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居民的影响初探

摘 要乡村旅游的发展跟当地居民的一些行为息息相关,近几年来由于乡村旅游受到了多重方面的影响,其带来的对于当地居民的收益正逐步减弱,相反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偏向于负面的影响,这一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旅游业跟当地居民的良好关系。本文从当地旅游业的角度分析当地居民的一些做法,以及从居民本身出发,找出抑制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得乡村旅游能够呈现出一种向上的态势,并且尝试着维护好当地旅游业跟居民良好的关系。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具体方向。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界定了论文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的概念、社区的概念。第二章从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影响分别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以人口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为分析框架,以江苏泰州溱潼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做了具体分析。对于乡村旅游带来的各个角度的积极性以及消极性影响作了阐述。第四章总体来说是积极影响占据绝对主流。但消极影响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这一章中,提出对于乡村性的保持,增强当地居民的素质,加强游客管理理这几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降低乡村旅游的消极影响,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五章结语。总结乡村旅游的影响,对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期盼,希望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高度。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依据 1
1.2研究方法 1
1.3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2
2.1论文相关的概念 2
2.1.1乡村旅游的概念 2
2.1.2社区的概念 2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第三章 乡村旅游对于居民的影响——以溱潼古镇为例 5
3.1当地居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调查 5
3.2乡村旅游对于当地人口职业构成的影响 5
3.3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 6
3.4乡村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6
3.4.1生活作息时间的变化 6
3.4.2生活环境的变化 7
3.4.3生态环境的影响 8
3.4.4村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四章 研究的总结以及对策分析 12
4.1总结分析 12
4.1.1溱潼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2
4.1.2溱潼乡村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2
4.2研究对策 13
4.2.1“乡村性”的保持 13
4.2.2对当地居民和游客加强管理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以及乡村社区这一块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大部分只是涉及到乡村旅游给乡村居民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很多文章都忽视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居民思想问题的考虑,本文着重从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变化来说明乡村旅游对于乡村居民的影响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居民素质这一块的内容,研究它能够更好的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新道路道路。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对于笔者想要研究的乡村旅游以及乡村这一块的内容查阅了国内外的文献,了解了前人研究的内容与补充,然后通过走访调查法对乡村目的地进行实际走访调查,得出相关的数据,根据数据反映的情况来验证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产生的负面以及正面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归纳法,找到其中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完成论文的相关写作工作。
1.3研究意义
二十一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渐渐成为都市人旅游的基本形式之一。乡村随着更多的旅游形式的出现,我国旅游业也出现了多种形态一起发展的态势。随着新的旅游发展模式的展开,乡村旅游逐渐走向兴盛,但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一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会从中找到解决办法。本文着重探究了我国乡村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居民思想这一块,对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2.1论文相关的概念
2.1.1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为目的,以乡村为主要活动场所,以欣赏环境、体验农活、品味上水为主要的旅游形式。说明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性,以乡村、农场为主要活动场所,为游客提供的一系列包括食宿行游购娱的旅游活动。
Reichel(2000)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和乡村居民一起参与乡村之间的活动,而且当地居民在旅游过程中作为一定的载体作用[1]。
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大多数是由当地的居住环境所影响的,乡村旅游的影响范围虽然不大,但是它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却非常明显,而且乡村旅游往往由当地的居民所主导[2]。
熊凯(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活形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3]。
何景明,李立华(2002)“乡村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4]。围绕乡村性这一特点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阐述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乡村游览参观,并且参与到本地居民的一种新的体验方式。
2.1.2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在一个功能齐全、各式各样的大团体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方式,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笔者认为:社区是一个乡村共同管理的产物,它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关心、共同发展的一个小社会,(姜振华[5],2002)。他的社区概念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对社区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笔者是通过旅游的发展使得社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所产生的矛盾来说明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的。
姜振华(2002)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社区日益成为凌驾于旅游之外的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由于社区形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社区的概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社区是旅游的产物,总体来说旅游推动着乡村社区的发展[5]。
彭大鹏和廖继超(2008)认为地球就是一个社区,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的城市、国家、乡村都被称作一个社区。对于社区的界定由“组织论”进入到“区域论”[6]。
本文所采用的“社区”一词,即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一个乡村。乡村社区即为居住在乡村的人们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区域生活共同体。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近几年乡村旅游比较盛行,所以研究此类的文章比较多,综合来说主要还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乡村社区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和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了论述。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的旅游业都发展迅速,游客还是热衷于当地的文化古迹,风景名胜。这是当下大众旅游的一个普遍特征,所以乡村旅游很难与他们进行抗衡,发展十分的缓慢,从而出现了乡村旅游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乡村旅游这个研究方向上还不是很全面。
黄大金(2010)说中国乡村社区治理关键所在是培养造就乡村社区精英。中国乡村社区治理人才的缺失程度与城乡差距程度成高度正相关。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党支部及村委会组织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和紧紧依靠乡村社区各类人才,积极创建发展社区自治组织直接决定乡村社区治理成效[7]。笔者认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在笔者论文的第三章中就明显发现了社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觉得社区发展应该培养相应的社区精英人才。
徐琪在(2009)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催化了乡村社区的繁荣,但是乡村社区的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他认为只有解决好社区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只有乡村社区的管理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才能够走上可持续化的道路[8]。笔者认为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一个好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加稳步的提升。这一点是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策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