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乐园不同动机游客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以银杏湖主题乐园为例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采用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出不同动机游客的旅游行为差异性。结果表明一、在决策行为上信息获取方面,不同动机之间的差异较小,都是以网络宣传为主,而在出游组织方式上,差异性较大。二、在游览行为上,不同动机的游客在交通、消费结构上的差异性不大。在交通上,都是以自驾和景区班车为主,消费结构上门票占比最高。在娱乐项目偏好、购票方式和花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探险猎奇类人群倾向于刺激类娱乐项目,度假娱乐类人群倾向于亲子类项目,亲近自然类倾向于生态景观。购票方式以网络电商为主,但当辅助动机不同时,也会发生改变。度假娱乐的人群花费相较于其他两类更高。三、在评价行为上,对景区总体评价集中在满意和非常满意,评价方式以网络反馈为主。但是在是否进行推荐上,受到辅助动机影响,会产生差异性变化。在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号上,选择较为均衡。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 1
1.4技术路线 2
1.5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4
2.1相关概念 4
2.2文献综述 4
2.3理论基础 6
第三章 旅游行为构成要素分析 7
3.1旅游行为构成 7
3.2旅游动机构成 7
第四章 银杏湖不同动机旅游行为差异化分析 9
4.1问卷设计和发放 9
4.2人口学统计 9
4.3旅游动机分析 10
4.4不同动机旅游行为差异化分析 13
4.5小结 26
第五章 对银杏湖乐园发展的建议 28
5.1决策行为 28
5.2游览行为 28
5.3评价行为 29
第六章 总 结 30
6.1总结 30
6.2创新与不足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3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迪斯尼主题乐园的出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标志着现代主题乐园的诞生。主题乐园以其高参与性、高体验性、高娱乐性的特点深受游客青睐,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而我国主题乐园起始于深圳的锦绣中华。我国主题乐园多年来发展迅速,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主题乐园的发展已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化发展,所以来主题乐园的游客动机是多样的,而不同的旅游动机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主题乐园不同动机的旅游行为差异性进行研究。
南京银杏湖乐园分为游乐区、生态休闲区、商务区、酒店别墅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乐园。自开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开园试营后更是涌入大批游客,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对于主题乐园的研究多集中于满意度、游客体验的角度。对于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很少,而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主题乐园不同动机的旅游行为差异性,希望能对主题乐园行为特征提供理论参考。
从实践意义上讲,通过实证研究更好地了解银杏湖不同动机游客之间行为的差异性,对于银杏湖乐园的发展提供实践意义,同时也对于其他类型的主题乐园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
理论方面,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行为的相关理论,熟悉主题乐园相关内容,基于旅游动机对游客行为进行差异化分析,并总结其特征。
实证方面,以银杏湖主题乐园为案例实证地,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并采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分析游客行为的差异性。
1.4技术路线
图11 研究流程
Fig.11 The study process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2]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主题乐园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材料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对本文研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的内容。
1.5.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方法,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或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银杏湖乐园实地发放问卷,取得数据资料,为论文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1.5.3数据统计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用Excel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人口学统计,再通过对旅游动机的整理,运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分析不同动机游客的行为差异性。交叉列表分析法能同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变量值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排列在一张统计表内,便于进行分析。[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
2.1.1旅游行为概念
不同学者对旅游行为的定义不同,马耀峰认为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个体进行决策购买的实践过程。徐星星认为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搜集关于旅游产品的信息时进行的决策,以及购买、消费、评估以及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表现行为。[4]聂献忠认为旅游行为是指旅游主体对于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在心理以及生理上变化的外在反应。VanRaajj认为旅游行为是旅游者决策过程、旅游活动和旅游后行为。[5]本文则采用VanRaajj对旅游行为的定义。
2.1.2旅游动机概念
国内外的学者都对旅游动机进行过定义,Pizam认为旅游动机是指一组需求可以使个人走向某一旅游活动。Crompton认为旅游动机在旅游研究中是一个重要话题,因为它是理解所有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发展的基石。谢彦君认为旅游动机是旅游行动产生的心理原动力,是旅游行动的驱使力量,它由旅游需要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标准的影响,直接规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力。本文采用谢彦君对旅游动机的定义。
