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脱口秀节目传播策略分析以吐槽大会为例(附件)【字数:10459】
摘 要近几年,因为互联网传播技术的高速革新,使得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并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传统电视平台竞争激烈,受政府调控度高,相关政策的局限让人们转向网络视频软件的怀抱。很多视频网站,如“腾讯视频”、“爱奇艺”这样的播放平台兴起,随着视频网站进一步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塑造品牌形象,拥有观众基础,很多视频播放平台推出网络自制综艺的形式来夺人眼球。其中脱口秀节目形式以其投入经费少,传播度高,话题度强成为首选,当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节目就有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本文首先将与脱口秀节目传播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概括,根据脱口秀传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现状,具体以《吐槽大会》为例,研究网络脱口秀节目传播要素中的传播内容、传播技巧、传播主体、客体以及传播模式,根据它们在《吐槽大会》优秀的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做具体分析,对具有同性质的综艺节目的综合问题和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传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3
2.1 网络脱口秀节目相关概念 3
2.2 传播的相关概念 3
2.3 传播的相关理论 3
第三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现状 7
3.1科技快速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 7
3.2广电禁令颁布,网络视频发展成熟 7
3.3寻求差异化竞争,语言类网综成首选 7
第四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分析 9
4.1《吐槽大会》节目的概述 9
4.2《吐槽大会》传播要素分析 9
4.2.1传播主体与客体 9
4.2.2传播内容与技巧 10
4.3《吐槽大会》节目的传播模式选择 11
第五章?结论与不足 14
4.1 主要结论 14
4.2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革新,媒介环境的转变,让传统电视行业日渐衰落。同时针对于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整顿规划,一方面为了自身能够在行业内有更长的路,另一方面也为了脱离高额的版权购买费用,因此原创低成本的脱口秀节目成了他们的首选,一时间诞生了很多代表性的优秀脱口秀节目,以爱奇艺的《奇葩说》、优酷的《晓说》、和腾讯卫视年初推出的《吐槽大会》表现最为突出,一时间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网制脱口秀以其内容有趣丰富,制作题材宽泛,舞台成本低昂,用户粘性高等优势早就受到了媒介市场的认可,可以说,脱口秀语言类节目给处于变革中的传媒产业指引了一条全新的盈利方向。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于腾讯视频王牌节目《吐槽大会》的传播策略分析,针对于此类脱口秀节目总结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节目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其他同类型节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总结了一些学者的意见和研究观点,希望这篇论文可以给我国视频门户网站的成长和进步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1.2 文献综述
国内对脱口秀类节目也有较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类研究,曾弘彦的论文《中文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半机构性冲突话语分析》通过列举的方法来分析脱口秀语言的代表性特点,对与环境的不同语言作用的做出了详细的解读;武科大马锐《话语标记语在脱口秀节目中的语用分析》,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主持人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结论得出脱口秀节目中语言表达在节目传播中具有重大作用,为我们之后对脱口秀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山西大学刘晓燕的《中文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不礼貌语言研究》则着重研究脱口秀主持人节目中的不文明用语,分析示了出现的原因、表达、效果等因素。
二是策略类研究,策略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山西大学的王璐探究了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向,王悦针对电视“脱口秀”节目类型的起源与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郑伟则浅析了中国脱口秀的传播特色和启示以及顾筝的《脱口秀,到底秀什么》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成果做一个总结:1.研究"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的起源,分析脱口秀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分析中国脱口秀现在的状况,把他们进行归类,再通过典型案例的形式对每一类进行详尽的分析,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具体问题总结策略;3.从大的宏观角度对中国现今脱口秀总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提纲挈领的把握,从小的微观上对主持人、表达风格、场景布置互动交流等元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对于节目发展有益的方案和战略。
三是对主持人的研究,中国人民大约新闻学院钟新的《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特征分析》,从主持人的风格、与受众的关系等层面对脱口秀栏目进行了分析;张克宣的《脱口秀:主持人文化的超越》从主持人所必须拥有的能力方面角度分析了主持人在脱口秀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贾集在《中国脱口秀节目主持成功的要素》中对做一名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应该要具备哪些因素和所需要的外部支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四是对脱口秀的受众分析,陈山的《对脱口秀节目观众的心理研究》利用对抽取的脱口秀观众样本进行的年龄、性别、习惯等等进行人口统计学归类,从而对他们为什么选择观看、清高态度、行为形象等方面进行受众心理分析。张潇艺《娱乐脱口秀节目受众策略分析》中把受众不仅仅看成是脱口秀信息的接收者,更多的时候他们也是信息反馈者,能动的解读信息文本,为之后此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五是对于节目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传播的过程必然重要,但传播的效果也是传播行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就如麦奎尔曾经说过:"大众传播理论绝大部分研究的都是效果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以及对同类节目的总结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国内关于“网络脱口秀”、“传播策略”等涉及到的研究范围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对《吐槽大会》成功的涉及到的原因进行进行详细的剖析,得出观点,形成结论。
