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旅游消费行为与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旅游热情高涨,其旅游行为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上新的增长点。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又是全国著名科教文化城市,现有大学59所,其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如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费用来源、年均旅游支出、出行方式、旅游信息来源、优惠活动等等,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找出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影响因素,为南京市大学生旅游企业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关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2
第三章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3
3.1问卷设计与发放3
3.2问卷分析3
3.3结论分析10
第四章 对策研究11
4.1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引导及建议11
4.2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对策11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第一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充实自我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年龄基本在1824岁之间,具有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也具有敢于挑战精神和追求个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寒暑假期较长、自主支配时间较多等原因,形成一个出游率较高的客源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同时,大学生旅游消费正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南京市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大学生旅游市场也不容小觑,南京市现有大学59所,在校大学生达到50多万,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尽管整体上南京市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形势,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其他重点旅游城市相比,旅游竞争力不足;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总体上仍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旅游资源开发用地约束,资源整合缺乏力度;城市旅游尚未形成品牌,郊区县旅游业相对落后等等。
因此,有必要对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以期望对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开发和拓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本文结合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其市场要进行良好发展,目前就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基于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体现了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基于影响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南京市大学生旅游企业应如何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拓宽旅游市场?
通过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了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那么南京市大学生旅游企业就可以相对应地采取措施、改变策略,以减少成本、更具竞争力。
关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
前人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数据来自于对各地大学生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大多基于大学生旅游动机、费用、时间、信息来源这些角度进行研究,大多数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持积极态度。从旅游动机来看,不同城市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不一样,主要是放松身心和自我实现。旅游消费一般属于中低水平,主要来自家庭父母。旅游信息主要来自同学推荐和互联网。旅行以中短途为主。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如方元(2014)在合肥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中,研究合肥大学生出游意向、出游费用来源、出游消费状况等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影响,结论是合肥大学生旅游意向强烈,较看重旅游价格。邓智妍、周一成(2015)以蚌埠市在校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市场开发进行研究,针对大学生旅游需求、时间、费用、方式四大方面随机抽样调查,结论为大学生旅游以经济实惠为主,信息主要来自同学推荐和互联网,大多数年均出游次数在三次及以下。葛元骎、孙小蒙(2013)以芜湖市高校为例探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芜湖大学生旅游消费认知、动机和选择偏好,结论为大学生最看重旅游行为中的资金花费,偏向于中短途旅游和小集体结伴出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方式存在差异显著。杨瑞、白凯、蔡平(2007)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将其动机分为六个因子:从众与购物型、缓压与归属型、娱乐与情感型、实践与访友型、交友与追星型、探险与猎奇型,结论为大学生最主要旅游动机为求知、交友、身心健康。戴晓丹(2010)浅析旅游动机的类型及特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旅游消费行为动机分为消遣动机、情感动机、发展动机,结论是旅游消费行为往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姚娟、张红(2010)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研究民汉大学生旅游信息获取渠道、旅游动机、旅游出游特征、旅游消费,发现大学生旅游动机几乎无差异,都偏向于自然风光和探险,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强但偏向于冲动,旅游消费能力都较低。张芃(2014)在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中,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态度、动机、获取信息渠道,以及出游时间、频率、费用和旅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旅游,动机主要为增长见识、游历、欣赏风光,获得信息渠道主要来自同学,费用大多来自家庭,与朋友、同学结伴出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于婧(2010)以北京市大学生为例调查与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从出游愿望、经费、支出模式等方面调查,结论为大多数大学生支持外出旅游,旅游次数随月生活费的增加而提高,主要采用现金和借记卡方式消费。叶余红(2014)以重庆永川区大学生为例进行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针对旅游需求、目的、时间、费用、安全问题、消费观念进行调查,结论为大学生旅游消费需求和目的多样,时间充裕,消费水平在中低层次,旅游安全意识薄弱,对旅游消费大多持积极态度。邓文娟、龙强军(2014)从生活型态视角下对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从旅游意向、消费行为、旅游次数、花费和经济来源方面问卷调查,结论是当代大学生旅游首要目的为放松心情,旅游消费能力相比过去强,以3天以下中短途旅游为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电商。
第三章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1问卷设计与发放
为了获得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一手资料,根据前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中的14个问题涉及到年级、对旅游的喜好程度、旅游动机、月生活费、旅游费用来源、年均旅游支出、年均旅游次数、选择旅游时机、旅游出行方式、目的地距离、旅游信息来源、所看重旅游目的地优势、旅游优惠活动和限制旅游需求的原因。问卷印制了500份,发放于、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南京十所高校,填写问卷的学生分散于食堂、图书馆、体育馆、操场、社团办公室等等,共发放500份问卷,实收有效问卷476份。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关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2
第三章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3
3.1问卷设计与发放3
3.2问卷分析3
3.3结论分析10
第四章 对策研究11
4.1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引导及建议11
4.2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对策11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第一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充实自我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年龄基本在1824岁之间,具有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也具有敢于挑战精神和追求个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寒暑假期较长、自主支配时间较多等原因,形成一个出游率较高的客源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同时,大学生旅游消费正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南京市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大学生旅游市场也不容小觑,南京市现有大学59所,在校大学生达到50多万,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尽管整体上南京市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形势,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其他重点旅游城市相比,旅游竞争力不足;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总体上仍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旅游资源开发用地约束,资源整合缺乏力度;城市旅游尚未形成品牌,郊区县旅游业相对落后等等。
因此,有必要对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以期望对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开发和拓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本文结合南京市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其市场要进行良好发展,目前就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基于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体现了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基于影响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南京市大学生旅游企业应如何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拓宽旅游市场?
