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偏好的云南普者黑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
随着两大休闲产业—旅游业和影视业的结合,影视旅游成为了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偏好是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了解影视游客偏好不仅有利于预测人们的旅游行为,而且有助于市场人员开发游客喜爱的影视旅游产品。本文以云南普者黑为研究案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定量测量游客对各项影视旅游因素的偏好程度,包括影视旅游资源、影视旅游产品、旅游路线等因素,最终提出有关影视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Absrtac 1
一、概念界定 2
(一)影视旅游 2
(二)游客旅游偏好 2
(三)游客偏好与影视旅游产品的相关性研究 2
二、研究设计 3
(一)研究内容 3
(二)游客问卷内容描述 3
(三)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3
三、调查结果分析 3
(一)被调查游客基本信息 3
(二)影视偏好分析 4
(三)影视旅游出游偏好分析 5
1.出游方式和逗留时间偏好 5
2.获取影视旅游信息渠道 5
3.旅游消费意向和旅游动机偏好 5
4.出游次数和影视旅游线路偏好 6
(四)影视旅游资源偏好分析 6
(五)游客影视旅游偏好的特点 8
四、普者黑影视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建议 8
(一)重视中低档消费市场 9
(二)加强产品和营销的针对性 9
(三)加强产业之间的联合 9
(四)坚持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10
基于游客偏好的云南普者黑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
引言
随着大量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剧的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欣赏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大众休闲时间放松压力的方式之一,跟着影视作品包括综艺节目去旅游,是国内外悄然兴起的潮流旅游方式。大量事实表明,影视作品对人们选择游览目的地以及游玩活动项目有一定的影响,由此衍生了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影视旅游。通过影视播放进度或者综艺节目来完成,轻易引起观众的出游热情。同款目的地的魅力甚至通过演员和明星效应被放大,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影视与旅游高度相关,对旅游的成长有正面作用。首先影视自身是一种推广媒介,影视剧的拍摄让人们看到了影视拍摄地的社会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为了了解历史风土和文化,增长知识、感受体验明星所在氛围以及获取明星同款而前去拍摄地展开旅游活动已然是一种时尚潮流。另外,影视作品增强了影视旅游地的吸引力,使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影视旅游可以加强当地的旅游产业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开拓更多的影视旅游边边沿产品和提供种类更加多样的服务,在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收获经济利益。影视旅游长足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水平上也是当地软实力和软环境的增强,可以间接的增强当地的综合实力。因此深度开发影视旅游产品不管是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都是很必要的。
2017年随着电视剧《青丘狐传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映,作为剧中取景点的普者黑再次受到观众追捧,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研究游客偏好对于普者黑影视旅游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满足影视旅游市场的需要,制定出多样化、让游客心仪的影视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对影视旅游地的喜欢程度,增加游客再次来到旅游地游玩的概率。
一、概念界定
(一)影视旅游
影视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filmintroduced tourism,翻译成电影引致旅游。[1]在国外,TourismBusby和Klug认为:影视旅游是因受到电视、录像和电影屏幕中的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影响,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Wsahita(2003)认为影视剧及文学作品通过向观众展示目的地的独特形象可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2][3]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伊万斯(Evans)的广义定义:影视旅游是指由描述物吸引电视、影片和播送引致的旅游。[4]在国内,影视旅游的概念是由刘滨宜、刘琴提出的,他们认为:影视旅游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吴丽云、侯晓丽(2006)认为影视旅游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激发起游者对旅游拍摄地的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综合学者不同角度的阐释,影视旅游是凭借影视作品中能够激活特定观众产生某种特定需求如影视作品所展现的文化、自然风光等吸引物,并且落实到旅游目的地载体上,进而促使人们发生旅游活动的营销方式。[5]
