅行社的生存。夏芳(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不利于旅行社的线路报价。
(3)国内学者对旅行社运营管理的研究
我国旅游业已成立多年,对于旅行社该如何运营管理,国内学者已经在不同方面研究多年。
(1)运营模式
朱斌(2004)指出我国旅行社原有的运营模式属于非常规发展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和旅行社的创新,致使旅行社价格竞争水平低,缺乏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刘晓燕(2010)指出旅游原有的运营模式是基于“零负团费”的退税管理模式,旅行社的产品的价格尽可能低,甚至不要钱,用旅游购物来作为利润,极少注重旅游质量。这种低价竞争模式极不利于旅行社的发展。王玉松(2008)指出“零负团费”的最终成本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回到游客身上,是一个明显的欺诈性旅行,是对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的侵犯,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杨宏伟和李娌(2008)指出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要经过市场分析,受到旅游者的高度认同。旅行社原先的定价策略是价格领先战略,会将产品的价格下降到产品的成本线以下,以此作为打开市场销路的手段,这种策略使消费者怀疑旅行社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会对旅行社产品形成一个低品位的印象。
(2)服务质量
在原有的运营模式下,旅行社对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不够注重。谭丽林(2006),谢祁(2008),牟婉琼(2009)等人从旅游服务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旅行社服务质量体系,并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措施。卢丽宁(2006) 通过对南宁市旅行社中的到门市的一般客人和包价旅游者采用关键事件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旅行社服务质量评价的分析,提出了有关改善旅行社服务质量游客满意感的建议。茅燕萍(2003), 朱岩(2005), 王中雨(2008),杨佳佳(2009) 通过对我国旅游服务现状的分析和对影响旅行社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3)发展趋势
王兆良(2002)指出旅游经济和电子商务互相促进、互相成长。杨路明和巫宁(2005)指出旅游业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使旅游服务注重前期沟通,注重个性化服务,重视客户关系,维持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刘衍衍(2003)指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降低旅行社的成本,提高提高旅行社竞争力。杨锁强(2003)通过对新信息产品的开发和网站的信息产品策略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旅游网站信息产品的营销模式。冯飞(2003)以春秋旅游网和携程旅行网两家成功企业为例,研究了我国B2C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陈治刚(2001)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分别是中介服务商和产品供应商两种发展模式。
1.3.2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此论文研究的是中国首部旅游法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但是国外同样也有旅游法,同样也有旅行社,国外学者同样也有对于旅行社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和国外旅行社的运营和管理都有值得我们鉴戒和学习的地方。
摘 要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游来作为自己精神娱乐消费的第一方式。但是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却发展不够完善,还有许多问题,尤其是“零负团费”侵害了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急需一部专门的旅游法来改善旅游市场。
由此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应运而出,成为去年旅游界最大的一次震荡,其中的诸多规定对旅行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旅行社已经无法再沿用以前的运营模式,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本文采用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来了解旅游法对旅行社的运营实际造成的影响,发现旅游法给旅行社不仅带来了有利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有利影响有①培养品牌化旅行社②旅行社注重服务质量③整肃市场秩序。不利影响有①团队旅游人数减少②旅行社盈利减少,小型旅行社面临倒闭③旅游投诉进入高发阶段④人员专业素质欠缺,导游流失严重。根据其中的不利影响,分别对应制定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①开拓散客市场;发展电子商务②打造特色品牌旅行社③旅行社提高服务质量④旅行社注重导游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导游待遇。从而为旅行社提高自己适应这个新环境的能力,以此来使旅行社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旅游法旅行社影响应对措施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3
1.3.3 总结 4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1.4.1 研究思路 4
1.4.2 研究方法 4
2.原有模式总结及旅游法的解读 6
2.1旅行社原有模式总结说明 6
2.2旅游法对旅行社的规定的解读 8
3.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 10
3.1有利影响 10
3.1.1线路设计方面 10
3.1.2服务质量方面 10
3.1.3市场秩序方面 10
3.2不利影响 11
3.2.1客源方面 11
3.2.2盈利方面 11
3.2.3压力方面 12
3.2.4人员管理方面 12
4.旅行社的应对措施 13
4.1转变客源市场和营销方式 13
4.2打造特色品牌旅行社 13
4.3提高服务质量 14
4.4完善人员管理 15
5.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行社发展越来越快,旅行社数目越来越多。到旅游法实施的前一年(2012年)底,在中国的旅行社已达两万多个,有超过1.35亿旅客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超过70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近30亿人。在世界上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消费的行列中位居第三,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出去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旅行社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但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恶性竞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的“零负团费”恶性价格竞争,不仅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损害了旅行社本身,使人们对旅行社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旅行社的发展,还会阻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身为旅游大国,迫切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旅游法来明确一些旅游条约特别规定和基本法律规范,创建和改善旅游与有关行业管理的协调机制。