通过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了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那么南京市大学生旅游企业就可以相对应地采取措施、改变策略,以减少成本、更具竞争力。
关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
前人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数据来自于对各地大学生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大多基于大学生旅游动机、费用、时间、信息来源这些角度进行研究,大多数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持积极态度。从旅游动机来看,不同城市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不一样,主要是放松身心和自我实现。旅游消费一般属于中低水平,主要来自家庭父母。旅游信息主要来自同学推荐和互联网。旅行以中短途为主。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如方元(2014)在合肥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中,研究合肥大学生出游意向、出游费用来源、出游消费状况等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影响,结论是合肥大学生旅游意向强烈,较看重旅游价格。邓智妍、周一成(2015)以蚌埠市在校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市场开发进行研究,针对大学生旅游需求、时间、费用、方式四大方面随机抽样调查,结论为大学生旅游以经济实惠为主,信息主要来自同学推荐和互联网,大多数年均出游次数在三次及以下。葛元骎、孙小蒙(2013)以芜湖市高校为例探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芜湖大学生旅游消费认知、动机和选择偏好,结论为大学生最看重旅游行为中的资金花费,偏向于中短途旅游和小集体结伴出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方式存在差异显著。杨瑞、白凯、蔡平(2007)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将其动机分为六个因子:从众与购物型、缓压与归属型、娱乐与情感型、实践与访友型、交友与追星型、探险与猎奇型,结论为大学生最主要旅游动机为求知、交友、身心健康。戴晓丹(2010)浅析旅游动机的类型及特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旅游消费行为动机分为消遣动机、情感动机、发展动机,结论是旅游消费行为往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姚娟、张红(2010)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研究民汉大学生旅游信息获取渠道、旅游动机、旅游出游特征、旅游消费,发现大学生旅游动机几乎无差异,都偏向于自然风光和探险,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强但偏向于冲动,旅游消费能力都较低。张芃(2014)在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中,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态度、动机、获取信息渠道,以及出游时间、频率、费用和旅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旅游,动机主要为增长见识、游历、欣赏风光,获得信息渠道主要来自同学,费用大多来自家庭,与朋友、同学结伴出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于婧(2010)以北京市大学生为例调查与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从出游愿望、经费、支出模式等方面调查,结论为大多数大学生支持外出旅游,旅游次数随月生活费的增加而提高,主要采用现金和借记卡方式消费。叶余红(2014)以重庆永川区大学生为例进行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针对旅游需求、目的、时间、费用、安全问题、消费观念进行调查,结论为大学生旅游消费需求和目的多样,时间充裕,消费水平在中低层次,旅游安全意识薄弱,对旅游消费大多持积极态度。邓文娟、龙强军(2014)从生活型态视角下对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从旅游意向、消费行为、旅游次数、花费和经济来源方面问卷调查,结论是当代大学生旅游首要目的为放松心情,旅游消费能力相比过去强,以3天以下中短途旅游为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电商。
第三章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1问卷设计与发放
为了获得南京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一手资料,根据前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中的14个问题涉及到年级、对旅游的喜好程度、旅游动机、月生活费、旅游费用来源、年均旅游支出、年均旅游次数、选择旅游时机、旅游出行方式、目的地距离、旅游信息来源、所看重旅游目的地优势、旅游优惠活动和限制旅游需求的原因。问卷印制了500份,发放于、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南京十所高校,填写问卷的学生分散于食堂、图书馆、体育馆、操场、社团办公室等等,共发放500份问卷,实收有效问卷476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