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下的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研究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行国民旅游休闲政策,促进休闲旅游的发展。而休闲农场作为休闲旅游开发的一种载体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在对国民旅游休闲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休闲农场旅游产品开发产生的影响,并以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作为案例。同时,本文将分析其目前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于国民旅游休闲这一背景的建议。其中建议主要包括丰富产品设计、细分目标市场、构建体验项目和提升文化内涵这四方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国民旅游休闲背景研究 2
(一)国民旅游休闲的提出 2
(二)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与休闲农场产品开发的关系 2
二、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分析 3
(一)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现状 3
(二)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4
三、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6
(一)旅游产品季节性强,淡旺季不均 6
(二)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体验性不足 6
(三)旅游产品文化性不足,缺乏深度开发 7
四、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对策 7
(一)丰富产品设计,减少淡旺季影响 7
(二)细分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 7
(三)构建体验项目,提升产品开发深度 8
(四)注重文化内涵,挖掘产品文化深度 8
五、结语 9
参考文献: 9
表1 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分类 3
表2 游客基本信息 4
表3 景区产品质量总体评价评分 6
图1 游客出游时间结构图 5
图2 游客意愿停留时间结构图 5
图3 游客出游方式分析结构图 5
图4 游客期望景区提供的产品类型 5
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下的
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产品开发研究
引言
国外对于休闲旅游的研究由来已久,Veal认为,旅游业的研究传统上采纳商业取向,而休闲研究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福利主义取向。旅游业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将会成为休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这种认识也得到了社会包括政府机构的接受,各个国家也都积极推动国民旅游休闲的发展。[1]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薪假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渐受到了民众的欢迎,而学术领域也开始不断关注此话题。我国政府也开始不断推行休闲旅游政策,在此环境下,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旅游时间等方面将产生一定的变化,休闲旅游产品在进一步开发中应及时应对这一变化。本文将在研究国民旅游背景对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下,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侧重对苏州太湖绿光休闲农场展开具体的案例分析,以期为休闲农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一点思路。
一、国民旅游休闲背景研究
自2009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民旅游休闲的政策。其中主要包括2009年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民休闲计划》,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以及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不断强调国民旅游休闲这一主题,在近几年形成了国民旅游休闲的大背景。
(一)国民旅游休闲的提出
对于国民旅游休闲,我国首先提出的便是国民休闲计划。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在《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中称当前启动“国民休闲计划”恰逢其时。他表示,以黄金周旅游消费为标志,中国的大众休闲、旅游时代已经来到。[2]此时开展国民休闲计划,不仅会满足人民大众对于休闲的需求,也将促进国内休闲产业的大力发展。
《国民休闲计划》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国民旅游休闲,让休闲旅游成为国民的普遍需要,引导国民旅游休闲沿着正常、安全、持续的方向发展。[3]采取具体措施有:提倡对优秀员工实行奖励旅游及带薪休假、对低收人群体实行福利旅游、对学生群体实行休学旅游、对离退休人员实行银发旅游,促进更多国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促进国内旅游市场获得更大的提升。[4]而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一纲要在《国民休闲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倡,发展国民旅游休闲必须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绿色旅游休闲理念、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5]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出台,该意见进一步将发展休闲旅游的方式进行细化。综上,国民旅游休闲的核心即为带薪休假的制度建设、公共休闲服务的设施和产品建设以及大众休闲观念的建设。[5]这些政策的纷纷出台,形成了国民旅游休闲的背景,为休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指导,同时,这一趋势,也将有力地促进休闲旅游的不断发展。
(二)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与休闲农场产品开发的关系
休闲农场是休闲旅游的一种开发形式。具体而言,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及田园风貌的景观,能结合农林渔牧的产业经营,并融合农家生活、农村文化与生态,为人们提供农业与休闲体验的经营场所。[7]而现代休闲行为体现的是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以及不同的休闲需要,这只有在空间上将旅游和游憩服务混合在一起才能满足,这也就需要旅游景区完善自身的规划,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的需求。[8]“国民旅游休闲”的提出,则更将影响休闲农场的开发建设,对休闲农场的产品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而言,在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下,休闲旅游将发生如下变化,在传统的旅游活动中,游客出游的线路和时间是固定的、有规律的,而现在则向分散性、不确定性转化;游客的方式也趋向于自由化,以家庭和自驾游为主;游客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不止满足于观光游览,开始追求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希望体现出与其他景区的差异化。[9]旅游景区在此变化下,面临着如何统筹协调旅游产品、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需求的挑战。
首先,国民旅游休闲背景带来的旅游市场需求逐渐趋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转变,这就要求休闲农场的产品开发应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景区在产品的建设方面应考虑区分不同的消费时段、档次、内容等问题。其次,大众对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需求不断提升,休闲农场应充分考虑如何挖掘休闲农场的文化,如何整合资源打造休闲农场旅游品牌等问题。再次,游客在以休闲为目的进行旅游时,更注重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对于文化的感知,所以在对于休闲农场产品与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从心理体验这一方面提升景区产品与服务质量。在更深层次的方面,休闲旅游突出的是人的个性,他促使人们陶冶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乐趣,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总之,休闲旅游产品在规划设计中应突出参与性与体验性的特色,满足游客的需求;开发出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应具有明确主题,能充分调动游客 感官的体验,同时,产品应兼具有文化性和科技性,使游客从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