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客栈经营状况与发展研究以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酒店住宿业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客栈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家庭式的接待方式成为景区尤其是历史古城景区旅游住宿接待的主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景区客栈失去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住宿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小。与此同时,客栈作为一种既古老又新式的酒店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对台儿庄古城旅游景区客栈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客源整体不足,淡旺季差异大;缺乏明显的地域特色,开发思路不科学;管理标准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细分客源市场,拓宽营销渠道,提升营销水平;注重文化特色,创造沟通平台,提升住客体验;景区规范引导,协会指导协调,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等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我国景区非标准化住宿业能够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
目 录
一、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的形成和发展 4
(一)客栈的特征 4
(二)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发展简介... 4
三、 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经营存在的问题 5
(一)客源整体不足,淡旺季差异大 5
(二)缺乏明显的地域特色,开发思路不科学 5
(三)管理标准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 6
四、 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经营发展对策 7
(一)细分客源市场,拓宽营销渠道,提升营销水平 7
(二)注重文化特色,创造沟通平台,提升住客体验 7
(三)景区规范引导,协会指导协调,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3
致谢 15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当前,以旅游业为基础产业的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旅游项目集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组成部分,构建起了我国独有的旅游产业链。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为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当前旅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区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文化赋予到旅游的方方面面,极力为国内外旅客朋友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特色浓厚的旅游环境。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酒店业发展现状有一定的研究,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旅游景区周边的某一住宿业态的研究,但是针对旅游景区内客栈这一独具文化内涵和历史的酒店业态的研究却很少。
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人们日常消费总额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一些旅游产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旅游产业的种类也丰富起来。客栈也悄然成为旅游景区尤其是传统古城景区最重要的住宿业态,一举摆脱了以往仅可供游客短暂休息的窘境,逐步成为能够生动还原当地文化、生活状态且成功充分吸引游客参与的旅游集合体。可以说在当下客栈已经成为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旅游资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景区客栈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希望通过对当前的旅游景区客栈经营状况进行研究,找寻其存在的问题,寻求景区客栈发展的未来趋势,为旅游景区客栈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等专业学术论文网站,找寻景区客栈经营相关的参考文献,并通过学校图书馆和政府统计部门官网获得一些数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个案研究法
对台儿庄古城景区客栈经营状况与发展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客栈业主和游客两个主体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客栈经营业主的基本信息和景区客栈住客的相关信息,并在后续对其整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1)民宿客栈经营状况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针对与客栈相类似的住宿业态经营状况研究很多,尤其以民宿经营研究最为火爆,因为客栈、民宿与传统住宿业态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的措施也大有不同。他们基本上都首先会对客栈、民宿等具有一定特色的业态在我国住宿业中的地位进行描述,然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例如,杨晓蕾(2018)在《论民宿酒店的发展》中认为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民宿”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对传统酒店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通过分析民宿的特色,比较民宿与传统酒店的优缺点,查“民宿”之长,补“酒店”之短,探寻了我国民宿酒店的发展方向;彭丽、潘其艳(2018)《民族地区民宿客栈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遵义平正乡的调查》中写到目前我国酒店住宿业呈现多元化格局,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家庭式的接待方式为特点的民族客栈发展为民族地区旅游住宿业的主体业态。以遵义平正乡为例,通过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平正乡民宿客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了当地民宿客栈存在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低下、文化挖掘意识淡薄、市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政府作用、打造特色精品等措施。
(2)景区住宿业经营状况研究现状
对景区内住宿业态的研究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研究者都能够准确的找寻到其研究的住宿业态经营状况与景区的经营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也能够针对住宿业态在位置和管理上的特殊性即在景区内、在一定程度上受景区的管理找寻其在经营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对策。例如,陈春燕(2018)在《国家级度假区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杭州之江度假区为例》中分析了杭州市民宿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等优势和同质化严重、民宿发展进程较慢等不足。并通过对杭州之江度假区民宿经营现状的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得到了其具有精品民宿少、分布不均、宣传力度不足、安全隐患多等缺点,指出其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在政府政策扶持、景区整体规划、行业协会管理、从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解决对策。冯国华(2016)在《全域旅游时代的景区酒店经营策略探讨》中以全域旅游为大背景,分析得到了现在景区酒店在经营方面具有小格局、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提出必须树立全域“酒店 +”的大格局发展理念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够把全域旅游下景区酒店的市场蛋糕做大、做强、做精,达到全域多赢、共建共享的战略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6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