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旅游游客体验实证研究以大屠杀纪念馆为例

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特殊类型,黑色旅游中,游客旅游的目的和体验同普通旅游不同,不是为了休闲、娱乐和度假,而是为了接受传统革命教育,增强自我责任意识,感受战争留给人们的教育寓意。本文以黑色旅游游客体验作为研究核心,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背景,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文献,以及收集网络评价数据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游客点评内容的梳理分析,总结出黑色旅游游游客体验。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出教育功能是黑色旅游的核心功能、黑色旅游体验包含了更多的情感性与主观性以及黑色旅游体验源于对死的感触和对生的珍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文献综述 2
(一)关于黑色旅游游客目的研究 2
(二)关于黑色旅游游客体验的研究 2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
(一)研究案例 2
(二)研究方法= 3
三、数据分析 3
(一)数据处理 3
(二)黑色旅游旅游者体验分析 3
1. 黑色旅游游客体验层次分析 4
2. 黑色旅游游客体验分类 4
四、结论和讨论 5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表1 黑色旅游旅游者体验词频 3
表2 黑色旅游者体验分析 3
黑色旅游游客体验实证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
引言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在1996年,由苏格兰大学的马尔科姆福利(Malcolm Foley)和约翰伦农(John Lennon)首次提出。黑色旅游是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1]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增长,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速蓬勃的壮大。而“黑色旅游”到与死亡或灾难有关的景点旅游不再是一个新的现象。近年来黑色旅游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黑色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可能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着包含更多的教育及道德因素等方向发展。因此,研究黑色旅游的游客体验性问题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黑色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
文献综述
(一)关于黑色旅游游客目的地的研究
关于旅游者体验旅游黑色旅游的目的,Seaton和Lennon于2004发表文章称,旅游者体验黑色旅游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怀念往事;二是旅游者通过黑色旅游,感受死亡,思考死亡。[4]2002年,Ashworth发表观点,认为旅游者旅游黑色景点的目的分为:一是旅游者出于好奇;二是旅游者通过黑色景区旅游,获得快乐与刺激;三是旅游者通过黑色景区旅游,释放自我,理解自我。[5]Ashworth在接下来的关于黑色旅游的研究,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旅游者旅游黑色旅游景区,起初的目的在于崇拜、感知认同、责任意识,最后完全转变为其他目的,即倾向于暴力犯罪,以及在悲剧中寻求刺激。随着黑色旅游的相关理论的深化,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Biran于2011年发表观点称,旅游者参观旅游像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这样的黑色旅游景区,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希望学习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二是深刻了解革命历史;三是希望亲临体验,眼见为实;四是对革命遗留下来的遗产感兴趣。[6]实际上,旅游黑色景区的旅游者们的旅游目的与他们旅游普通景区的旅游目的基本相似。Dunkley于(2011)经过研究提出观点,认为旅游者旅游战争遗留下来的景区的目的,主要概括为:一是旅游者的感情投入;二是革命文化知识的了解;三是对革命战争的回忆。[7]
(二)关于黑色旅游游客体验的研究
Henderson于2000年经过对旅游者旅游黑色景区的体验研究,主张以教育和情感体验两方面。旅游者通过黑色旅游,了解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鲜为人知故事,为他们的教育学习与情感感受起到了化解心结的功能作用。[8]还有学者例如Dunkley于2011年发表文章称,黑色旅游的体验不仅仅是体验黑色旅游本身,也涉及到其他方面的体验,体验应当具有多元化。[7]另外,2012年,理论者Lee等人研究成果显示,朝鲜金刚山旅游带有黑色旅游,韩国游客对此的体验应当是一种具有潜在意识的感受。[9]
综上所述,关于黑色旅游的旅游者体验,理论界的研究较为庞杂,没有达成共识,研究的成果都散见于各类期刊,没有形成体系化、系统化,在研究方法上,很少采用实证分析法,多数采用定性研究法。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案例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全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据史料记载和见证者的回忆,1937 年 12 月期间,侵华日军曾在江东门集体屠杀一万多名中国俘虏及平民,遇难者尸体经慈善团体就地掩埋于“两个水塘和一条壕沟内”。1984 年、1998 年和 2007 年期间,曾先后三次在此地发掘近千具遗骸,经史学、法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鉴定,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骸骨。为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于1985 年 8 月正式建成开放,后经 1994 年至 1995 年,2005 至 2007 年两次扩建,占地面积约 7.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 9800 平方米,新馆于 200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 30 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 4 个功能性区域。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样本选取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下的百度旅游网,研究所需要的游客评论也是以“百度旅游网”游客游客评论为主,在“百度旅游网”的搜索引擎中,搜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截止2015年5月5日共有记录226页,游客评论评论一共1355条,按照以下条件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纯吐槽或是单是图片而无实质评论内容游客评论。(2)剔除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相关的游客评论。(3)在时间上,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一年间的游客评论和评论。在内容上,选取与游客体验相关的游客评论,一共筛选出样本400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9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