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旅游消费行为以金陵科技为例(附件)【字数:11730】
摘 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体制下,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去旅游,而旅游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是旅游消费。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在现今的旅游消费市场群体中已经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特点进而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合理的意见,不仅有益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还能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调查对象是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征,为旅游企业提供符合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的意见,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2.1国内研究动态 1
1.2.2国外研究动态 2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意义 3
1.4研究对象与思路 3
1.4.1 研究对象 3
1.4.2研究思路 3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述 5
2.1旅游态度理论 5
2.1.1旅游态度与旅游偏好 5
2.1.2旅游态度与旅游决策 5
2.2 旅游动机理论 6
2.2.1旅游需要 6
2.2.2旅游动机 6
2.3旅游者行为理论 7
2.3.1旅游者决策行为理论 7
2.3.2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7
第三章 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8
3.1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8
3.2调查问卷的分析 8
3.2.1调查对象的旅游态度分析 8
3.2.2 调查对象的旅游偏好分析 9
3.2.3调查对象的旅游目的与动机分析 10
3.2.4调查对象的旅游时间特征分析 10
3.2.5调查对象的旅游空间特征分析 11
3.2.6调查对象的旅游消费来源及开支分析 11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调查对象的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12
3.2.8调查对象的不同旅游环节消费比分析 13
第四章 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15
4.1出游时间相对集中 15
4.2旅游消费水平普遍低端化 15
4.3出游方式多样化 15
4.4要求产品新奇有特色 16
第五章 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17
5.1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17
5.2 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 17
5.3 运用多种渠道,加强促销宣传 17
5.4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18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19
6.1研究结论 19
6.2研究不足 19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第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业又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接近3000万,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群体的客源增长。旅游客源是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爱好新事物、独立能力相对较强、闲暇时间较多的群体,大学生旅游市场已经不容忽视,因而,旅游业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这一旅游群体。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内研究动态
从对国内高校的研究来看,许多学者已经深入探讨过大学生旅游。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旅游行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等。
赵建华(2013)对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旅游行为特征研究,对其所研究的师范大学生群体的学科、性别、年级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提出师范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及市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1 ]。常睿(2010)主要对长春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旅游行为研究,对旅游企业为开发旅游市场提供了相关建议[2]。
杨艳华(2013)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九零后大学生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目的、旅游偏好、旅游信息和旅游经济等因素的调查、分析,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剖析调查所产生的数据,提出了一些如何更好开发大学生市场的营销策略[3]。彭甜(2010)对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分年级的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法,对该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征及发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4]。孙晓(2006)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南高校的大学生的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意见[5]。冯建栋(2011)经过问卷调查,在出游目的、出游偏好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郑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及特征,并根据他们的习惯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营销策略[6]。邱生荣、梁康迳、黄琴以福建农业大学为例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即个人基本情况、 旅游态度、旅游动机分析、旅游消费偏好分析、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得出相关结论[7]。
多数学者在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的调查问题上,是基于大学生旅游行为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上述的研究综述来看,对大学生这一旅游群体国内外的学者都做过研究,但由于大学生群体有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特点,随意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是持续不断地,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是达到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实现促进发展的长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国外研究动态
从国外看,国外学者对于旅游行为消费、旅游决策、以及特殊人群的旅游消费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旅游动机理论方面,被研究理论学界较为广泛运用的有驱动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和唤醒理论。驱力理论是由Hull提出的,他认为需要产生驱力,即个体缺失引起其非选择性行为。 Lewin 提出的期待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对某个事物的期望决定了其行为,渴望期待所带来的回报激发其行为,通过期待价值产生的公式可推估个体行为。唤醒理论是由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这个唤醒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活动空间逐渐缩小时,这个个体将被唤醒。当个体的活动空间缩小到让他不舒服难伸展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8]。Fang Meng,Yingjiao Xu (2012)研究了大学生旅游中的消费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9]。Cees Goossens(2000)从大学生的旅游信息、旅游者动机对大学生旅游进行了研究分析[10]。Juergen Gnot(1997)研究了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以及其出游的偏好[11]。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2.1国内研究动态 1