2.2文献综述
2.2.1国外
(1)数量
图21 近十年外文文献数量
Fig.21 The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the last ten years
从图21中可以发现,外文文献在数量上总体呈现出波动发展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近两年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研究内容
图22 外文文献研究内容
Fig.22 Content of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 1
1.4技术路线 2
1.5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4
2.1相关概念 4
2.2文献综述 4
2.3理论基础 6
第三章 旅游行为构成要素分析 7
3.1旅游行为构成 7
3.2旅游动机构成 7
第四章 银杏湖不同动机旅游行为差异化分析 9
4.1问卷设计和发放 9
4.2人口学统计 9
4.3旅游动机分析 10
4.4不同动机旅游行为差异化分析 13
4.5小结 26
第五章 对银杏湖乐园发展的建议 28
5.1决策行为 28
5.2游览行为 28
5.3评价行为 29
第六章 总 结 30
6.1总结 30
6.2创新与不足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3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迪斯尼主题乐园的出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标志着现代主题乐园的诞生。主题乐园以其高参与性、高体验性、高娱乐性的特点深受游客青睐,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而我国主题乐园起始于深圳的锦绣中华。我国主题乐园多年来发展迅速,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主题乐园的发展已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化发展,所以来主题乐园的游客动机是多样的,而不同的旅游动机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主题乐园不同动机的旅游行为差异性进行研究。
南京银杏湖乐园分为游乐区、生态休闲区、商务区、酒店别墅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乐园。自开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开园试营后更是涌入大批游客,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对于主题乐园的研究多集中于满意度、游客体验的角度。对于行为差异化特征研究很少,而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主题乐园不同动机的旅游行为差异性,希望能对主题乐园行为特征提供理论参考。
从实践意义上讲,通过实证研究更好地了解银杏湖不同动机游客之间行为的差异性,对于银杏湖乐园的发展提供实践意义,同时也对于其他类型的主题乐园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
理论方面,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行为的相关理论,熟悉主题乐园相关内容,基于旅游动机对游客行为进行差异化分析,并总结其特征。
实证方面,以银杏湖主题乐园为案例实证地,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并采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分析游客行为的差异性。
1.4技术路线
图11 研究流程
Fig.11 The study process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2]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主题乐园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材料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对本文研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的内容。
1.5.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方法,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或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银杏湖乐园实地发放问卷,取得数据资料,为论文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1.5.3数据统计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用Excel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人口学统计,再通过对旅游动机的整理,运用交叉列表分析法分析不同动机游客的行为差异性。交叉列表分析法能同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变量值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排列在一张统计表内,便于进行分析。[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
2.1.1旅游行为概念
不同学者对旅游行为的定义不同,马耀峰认为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个体进行决策购买的实践过程。徐星星认为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搜集关于旅游产品的信息时进行的决策,以及购买、消费、评估以及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表现行为。[4]聂献忠认为旅游行为是指旅游主体对于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在心理以及生理上变化的外在反应。VanRaajj认为旅游行为是旅游者决策过程、旅游活动和旅游后行为。[5]本文则采用VanRaajj对旅游行为的定义。
2.1.2旅游动机概念
国内外的学者都对旅游动机进行过定义,Pizam认为旅游动机是指一组需求可以使个人走向某一旅游活动。Crompton认为旅游动机在旅游研究中是一个重要话题,因为它是理解所有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发展的基石。谢彦君认为旅游动机是旅游行动产生的心理原动力,是旅游行动的驱使力量,它由旅游需要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标准的影响,直接规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力。本文采用谢彦君对旅游动机的定义。
2.2文献综述
2.2.1国外
(1)数量
图21 近十年外文文献数量
Fig.21 The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the last ten years
从图21中可以发现,外文文献在数量上总体呈现出波动发展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近两年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研究内容
图22 外文文献研究内容
Fig.22 Content of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