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安庆黄梅戏为例(附件)【字数:12973】

摘 要随着非遗旅游开发热潮的兴起,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开始得到相应的关注。安庆黄梅戏作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视域下,本研究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潮的背景,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安庆市游客进行旅游开发的问卷调查,并从政府、传承人、观赏者等各方面对安庆黄梅戏的旅游开发现状进行系统性研究,笔者从安庆黄梅戏的旅游开发模式入手,针对安庆黄梅戏的独特性、民族性、活态性等特点,在反思安庆市现有的静态开发、动态参与开发以及跨省合作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对目前黄梅戏开发过程中在政府扶持、受众影响力、传承人机制以及宣传形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新设计合理的旅游开发策略,以便实现安庆黄梅戏的良好传播和传承。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不仅能加深自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认识,同时也对今后安庆市黄梅戏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实践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与文献综述 2
2.1安庆市黄梅戏概况 2
2.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3
2.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3
2.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3
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3
2.3 文献综述 4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4
2.3.2 安庆黄梅戏的旅游开发研究 4
第三章 安庆市黄梅戏的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5
3.1安庆黄梅戏开发现状 5
3.1.1安庆黄梅戏旅游开发形式 5
3.1.2 安庆黄梅戏旅游开发内容 6
3.1.3安庆黄梅戏旅游开发效果 7
3.2 安庆市黄梅戏的旅游开发问题 8
3.2.1开发重视程度不够 8
3.2.2受众群体狭隘 8
3.2.3传承人培养匮乏 10
3.2.4宣传力度不足 10
3.3 安庆黄梅戏问题原因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1政府投入不足 10
3.3.2 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11
第四章 安庆黄梅戏的旅游开发策略 11
4.1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11
4.2创新传承模式 11
4.3保护黄梅戏传承人 11
4.4促进商业宣传 1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 录 14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为民族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又对其的传承和保护造成了新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无形性、流变性等特征,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对其的传承和保护就成为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随着旅游者消费意识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通过科学规范的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的利用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而安庆黄梅戏作为安徽省独特的文化艺术品牌之一,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因此如何合理地对安庆黄梅戏实现旅游开发,就成为本研究探索的重点。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安庆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从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安庆黄梅戏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安庆黄梅戏作为我国一种戏曲形式,对于戏曲类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对于安徽省乃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能够完善和补充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并进一步拓展目前已有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目前学者对于黄梅戏开发模式的研究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从旅游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开展了研究,对黄梅戏的开发原则和模式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但是笔者发现,学界对于黄梅戏的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于戏曲的开发传承保护角度,而对于安庆黄梅戏的商业兼容开发模式的探究仍然不足,对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安庆市黄梅戏的发展研究得很少,尤其缺乏对安庆黄梅戏具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如何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过程仍然缺少关注,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研究安庆黄梅戏的开发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将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庆市黄梅戏的旅游开发模式入手,探索在当前非遗的开发背景下,实现当地文化旅游与非遗文化资源进行融合的有效途径。
1.2.2实践意义
黄梅戏是安徽省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之一。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事业与产业,黄梅戏如果能够把握时代潮流,将会逐渐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然而现有对安庆黄梅戏的研究仍然主要关注其的表演形式和唱腔等艺术层面,而对于实际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较少。本研究着眼于安庆市黄梅戏旅游开发保护现状,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分析黄梅戏在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与文献综述
2.1安庆市黄梅戏概况
2.1.1 安庆黄梅戏介绍
安庆市黄梅戏产生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黄梅多云山,成长兴盛于安庆地区,已经具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安庆黄梅戏多使用安庆地方方言念唱,以其清丽淳朴的演唱特色、雅俗共赏的表演风格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吸引着海内外的听众。在长久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安庆市黄梅戏已经拥有了一系列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剧目,同时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如《红楼梦》《徽州女人》《六尺巷》等也层出不穷,当前的黄梅戏已成为安徽最具标志性的文化艺术品牌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