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对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结合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正确的文化消费引导和教育,促进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正确养成、提高其文化消费的水平,使文化消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综述 2
2.1关于文化消费定义与内容的研究 2
2.2关于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2
2.3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第三章 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 4
3.1被调研大学生的基本信息 4
3.2被调研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情况 5
3.2.1文化消费的支出水平 5
3.2.2文化消费的内容 5
3.2.3文化消费的形式 6
3.2.4文化消费的目的 6
3.2.5对于文化消费的认知 7
第四章 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8
4.1假设验证 8
4.2检验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月文化消费支出与性别有相关性 8
4.3检验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月文化消费支出与专业有相关性 9
4.4相关性分析比较 10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11
5.1结论 11
5.2对策 11
5.2.1社会:完善文化供给,开发培育对学生优惠的文化项目 11
5.2.2学校: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支持 11
5.2.3家庭:提升家庭文化消费教育力度,营造家庭良好文化氛围 12
5.2.4个人: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努力提升个人素养 12
结束语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 录 16
绪论
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扩大文化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以此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这一部署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化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社会大众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渠道,相比于物质性的营养,文化消费更能给予大众精神营养,能够让人们充分思考、认识、发展自己。
大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中的特殊群体,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消费在大学生日常消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并且大学生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消费的过程。至于如何来衡量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可借由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层次的优劣高低作为参考标准。前人文献表明,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层次还比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娱乐性消费上大于有利于发展个性的消费,并且部分大学生文化消费还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等等。
因此,在当前的情形下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在文化消费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相应对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江苏省民办高校具有其特殊性,也属于大学,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与影响因素,发现误区,适时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选取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以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本人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前人对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前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采用卡方检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性检验。最后,针对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所呈现出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正确的文化消费引导和教育,促进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正确养成、提高其文化消费的水平,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综述
2.1关于文化消费定义与内容的研究
不同的人对文化消费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文化消费体现在对文化产品进行消费和对文化服务进行消费两种形式,即通过具体拥有物质形态文化产品的消费和以劳务形态提供文化附加的消费。[1]故而,我们将消费者通过具体的文化消费内容或形式而从此过程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称之为文化消费。
在对文化消费有了充分的认识基础之上,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于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展开了具体研究。许淳厚认为,文化消费的内容从广义上可分为健身、体育表演、赛事观赏等,进行细分主要包括:教育、雕塑、绘画、书法、影视、音乐、戏剧、舞蹈、杂技及手工艺品,以及文物、中医保健、烹饪、出版、音像、娱乐、休闲等。米银俊等人从个人消费的角度,参考马克思对个人消费的思考,把文化消费定义为人们在物质上和劳务上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或者是人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消费资料的消耗。这种用来提升自身发展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对娱乐休闲的消费需求,对教育培训的消费需求以及对艺术、精神追求的消费需求。[2]
2.2关于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郭晓菁、邝筱倩从影响文化消费形成的角度上指出: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环境与人们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行为产生导向作用。[3]陈雷、张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细分指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品的供给和价格、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其他消费以及工作时间会对文化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制约。[4]
2.3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张峥,聂思对上海市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后指出性别、地域、月生活费会影响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支出水平,且影响程度由小到大。[5]杨南丽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调查,指出不同年级学生的文化消费观及状况也会随着年龄、大学生活、社会经历等不同呈现出一些差别。[7]霍蓉光,胡军来,程哨杰指出大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文化消费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共性,比如在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方面,价格较高的学习参考类书籍与工具书,超出了大学生消费承受范围;在服务形态的文化产品方面,大学生也会因为一些影院和音乐厅的高额票价从而止步。[7]
从前文总结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前人基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这对于本文的完成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
本研究数据收集主要是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发放给在校各年级大学生。在调查之前,告知了调查目的、调查的注意事项及该问卷对于研究重要性,以最大程度保证调查质量。问卷发放的形式主要是实地发放。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23号至2016年2月28号,历时5天。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7份,通过筛选去除无效问卷,最后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为97.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