(二)游客旅游偏好
旅游偏好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容易受到感官知觉影响的概念,被当做是人们朝向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趋势,包括感情、意向和体会成分,可以表示成对某一指定旅游产品的选择次数,也可以表示为对某一指定旅游产品的优先挑取。[6]
游客偏好在国外的初期探讨关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潜在游客的偏好进行摸索和研究,二是对对特定旅游地的现实游客的旅游偏好的研究。国外注重论据研究,通过面对面访谈、调查问卷、谈话会、网上问卷等不同方法,采取Logit模型、因子分析来探讨旅游者的购买意愿与偏好。
我国对旅游偏好的涉及开始时间比较迟,主要以现实游客的旅游偏好研究为主,分别对身份不一样的游客如大学生、青年、外国入境旅游者等进行旅游偏好分析,也对指定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滨海度假、红色旅游为研究内容进行偏好分析。如郑燕(2010)从游客偏好的影响要素对森林度假旅游进行研究,认为个人要素和社会要素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形成产生作用,同时旅游者对其中一种森林旅游产品的偏好有较为相同的侧重点;陈佳丽(2016)从游客偏好视角对永安市竹制旅游产品进行研究,认为竹制旅游产品的游客偏好受到个体特征、旅游动机、经济能力等内外要素相互影响。[7]
概括来说,旅游偏好从根本来说是对某一种事情表示好感程度的态度以及所表现出的以感情、意向、和体会要素为主的心理倾向,体现了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和评估价值。
(三)游客偏好与影视旅游产品的相关性研究
游客偏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游客偏好对影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导向的作用。王玉玲(2007)对不同人群影视旅游的偏好调查,发现影视游客基本特征主要有青年化、差异化、动机结合、崇尚科技、崇尚文化、崇尚时尚和知识等倾向。梅丽(2010)研究了我国“80后”旅游群体,发现在性别、学历、消费水平差异下影视旅游偏好存在显著差异。刘志超(2012)研究对海南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影视偏好度和影视旅游地满意度调查,发现游客影视旅游偏好在年龄和收入中有差异,且游客的偏好和满意度呈正相关。基于偏好视角下研究影视旅游产品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关于影视旅游产品的研究都集中在产品现状和产品开发设计上,说明游客偏好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领域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研究本课题对影视旅游产品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录
摘要 1
Absrtac 1
一、概念界定 2
(一)影视旅游 2
(二)游客旅游偏好 2
(三)游客偏好与影视旅游产品的相关性研究 2
二、研究设计 3
(一)研究内容 3
(二)游客问卷内容描述 3
(三)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3
三、调查结果分析 3
(一)被调查游客基本信息 3
(二)影视偏好分析 4
(三)影视旅游出游偏好分析 5
1.出游方式和逗留时间偏好 5
2.获取影视旅游信息渠道 5
3.旅游消费意向和旅游动机偏好 5
4.出游次数和影视旅游线路偏好 6
(四)影视旅游资源偏好分析 6
(五)游客影视旅游偏好的特点 8
四、普者黑影视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建议 8
(一)重视中低档消费市场 9
(二)加强产品和营销的针对性 9
(三)加强产业之间的联合 9
(四)坚持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10
基于游客偏好的云南普者黑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
引言
随着大量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剧的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欣赏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大众休闲时间放松压力的方式之一,跟着影视作品包括综艺节目去旅游,是国内外悄然兴起的潮流旅游方式。大量事实表明,影视作品对人们选择游览目的地以及游玩活动项目有一定的影响,由此衍生了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影视旅游。通过影视播放进度或者综艺节目来完成,轻易引起观众的出游热情。同款目的地的魅力甚至通过演员和明星效应被放大,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影视与旅游高度相关,对旅游的成长有正面作用。首先影视自身是一种推广媒介,影视剧的拍摄让人们看到了影视拍摄地的社会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为了了解历史风土和文化,增长知识、感受体验明星所在氛围以及获取明星同款而前去拍摄地展开旅游活动已然是一种时尚潮流。另外,影视作品增强了影视旅游地的吸引力,使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影视旅游可以加强当地的旅游产业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开拓更多的影视旅游边边沿产品和提供种类更加多样的服务,在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收获经济利益。影视旅游长足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水平上也是当地软实力和软环境的增强,可以间接的增强当地的综合实力。因此深度开发影视旅游产品不管是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都是很必要的。
