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乡村旅游业对灾后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初步研究(附件)【字数:18951】

摘 要乡村旅游业对于社会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有很深的影响,但是乡村旅游业对于一个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缺。本文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为例,初步研究乡村旅游业对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找出乡村旅游业的开展对乡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和机制。地震之后,通济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本文主要结合并利用现有的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根据地震灾区的特点,以及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与旅游业相关的具体因子,构建了受灾地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并且制作出问卷,亲自到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的发放。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数据搜集法和对比法,对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和对比,并且走访调查了通济镇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村落的近75%的人家,发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受灾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让人们“因祸得福”,并且根据统计数据与结果找出了乡村旅游业对居民幸福指数的机制和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对该镇必定是一个考验,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一定会有消极作用,但是根据调研数据和结果,总体来说,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对乡村居民幸福感更多的是起积极的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1.3研究目的 2
1.2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2
1.2.1主要研究内容 2
1.2.2研究思路 2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对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3
2.1文献综述 3
2.1.1旅游影响研究综述 3
2.1.2关于国内利用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的研究综述 4
2.1.3关于农村发展与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综述 4
2.2幸福指数和幸福感的基本概念以及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相关综述 5
2.2.1幸福指数和幸福感的基本概念 5
2.2.2受灾地区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3受灾地区居民幸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8
第三章 灾前灾后数据统计结果 10
3.1通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对比 10
3.1.1居民经济状况指标对比 10
3.1.2居民健康状况指标对比 11
3.1.3居民家庭状况指标对比 11
3.1.4居民职业状况指标和社会状况指标对比 11
3.1.5居民环境状况指标对比 12
3.1.6灾前灾后各项指标增长率状况 13
3.2通济镇居民幸福感对比 14
3.2.1问卷设计的内容 14
3.2.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4
3.3本章小结 17
第四章 通济镇幸福指数和幸福感变化机制分析 18
4.1灾前灾后居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原因分析 18
4.1.1经济状况指标变化分析 18
4.1.2职业状况指标变化分析 18
4.1.3社会状况指标变化分析 18
4.2灾前灾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原因分析 19
4.2.1居民对收入状况满意度提高的原因分析 19
4.2.2居民对职业状况满意度提高的原因分析 20
4.2.3居民对收入、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状况满意度提高的原因分析 20
4.3 农村产业转型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和机制 21
4.3.1农村产业转型对乡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和机制 21
4.3.2农村产业转型对乡村居民幸福感的消极作用 22
第五章 结论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8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场难以预测的灾难给四川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灾区之一的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也不例外。该镇在地震之前是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小镇,但是地震之后随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致力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秉着打造“一海二河三沟十景”的旅游发展目标,众多的矿工厂和煤炭厂被关闭,昔日的“三河七场”,其繁华热闹已是过眼云烟;如今的“花海小镇”,已从不久前的“黑白”世界变身为“五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该镇的产业结构,对该镇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大学四年对旅游相关知识的学习,看着自己的家乡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逐步发展,家乡的环境大大改变,地震之前的矮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家乡人们的笑容渐渐多了,人们的日子渐渐好了,我便开始思考这些变化会是由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吗?如果真的是由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那么由旅游业带来的这些改变是否有利于提升该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呢?看似一场灾难性事件的背后,实则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因而“因祸得福”?
乡村旅游业对目的地的影响已被广泛认知。现目前出现的大量对乡村旅游业对旅游地的影响的研究基本局限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该地区的人文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迄今为止,并没有学者作出乡村旅游业对该地区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与机制方面的研究,笔者想要填补这个空缺。
1.1.2研究意义
兰宗宝等人曾这样说到,“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解决农民问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面貌、保护农村原生态文化”[1]。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给一个地区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而本文的研究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指标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灾后地区人们“幸福”的影响,是对农村“幸福指数”测量的一次尝试。
笔者认为此研究有以下几点价值:
有利于探索和构建我国农村幸福指数评估理论体系;
我国在国民幸福总值评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2],但对单一的群体——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根据已有的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以灾后农村的幸福指数作为评估客体,探寻我国农村的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衡量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