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客栈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200415200015]
摘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大众旅游和体验式旅游的不断兴起使得游客更加关注旅游过程中的特色体验,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我国客栈民宿的发展。客栈民宿以其易于接受的价格,充满特色的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等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它正作为一种新兴住宿形态作用不断凸显,同时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基础,将范围限定在苏州境内,以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客栈消费者,供给者和外部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从苏州客栈消费者背景资料,消费决策,消费动机和满意度等方面来描述苏州客栈民宿的需求现状,从苏州客栈的分布,设施情况,房价,宣传情况,经营情况等多个方面来呈现苏州客栈民宿供给现状,并主要以周庄和同里为例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栈市场定位战略,客栈产品差异化战略,缔结营销联盟战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苏州客栈民宿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Key words:Suzhou gusesthouse;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4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
1.4.1研究思路 6
1.4.2研究方法 6
2苏州市客栈民宿需求现状分析 8
2.1问卷设计说明 8
2.2客栈消费者背景资料分析 8
2.3客栈消费者消费动机分析 10
2.4客栈消费者消费决策分析 11
2.5客栈消费者对客栈的满意度分析 12
3苏州市客栈民宿供给现状分析 14
3.1调查说明 14
3.2苏州客栈民宿地理分布 14
3.3苏州客栈民宿主要特点 14
3.3.1外观 14
3.3.2设施设备 15
3.3.3客房价格 15
3.4苏州客栈民宿经营现状 16
3.4.1经营主体 16
3.4.2经营模式 17
4苏州客栈民宿管理现状分析 20
4.1周庄客栈管理体系 20
4.1.1周庄客栈管理主体 20
4.1.2周庄客栈管理内容与管理手段 21
4.2同里客栈管理体系 22
4.2.1同里客栈管理主体 22
4.2.2同里客栈管理内容与管理手段 22
4.3苏州其他古镇管理状况 22
5苏州客栈民宿发展对策分析 24
5.1准确市场定位,找准目标顾客 24
5.2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开发特色客栈产品 24
5.2.1硬件环境上的差异化 24
5.2.2服务上的差异化——加强情感营销 25
5.2.3产品上的差异化——提供特色体验式产品 25
5.3缔结营销联盟,加大宣传力度 25
5.3.1借助网络及信息技术力量,结成网络联盟 25
5.3.2建立并保持与旅行社的合作关系 26
6结语 28
7参考文献 29
8附录 31
9致谢 3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民购买能力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一种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与感官享受相比,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其体验价值,因此“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渐渐成为过去,大众旅游和体验旅游正在不断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游客目前仍然对住宿价格比价敏感。另一方面,在“假日经济”的带动下,诸多景区阶段性的迎来人口井喷状况,景区原有的住宿设施已跟不上日益激增的游客数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以客栈民宿为代表的住宿接待设施兴起了。
客栈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住宿,同时其自身也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吸引物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上其较为低廉的价格,受到广大旅游者喜爱,有着广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
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客栈起步较晚,并且不同地区发展现状也参差不齐,尚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苏州的客栈民宿也不外如此,它们大多分布于各个古镇古村,虽然充满了江南特色,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理论基础上对消费、供给、管理现状作出分析,以此提出苏州客栈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对策。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客栈民宿不仅具有接待游客的功能,一家独具特色的客栈可使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及其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苏州客栈民宿与旅游资源的结合程度、经营状况,对苏州当地民俗旅游做出梳理总结。同时探索来苏旅游者的动机,需求及满意度情况,对作为供给方的客栈提出建议,以期做出更为准确的市场定位,更具优势的营销策略,促进客栈的良性发展。
1.2.2研究意义
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以其特有的园林、古镇闻名于世,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带动了苏州客栈这一新兴形态的住宿业的发展。而本人发现目前对客栈民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缺乏研究苏州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家庭旅馆的,此文章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丰富了对苏州地区客栈民宿的研究,有利于客栈经营者根据游客行为特征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增加回头率并形成口碑效应,有利于客栈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对政府制定政策实施对客栈的有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结合查询到的资料,本文将目光集中在客栈定义,特征,发展及战略三个方面,对研究现状做出概括分析。
1.3.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我国学者对客栈民宿一类的家庭旅馆已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地区局限性比较明显,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起步较早的古城古镇。
(1)国内客栈概念研究
刘晨星(1999)提出,在西方国家,家庭旅馆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叫B&B(Bed&Breakfast)即床位加早餐,由一个家庭空出凡问房屋作为客房出租经营:另一种叫Guesthouse,是家庭经营的小型旅馆,其房间大部分用来出租,家庭旅馆必须是家庭自己经营,成员住在该设施内。龙毅肖(2008)提出我国的客栈民宿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旅馆,并且赞同了宗晓莲(2002)的观点:国内对客栈民居的称谓,多数称之为家庭旅馆,其他也有民居旅馆,农家旅馆,个体旅馆,青年旅馆等称谓。杨丽(2001)认为客栈是将家庭多余的房间出租给游客,游客在住宿的同时还可感受到当地家庭生活气氛的一种旅馆经营方式 。
杨永盛(2003)认为,家庭旅馆即私人住宅提供其一部分的居室给游客作为住宿或餐饮设施,并以家庭副业的方式经营,与一般旅馆或饭店均有所不同,家庭旅馆经营者除了能与游客直接认识交流外,游客更能体会到家庭旅馆经营者所提供的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乡土味及家的感觉,配合当地的天然资源、人文特色,让游客充分的享受休闲生活。而韩智(2005)则更进一步将客栈民宿定义为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由私有房产改建,营业床位数 8 0张以下,建筑面积小于4 0 0 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 2 4米且楼层不超过7层的小型住宅接待设施。
众多学者对我国客栈民宿的概念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可看出正在不断完善与细化,随着我国客栈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客栈的研究有望成为一个有序的体系。笔者认为,客栈是多数自主经营以提供食宿为基本业务,可容纳人数不多但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具有当地家庭氛围的小型旅馆。
(2)国内客栈特征研究
台湾学者(简玲玲,2005)对客栈民宿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六点:①利用住家空余房间;②副业经营;③提供很少的住宿容量;④经营者亲自接待,并与旅客认识交流;⑤参与小区活动,发动小区活力,协助改善小区环境;⑥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体验农林渔牧生产、生活、生态活动。学者孟丽(2003)认为客栈应具有的特点可简化为“家庭化”,即助人提供热情周到的家庭化服务。在具体细化到某一景区客栈特征方面,学者谢丽萍,李肇荣(2005)对阳朔乡村客栈总结到,大多客栈位于县城或郊区风景美丽的地带,以家庭式经营管理为主。梁钟荣(2005)在对桂林龙胜龙脊景区客栈特征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客栈统一规划,注重突出景区及民族的文化底蕴,具有低成本、高效益,兼具自主性和家庭管理的特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7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