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现状研究以老门东为例(附件)【字数:10211】

摘 要古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城市内重要的文化遗产。目前人们对古街区的认知及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对人文旅游资源还不够重视。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格局面貌带来了巨大改变,在这种改变背后,却隐藏着对城市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认识不足、保护利用不到位等问题。许多旧城区的改造往往伴随着对古街区的建设性破坏,部分古街区改造仅仅注重保留历史建筑物,致使古街区的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受到严重冲击,城市记忆严重消退。同时也存在对古街区人文旅游资各方面改造过度,商业气息过浓,丧失了原有的传统风貌。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书籍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通过问卷和实地走访调查,对建筑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三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认识到人文旅游资源现状为1、街区商业气息浓厚2、建筑遗迹传统风貌特色不足,人文活动有待加强宣传3、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建筑设施翻新过多;商铺大多以餐饮为主,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游客以观光游览为主,很难深入感受老城南生活风貌。在撰写的过程中,针对南京“老门东”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让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摘 要
目 录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实践意义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3
2.1.1历史古街区 3
2.1.2人文旅游资源 4
2.1.3“老门东”人文旅游资源的渊源 5
2.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
2.2.1国内研究现状 5
2.2.2国外研究现状 6
第三章 南京“老门东”人文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7
3.1问卷数据来源 7
3.1.1问卷设计及有效度 7
3.1.2样本数据分析 7
3.2当地居民对南京“老门东”人文旅游资源的看法 8
3.3填卷者对南京“老门东”古街区旅游资源现状感知 9
3.4南京“老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东”人文旅游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0
3.4.1建筑遗产翻新过多 10
3.4.2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11
3.4.3人文活动缺乏传统文化 12
第四章 “老门东”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建议 13
4.1重视传统建筑修缮,调整新旧建筑比例 13
4.2挖掘旅游产品特色,满足游客多元文化需求 13
4.3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提升街区知名度 13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14
5.1结论 14
5.2讨论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1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景观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是从古至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或文化,人类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历程中,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成果[1]。其中一部分随着时间或不可抗力因素会消失,而另一些却保存了下来,以纸稿、图布、或古建筑遗迹等形式记录着历史的状况。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大势向前,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古街区中保留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少,在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发展方面则显得更为模糊。
1.2研究意义
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是一种动态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本篇论文选择南京“老门东”古街区,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现状的研究重心,是因为门东古街区是古南京历史文化的缩影,南京又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这种深厚的历史环境中,研究古街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会更具代表性。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从实践上,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一定的社区居民,与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并做好文本记录。从经济、文化、人文社会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一方面要改善“老门东”古街区旅游的发展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要加深游客对古街区历史文化的了解,让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古街区共同进步发展。
1.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文献综述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与书籍资料,了解古街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参考学术界研究成果,分析相关数据,为课题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根据老门东现状与当地居民走访调查样本,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问卷并在网络平台发放。回收问卷后,进行数据汇总、筛选、分析。
3、Excel表格/SPSS数据分析软件:运用excel、spss软件和问卷星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并制成图表,从中找出规律,发现问题。
本课题研究思路: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完成论文开题报告——整理访谈记录、制作发放问卷——汇总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历史古街区
现代建筑联合会1933年8月在《雅典宪章》中第一次提出“历史古街区”这个名词概念:“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道)或建筑设施,应妥善保护,不能私自拆建破坏”。我国是由国务院在1986年提出“历史街区”这个概念,“想要成为历史文化深厚的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发展,以及文物建筑保存完好的程度,还要看其街区空间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传统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体现城市历史风貌”。其基础是之前是由国家建设部门于1985年提出的“历史性传统街区”:文物遗址、建筑设施比较集中,或者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含有民族文化的街区也应加以保护,最终通过审核会公布成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1.2人文旅游资源
根据维基百科、查阅资料总结出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创造出的成果、反映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且吸引消费者的的事物和因素。根据1992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书中提到,它分为三大类,即古迹建筑类、休闲购物类和观光健身类。根据本课题选择的三个方面,参考了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具体见表21。
表21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表
主类
亚类
代码
基本类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