2017年随着电视剧《青丘狐传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映,作为剧中取景点的普者黑再次受到观众追捧,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研究游客偏好对于普者黑影视旅游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满足影视旅游市场的需要,制定出多样化、让游客心仪的影视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对影视旅游地的喜欢程度,增加游客再次来到旅游地游玩的概率。
一、概念界定
(一)影视旅游
影视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filmintroduced tourism,翻译成电影引致旅游。[1]在国外,TourismBusby和Klug认为:影视旅游是因受到电视、录像和电影屏幕中的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影响,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Wsahita(2003)认为影视剧及文学作品通过向观众展示目的地的独特形象可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2][3]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伊万斯(Evans)的广义定义:影视旅游是指由描述物吸引电视、影片和播送引致的旅游。[4]在国内,影视旅游的概念是由刘滨宜、刘琴提出的,他们认为:影视旅游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吴丽云、侯晓丽(2006)认为影视旅游是:受电视剧的影响激发起游者对旅游拍摄地的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综合学者不同角度的阐释,影视旅游是凭借影视作品中能够激活特定观众产生某种特定需求如影视作品所展现的文化、自然风光等吸引物,并且落实到旅游目的地载体上,进而促使人们发生旅游活动的营销方式。[5]
(二)游客旅游偏好
旅游偏好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容易受到感官知觉影响的概念,被当做是人们朝向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趋势,包括感情、意向和体会成分,可以表示成对某一指定旅游产品的选择次数,也可以表示为对某一指定旅游产品的优先挑取。[6]
游客偏好在国外的初期探讨关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潜在游客的偏好进行摸索和研究,二是对对特定旅游地的现实游客的旅游偏好的研究。国外注重论据研究,通过面对面访谈、调查问卷、谈话会、网上问卷等不同方法,采取Logit模型、因子分析来探讨旅游者的购买意愿与偏好。
我国对旅游偏好的涉及开始时间比较迟,主要以现实游客的旅游偏好研究为主,分别对身份不一样的游客如大学生、青年、外国入境旅游者等进行旅游偏好分析,也对指定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滨海度假、红色旅游为研究内容进行偏好分析。如郑燕(2010)从游客偏好的影响要素对森林度假旅游进行研究,认为个人要素和社会要素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形成产生作用,同时旅游者对其中一种森林旅游产品的偏好有较为相同的侧重点;陈佳丽(2016)从游客偏好视角对永安市竹制旅游产品进行研究,认为竹制旅游产品的游客偏好受到个体特征、旅游动机、经济能力等内外要素相互影响。[7]
概括来说,旅游偏好从根本来说是对某一种事情表示好感程度的态度以及所表现出的以感情、意向、和体会要素为主的心理倾向,体现了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和评估价值。
(三)游客偏好与影视旅游产品的相关性研究
游客偏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游客偏好对影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导向的作用。王玉玲(2007)对不同人群影视旅游的偏好调查,发现影视游客基本特征主要有青年化、差异化、动机结合、崇尚科技、崇尚文化、崇尚时尚和知识等倾向。梅丽(2010)研究了我国“80后”旅游群体,发现在性别、学历、消费水平差异下影视旅游偏好存在显著差异。刘志超(2012)研究对海南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影视偏好度和影视旅游地满意度调查,发现游客影视旅游偏好在年龄和收入中有差异,且游客的偏好和满意度呈正相关。基于偏好视角下研究影视旅游产品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关于影视旅游产品的研究都集中在产品现状和产品开发设计上,说明游客偏好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领域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研究本课题对影视旅游产品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