1.2.2国外研究动态 2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意义 3
1.4研究对象与思路 3
1.4.1 研究对象 3
1.4.2研究思路 3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述 5
2.1旅游态度理论 5
2.1.1旅游态度与旅游偏好 5
2.1.2旅游态度与旅游决策 5
2.2 旅游动机理论 6
2.2.1旅游需要 6
2.2.2旅游动机 6
2.3旅游者行为理论 7
2.3.1旅游者决策行为理论 7
2.3.2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7
第三章 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8
3.1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8
3.2调查问卷的分析 8
3.2.1调查对象的旅游态度分析 8
3.2.2 调查对象的旅游偏好分析 9
3.2.3调查对象的旅游目的与动机分析 10
3.2.4调查对象的旅游时间特征分析 10
3.2.5调查对象的旅游空间特征分析 11
3.2.6调查对象的旅游消费来源及开支分析 11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调查对象的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12
3.2.8调查对象的不同旅游环节消费比分析 13
第四章 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15
4.1出游时间相对集中 15
4.2旅游消费水平普遍低端化 15
4.3出游方式多样化 15
4.4要求产品新奇有特色 16
第五章 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17
5.1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17
5.2 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 17
5.3 运用多种渠道,加强促销宣传 17
5.4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18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19
6.1研究结论 19
6.2研究不足 19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第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业又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接近3000万,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群体的客源增长。旅游客源是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爱好新事物、独立能力相对较强、闲暇时间较多的群体,大学生旅游市场已经不容忽视,因而,旅游业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这一旅游群体。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内研究动态
从对国内高校的研究来看,许多学者已经深入探讨过大学生旅游。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旅游行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等。
赵建华(2013)对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旅游行为特征研究,对其所研究的师范大学生群体的学科、性别、年级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提出师范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及市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1 ]。常睿(2010)主要对长春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旅游行为研究,对旅游企业为开发旅游市场提供了相关建议[2]。
杨艳华(2013)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九零后大学生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目的、旅游偏好、旅游信息和旅游经济等因素的调查、分析,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剖析调查所产生的数据,提出了一些如何更好开发大学生市场的营销策略[3]。彭甜(2010)对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分年级的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法,对该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征及发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4]。孙晓(2006)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南高校的大学生的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意见[5]。冯建栋(2011)经过问卷调查,在出游目的、出游偏好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郑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及特征,并根据他们的习惯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营销策略[6]。邱生荣、梁康迳、黄琴以福建农业大学为例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即个人基本情况、 旅游态度、旅游动机分析、旅游消费偏好分析、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得出相关结论[7]。
多数学者在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的调查问题上,是基于大学生旅游行为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上述的研究综述来看,对大学生这一旅游群体国内外的学者都做过研究,但由于大学生群体有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特点,随意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是持续不断地,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是达到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实现促进发展的长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国外研究动态
从国外看,国外学者对于旅游行为消费、旅游决策、以及特殊人群的旅游消费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旅游动机理论方面,被研究理论学界较为广泛运用的有驱动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和唤醒理论。驱力理论是由Hull提出的,他认为需要产生驱力,即个体缺失引起其非选择性行为。 Lewin 提出的期待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对某个事物的期望决定了其行为,渴望期待所带来的回报激发其行为,通过期待价值产生的公式可推估个体行为。唤醒理论是由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这个唤醒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活动空间逐渐缩小时,这个个体将被唤醒。当个体的活动空间缩小到让他不舒服难伸展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8]。Fang Meng,Yingjiao Xu (2012)研究了大学生旅游中的消费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9]。Cees Goossens(2000)从大学生的旅游信息、旅游者动机对大学生旅游进行了研究分析[10]。Juergen Gnot(1997)研究了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以及其出游的偏好[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