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研究以建德市为例

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日益显著,乡村旅游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规划蓝图,新型城镇化则在硬件软件方面为乡村旅游提供保障与支持。本文以建德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关系为研究脉络,搜集建德市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梳理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机制,分别构建出建德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展开相关研究,试提出了一些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1.国家层面1
2. 浙江省建德市促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2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2
1.理论意义2
2.现实意义2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2
二、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模型构建3
(一)耦合度的内涵 3
(二)耦合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处理3
1.功效函数3
2.综合评价函数3
3.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函数4
三、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4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
(二)评价标准的建立5
四、建德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实证分析5
(一)研究资料获取5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6
1.数据标准化处理6
2.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结果8
3.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9
五、建德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及途径10
(一)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10
(二)建德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途径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研究
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层面
2012年国家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并将其作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2013年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方向、目标和任务[1];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出台,这是一个关乎未来五年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的基础规划,并向全国公布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以人为本,推动产业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逐渐由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为支柱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蒸蒸日上。乡村旅游成为振兴新农村的重要部分。2018年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方面部署,同时也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制度、人才、资金方面的支持。乡村旅游强大的潜在动力价值以及区域协调综合发展能力,决定着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浙江省建德市促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建德是全国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奇山异水和乡土风情闻名于世。2018年建德市十四届三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建德市旅游业正保持快速发展,“17度新安江”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两区”建设步伐加快,建德果蔬产业以及与之相伴的乡村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城乡面貌在破难攻坚中有了一定的改善,首批5个乡镇整治项目开工率100%,全面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28家,全面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共打造乡村旅游点203家,星级农家乐74家,民宿98家。建德市政府不断加大产业融合力度,保障休闲度假小镇、创意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因此,旅游业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及其研究显得更加迫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意义
从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来看,中国仍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个案分析重复性高,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如何改进乡村旅游规划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但是,关于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不足,理论创新和批判思考缺乏,定量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2]。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转型和农村城镇化具有战略性作用,其理论研究也将面临更多复杂的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分析,尝试找到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2.现实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亲近自然,回归乡土,对休闲短途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的需求迅速增长,乡村旅游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然而,乡村旅游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旅游产品同质化、开发模式单一、农村文化缺失、可持续性下降、供需矛盾深化、竞争压力加大等[4]。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与城镇化深层次的矛盾开始突显出来,诸如城镇化推进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现代城镇与乡村传统生活方面的矛盾,乡村旅游所需人才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等。十八大以来推出的新型城镇化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更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协调,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扬弃[5]。这正符合乡村旅游发展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生态改善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迎来全新的契机[6]。因此,协调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关系,促进两者互动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传统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西欧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现代乡村旅游业首先在西班牙出现;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的大规模发展扩展到了全球;上世纪90年代,穆琳斯首次提出乡村旅游城镇化理念;21 世纪初,卡得亚认为乡村旅游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7];理查德莎普雷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城镇化过程中给城乡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此可见,国外学者着重于从乡村旅游的角度出发,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探讨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类型、内容、变化等,对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不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