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二十世纪以来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也是人类个体实现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随着中国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增长的新贡献点。自2010年以来中国出境游客规模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对出境游客市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文章以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中国游客的出境游进行分析研究,思考其中蕴含的旅游经济发展规律,为我国游客出境游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引言 1
一、近五年中国游客出境游现状分析 1
(一) 中国游客出境游规模分析 1
(二) 中国游客出境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分析 1
(三) 中国游客出境游停留时间分析 2
(四) 中国游客出境行为文明度分析 3
(五) 中国出境游游客旅游商品购买情况分析 3
二、中国游客出境游发展对策建议 4
(一) 培育出境游客良好出行观念 4
(二) 优化出境游游客旅游目的地结构 5
(三) 积极培育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5
三、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引言
旅游行为是人类社会自19世纪起便产生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旅游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社会经济业态。旅游经济活动在保留旅游行为主体原有的差异文化体验性需求同时,赋予旅游活动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旅游经济诞生的基本前提在于人类社会物质积累的富余和可供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因此一个国家旅游经济发展与其国民经济实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性。随着我国民众出行机会的增加,早期的旅游经济活动行为开始出现在民众的消费支出中。这一时期民众的旅游目的主要为沿海的中东部地区城市,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体验为目的的旅游行为,仍以满足民众较高生活质量需求为基本功能。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受众对生活区域外的自然人文环境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显著的改善。在这样媒介生活环境下,催生了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并由此产生了以差异化感知体验为目的的现代休闲体验旅游,出境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由传统旅游经济衍生而出。当前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出境游产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正成为中国公民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一、近五年中国游客出境游现状分析
游客是旅游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也是主导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部分主要以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现状分析为内容,借助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机构数据,对中国游客出境游现状进行分析。
中国游客出境游规模分析
经过行业数据分析发现,自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游客出境游规模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中,2013年中国出境人数为0.97亿人,2017年出境人数规模为1.30亿人,年增长规模为10.6%左右。而就中国游客出境游的人均消费情况来看,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旅游消费水平为834亿美元,到了2017年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旅游消费水平已达到了1098亿美元,年增长规模为10.59%。(见表1.1)由此可见,中国游客出境游规模始终处于快速扩大的情势,这使中国游客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对世界旅游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
表1.1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出境游游客规模及消费水平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出境人数
0.97亿人
1.07亿人
1.17亿人
1.22亿人
1.30亿人
出境消费
834亿美元
965亿美元
988亿美元
1036亿美元
1098亿美元
中国游客出境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分析
现代旅游活动的定义是指,旅游者从一地前往另一地的空间性移动,因此异地性是旅游活动的突出特征。在对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情况进行分析时,对游客的客源地和目的地展开问题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从2017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客源地排名来看,位列前十的客源地城市中除重庆外,均为中东部地区城市。其中上海市、北京市和广州市位列前三名,这与城市的综合实力以及市民人均消费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度。而就2017年中国出境游游客的目的地情况来看,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香港、澳门及泰国。在中国十大客源地中,东亚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在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游客仍偏好于距离适中的出境游。(见表1.2)此外,目的地国家的地理位置、文化元素及社会生活,均对游客的选择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香港、澳门地区本身便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两地与中国大陆在社会生活、文化认同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因此自然成为游客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
表1.2 2017年中国出境游游客客源地与目的地简表
年份
出发地
目的地
1
上海
香港
2
北京
澳门
3
广州
泰国
4
深圳
韩国
5
武汉
日本
6
天津
越南
7
杭州
台湾
8
重庆
美国
9
厦门
新加坡
10
南京
马来西亚
中国游客出境游停留时间分析
旅游经济的理论分析框架表明,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复合型产业,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度十分高。也正是因为存在着较大的产业关联度和产业协调带动作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在。研究表明,旅游经济与酒店经济、餐饮经济和交通经济均存在较强的关联作用,而游客在一定停留时间的多短也成为其创造经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从数据分析来看,当前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平均停留时间,以35天为主占游客总数的46.2%。其次是停留时间为13天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37.8%。停留时间为57天及7天以上的游客相对较少,分别占游客总数的11.7%和4.3%。(见图1.1)按照国际旅游组织2017年度的旅游报告指标进行衡量,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平均停留游玩时间与国际游客出境游时间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游客对国际旅游市场的经济贡献较强。
图1.1 2017年中国游客出境游停留时间分析
中国游客出境行为文明度分析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文明度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境游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成为研究者和社会舆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经常有新闻报道“XX到此一游”事件、中国游客在罗浮宫前面泡脚等等一系列的事件。从行业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2013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中国出境游客的不良行为虽呈现逐年下降的情势,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高于国际游客不良行为的平均水平。2013年中国出境游客出现不文明行为事件占比为5.39%,国际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的发生占比为4.92%,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发生比例偏高,高于国际平均水平0.47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的发生占比为3.52%,国际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占比为3.19%,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发生比例,高于国际平均水平0.33个百分点。(见表1.3)与2013年相比.2017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比例下降了1.87个百分点,但整体的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发生比例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改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9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