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夫茶的生活美学透视(附件)【字数:14642】

摘 要 潮汕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中的活化石,生活美学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流行的美学研究方向,目前对于潮汕茶的生活美学研究并没有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对潮汕工夫茶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生活中工夫茶的日常呈现形式以及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潮汕工夫茶道“用茶只用乌龙茶类并以本地单丛茶为特色,形式注重小而活,冲泡过程注重高低快匀的韵律配合”等特点。通过这些概况的研究提炼出潮汕人对待茶与生活独特的理解。通过对生活美学理论的分析整理,从生活美学的三个审美角度出发,归纳出潮汕工夫茶中引导人们亲近自然的自然美,注重匠人精神的工艺美以及注重人与人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人文美。希望借此研究对挖掘各地区当地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1
1.4文献综述 2
1.5概念界定 3
1.5.1潮汕工夫茶 3
1.5.3生活美学 3
第二章 潮汕工夫茶与潮汕生活 4
2.1潮汕工夫茶的起源 4
2.2现代生活中的潮汕工夫茶 6
2.2.1民俗百态 6
2.2.2潮商之道 6
2.2.3日常待客 6
第三章 潮汕工夫茶的茶道特点 8
3.1味浓茶香 8
3.2活水活火 10
3.2.1择活水 10
3.2.2煮活水 11
3.2.3取活火 12
3.3小壶小杯 12
3.4高低快匀 15
第四章 从美学到生活美学 17
4.1何为美学 17
4.1.1美在意象 17
4.1.2不断完善的学科 17
4.1.3总是交叉的学科 17
4.2何为生活美学 17
4.2.1生活美学的产生及应用 17
4.2.2自然审美 18
2.3工艺审美 18
4.2.4生活审美 18
第五章 美学生活化在潮汕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夫茶中的应用 19
5.1自然美的应用 19
5.1.1营造自然的茶事环境和氛围 19
5.1.2将时令之美融入茶器 19
5.1.3用最科学自然的手法冲泡 19
5.2工艺美的应用 19
5.2.1遵循古法 19
5.2.2精益求精 20
5.2.3不断创新 20
5.3生活美的应用 20
5.3.1用潮汕工夫茶道来表达善意 20
第六章 结束语 21
6.1研究成果 21
6.2创新与不足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3年秋天,习主席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给茶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战略涵盖亚洲在内的2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约44亿人口,GDP规模超21万亿美元,这一区域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 广东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重地。所以在国家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时,粤东经济振兴自然也成为广东部署大战略的重要一环。经济振兴也离不开文化复兴的配合。2016年农业部制定下发《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实现茶文化复兴需要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和良性互动。潮汕地区的工夫茶文化是我国岭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诠释好发扬好潮汕工夫茶文化是对振兴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1.2研究意义
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来看,该选题是顺应时代潮流,贴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弘扬茶文化的时代需求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从相关领域来看,对于工夫茶文化中的生活美学这个范围内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也不够完善。本课题旨在挖掘梳理工夫茶文化的历史根源与发展脉络、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探寻茶文化与生活美学的联系,从而系统性地归纳总结潮汕工夫茶所体现的生活美学;从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意义来看,提炼和诠释潮汕工夫茶的生活美学理论也是一种对茶文化内涵的丰富。系统的归纳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对茶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结合本专业来看挖掘地方茶文化的内涵对本土旅游业发展有一定推动性作用。
1.3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从工夫茶和生活美学两个方面入手,查阅知网和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已知文献中梳理潮汕工夫茶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潮汕人生活中的呈现方式,并整理成清晰的发展脉络。整合工夫茶用具、工夫茶茶艺冲泡流程的相关文献,提炼出工夫茶道的特点。然后,再通过对于潮汕工夫茶的初步概况研究来分析潮汕人对待工夫茶和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对美学的涵义,生活美学的现有理论做出做出分析。
跨学科研究法:结合美学理理论论研究成果和茶学理论研究成果共同分析,归纳出潮汕工夫茶美学理论。
数据分析法:借用已有的调查数据进行自己的重新分析和整合,从自身研究的角度来利用已有数据。
1.4文献综述
目前在知网中搜索“工夫茶”能得到的参考文献记录有174条。搜索“功夫茶”有163条记录结果。关于“工夫茶”与“功夫茶”的释义区别的检索有7条。“潮汕工夫茶”相关的文献记录有26条。“潮汕功夫茶”相关记录有15条。可见学者们对于“工夫茶”与“功夫茶”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所以本文对于潮汕工夫茶的研究并没有将“功夫茶”和“潮汕功夫茶”的文献排除在外。但根据闽南语的地区发音,现有的观点倾向于用潮汕“工”字的更多,笔者也较为赞同用“工夫茶”而非“功夫茶”。
从整体文献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工夫茶与潮汕人的情感联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美学方面入手的研究成果可借鉴学习的比较少,需要自己从茶艺程式、茶具设计和人文情感联系等方面中去提炼。总的来说以前的文献研究方向比较多元化比较分散,不是针对同一方面有密集的研究论证。多采用的是引用前人著作的表述方法。对于工夫茶道之美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年代比较长远,现状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对于潮汕工夫茶的美学理论整理也不够全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