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收入贡献研究以石塘村为例

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其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旅游扶贫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石塘村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采用对应分析法对石塘村农户收入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石塘村村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较少。最后笔者针对石塘村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拓展现有融资渠道,改善石塘村的融资机制,支持农村集体组织;加大农民的继续教育,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政府应规范土地流转的有序推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意义2
(二)国内外文综述2
二、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影响3
(一)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3
(二) 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影响机制3
三、石塘村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影响的案例分析4
(一) 石塘村相关情况介绍4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4
1.数据分析 5
2.石塘村影响农户增收现存问题 7
四、结论与建议8
(一)打造“一户一园,一园一景” 8
(二)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支持农村集体组织. 9
(三)加大农民的继续教育,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9
(四)政府应规范土地流转的有序推进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收入贡献研究——以石塘村为例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居民经济收入得到显著地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生活环境以及旅游景点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很多游客希望能在农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又由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和乡村的可通达性得到明显的改善,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缩小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农业结构得到优化、消费市场得以激活,对农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我国扶贫开发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近些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尤其是在经济收入的增加方面,因此乡村旅游也被学术界和政府普遍认为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7年,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及旅游,明确指出要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团队的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休闲旅游作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乡村旅游给农户增收带来影响的相关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扩展现有国内的研究成果。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有关乡村旅游影响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进行的研究,研究视角也较为宏观,缺乏量化的研究。因此本文在综合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应分析法,选定南京市周边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石塘村进行研究,选定农民收入这一视角,构建量化的指标,力图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因此在理论上具有尝试意义。
(2)实践意义
本文使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对于农户经济收入的贡献,以期发现石塘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实际贡献值,同时也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为该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的视角集中分布于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视角研究、经济行为调试视角研究、乡村旅游居民感知视角研究。在可持续视角研究方面:这一视角是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基于这一视角下的现有研究文献比例较大。张文(2006)认为,旅游业在乡村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当地带去新鲜的、丰富的外来文化,但是于此同时也会对当地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1]。彭蜜(2009)通过分析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如何促进农户的增收,发现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表现为旅游的休闲功能可以使农村的自然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利益[2]。张琳娜(2012)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青岛市崂山区四个行政村110位农户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政府和农户两个主体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李飞(2012)基于农户层面对北京市大兴区梨花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进行研究[4]。经济行为调试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行为,二是投资行为,三是经济行为,四是能源消费模式。较为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黄丽(2009)通过对昆明城郊团结镇乡村旅游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选择,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农户就业行为,对农户的投资行为也产生很大的影响[5]。席建超(2011)在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对当地农户进行调查,把农户的人均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和最终用途作为调查重点,指出家庭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6]。张林娜(2012)认为,旅游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必然会打击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旅游开发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抵触情绪[7]。乡村旅游居民感知视角:尹立杰(2012)以安徽省天堂寨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地方感一发展期望一影响感知”理论模型,发现旅游当地居民的地方感对旅游影响感知有很强的影响,发展期望在这两个因素之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8]。宇世明(2011)对样本点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采代表性、典型性、特征差异性的原则,在充分分析这四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概况、旅游发展概况之后,从居民感知视角分析指出了广西古村落旅游发展过程的现存问题,并从加大旅游投资、重视居民参与、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9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