1.3.2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进行相关网综传播发展数据和资料的收集、记录,并且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搜集探索和揭示网络综艺发展现状、传播过程、传播规律的相关文献进行的研究活动。对于脱口秀综艺节目进行传播策略的探究。
(2)内容分析法:对《吐槽大会》传播过程中的讯息和内容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整理、概括以及探讨的各种节目传播的价值,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调查研究的一种实证方法之一,对于论文的完成有十分重大的帮助。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传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3
2.1 网络脱口秀节目相关概念 3
2.2 传播的相关概念 3
2.3 传播的相关理论 3
第三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现状 7
3.1科技快速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 7
3.2广电禁令颁布,网络视频发展成熟 7
3.3寻求差异化竞争,语言类网综成首选 7
第四章 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策略分析 9
4.1《吐槽大会》节目的概述 9
4.2《吐槽大会》传播要素分析 9
4.2.1传播主体与客体 9
4.2.2传播内容与技巧 10
4.3《吐槽大会》节目的传播模式选择 11
第五章?结论与不足 14
4.1 主要结论 14
4.2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革新,媒介环境的转变,让传统电视行业日渐衰落。同时针对于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整顿规划,一方面为了自身能够在行业内有更长的路,另一方面也为了脱离高额的版权购买费用,因此原创低成本的脱口秀节目成了他们的首选,一时间诞生了很多代表性的优秀脱口秀节目,以爱奇艺的《奇葩说》、优酷的《晓说》、和腾讯卫视年初推出的《吐槽大会》表现最为突出,一时间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网制脱口秀以其内容有趣丰富,制作题材宽泛,舞台成本低昂,用户粘性高等优势早就受到了媒介市场的认可,可以说,脱口秀语言类节目给处于变革中的传媒产业指引了一条全新的盈利方向。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于腾讯视频王牌节目《吐槽大会》的传播策略分析,针对于此类脱口秀节目总结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节目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其他同类型节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总结了一些学者的意见和研究观点,希望这篇论文可以给我国视频门户网站的成长和进步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1.2 文献综述
国内对脱口秀类节目也有较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类研究,曾弘彦的论文《中文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半机构性冲突话语分析》通过列举的方法来分析脱口秀语言的代表性特点,对与环境的不同语言作用的做出了详细的解读;武科大马锐《话语标记语在脱口秀节目中的语用分析》,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主持人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结论得出脱口秀节目中语言表达在节目传播中具有重大作用,为我们之后对脱口秀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山西大学刘晓燕的《中文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不礼貌语言研究》则着重研究脱口秀主持人节目中的不文明用语,分析示了出现的原因、表达、效果等因素。
二是策略类研究,策略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山西大学的王璐探究了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向,王悦针对电视“脱口秀”节目类型的起源与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郑伟则浅析了中国脱口秀的传播特色和启示以及顾筝的《脱口秀,到底秀什么》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成果做一个总结:1.研究"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的起源,分析脱口秀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分析中国脱口秀现在的状况,把他们进行归类,再通过典型案例的形式对每一类进行详尽的分析,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具体问题总结策略;3.从大的宏观角度对中国现今脱口秀总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提纲挈领的把握,从小的微观上对主持人、表达风格、场景布置互动交流等元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对于节目发展有益的方案和战略。
三是对主持人的研究,中国人民大约新闻学院钟新的《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特征分析》,从主持人的风格、与受众的关系等层面对脱口秀栏目进行了分析;张克宣的《脱口秀:主持人文化的超越》从主持人所必须拥有的能力方面角度分析了主持人在脱口秀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贾集在《中国脱口秀节目主持成功的要素》中对做一名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应该要具备哪些因素和所需要的外部支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四是对脱口秀的受众分析,陈山的《对脱口秀节目观众的心理研究》利用对抽取的脱口秀观众样本进行的年龄、性别、习惯等等进行人口统计学归类,从而对他们为什么选择观看、清高态度、行为形象等方面进行受众心理分析。张潇艺《娱乐脱口秀节目受众策略分析》中把受众不仅仅看成是脱口秀信息的接收者,更多的时候他们也是信息反馈者,能动的解读信息文本,为之后此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五是对于节目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传播的过程必然重要,但传播的效果也是传播行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就如麦奎尔曾经说过:"大众传播理论绝大部分研究的都是效果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以及对同类节目的总结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国内关于“网络脱口秀”、“传播策略”等涉及到的研究范围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对《吐槽大会》成功的涉及到的原因进行进行详细的剖析,得出观点,形成结论。
1.3.2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进行相关网综传播发展数据和资料的收集、记录,并且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搜集探索和揭示网络综艺发展现状、传播过程、传播规律的相关文献进行的研究活动。对于脱口秀综艺节目进行传播策略的探究。
(2)内容分析法:对《吐槽大会》传播过程中的讯息和内容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整理、概括以及探讨的各种节目传播的价值,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调查研究的一种实证方法之一,对于论文的完成有十分重大的帮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