由此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应运而出,成为去年旅游界最大的一次震荡,其中的诸多规定对旅行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旅行社如果再按照以前的路子走下去,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旅行社变革势在必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①对旅游法中对旅行社的规定做一个分析,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来了解旅游法实施后旅行社运营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②针对影响提出旅行社在新的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对于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①人们对旅游法有更深的认识②旅行社了解旅游法实施后对自身造成了哪些影响③为旅行社指明方向,旅行社可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旅游法的实施已经在旅游业产生巨大震荡,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进行探索和研究,其中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就是其中一方面的研究。据来自“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来看,旅游法对中国旅行社运营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本人将其归纳概括,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影响
韦夏怡(2013)对旅游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的旅游法下,有利于摆脱原来错误的经营模式,改善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张宇(2013)指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整个旅游行业。李京(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改善旅行社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毕志强(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旅游学刊(2013)指出旅游法的实施有利于旅行社更正原来的着重点,更加注重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
(2)不利影响
董秋桐(2013)对旅游法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的旅游法下,不利于旅行社的收客量。赵静宇(2013)指出,由于旅游法的出台,对导游员的生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陈冰(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不利于旅行社的参团旅游。尹婕(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造成旅行社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小旅行社的生存。夏芳(2013)认为旅游法的出台不利于旅行社的线路报价。
(3)国内学者对旅行社运营管理的研究
我国旅游业已成立多年,对于旅行社该如何运营管理,国内学者已经在不同方面研究多年。
(1)运营模式
朱斌(2004)指出我国旅行社原有的运营模式属于非常规发展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和旅行社的创新,致使旅行社价格竞争水平低,缺乏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刘晓燕(2010)指出旅游原有的运营模式是基于“零负团费”的退税管理模式,旅行社的产品的价格尽可能低,甚至不要钱,用旅游购物来作为利润,极少注重旅游质量。这种低价竞争模式极不利于旅行社的发展。王玉松(2008)指出“零负团费”的最终成本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回到游客身上,是一个明显的欺诈性旅行,是对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的侵犯,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杨宏伟和李娌(2008)指出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要经过市场分析,受到旅游者的高度认同。旅行社原先的定价策略是价格领先战略,会将产品的价格下降到产品的成本线以下,以此作为打开市场销路的手段,这种策略使消费者怀疑旅行社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会对旅行社产品形成一个低品位的印象。
(2)服务质量
在原有的运营模式下,旅行社对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不够注重。谭丽林(2006),谢祁(2008),牟婉琼(2009)等人从旅游服务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旅行社服务质量体系,并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措施。卢丽宁(2006) 通过对南宁市旅行社中的到门市的一般客人和包价旅游者采用关键事件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旅行社服务质量评价的分析,提出了有关改善旅行社服务质量游客满意感的建议。茅燕萍(2003), 朱岩(2005), 王中雨(2008),杨佳佳(2009) 通过对我国旅游服务现状的分析和对影响旅行社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3)发展趋势
王兆良(2002)指出旅游经济和电子商务互相促进、互相成长。杨路明和巫宁(2005)指出旅游业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使旅游服务注重前期沟通,注重个性化服务,重视客户关系,维持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刘衍衍(2003)指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降低旅行社的成本,提高提高旅行社竞争力。杨锁强(2003)通过对新信息产品的开发和网站的信息产品策略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旅游网站信息产品的营销模式。冯飞(2003)以春秋旅游网和携程旅行网两家成功企业为例,研究了我国B2C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陈治刚(2001)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分别是中介服务商和产品供应商两种发展模式。
1.3.2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此论文研究的是中国首部旅游法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但是国外同样也有旅游法,同样也有旅行社,国外学者同样也有对于旅行社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和国外旅行社的运营和管理都有值得我们鉴戒和学习的地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