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庆为切入点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路径初探以太仓双凤镇为例
摘 要改革开放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工作的人们压力与日俱增,并且城市的发展也使得人们与自然越来越远,这样的发展潮流让人们渴望回到自然、恬静、闲适的乡镇生活中去。乡镇旅游以其特有的慢节奏、悠然、洒脱等不同于城市的风格与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市游客,逐渐成为旅游业中一大新的亮点。然而,其发展时间短、缺乏经验,管理水平差、缺乏自主品牌意识、设施设备简陋、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却严重的制约了乡镇文化旅游的发展。本文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双凤镇为研究样本,提出乡镇文化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乡镇文化旅游业发展、成就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太仓市双凤镇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解决该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的措施。首先了解乡镇府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政策及态度,再从内部入手,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落实上述措施以期为双凤镇文化旅游业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目 录
1.绪论 1
1.1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1.3.1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1
1.3.2国外学者主要观点 2
1.4研究方法 2
1.4.1文献分析法 2
1.4.2案例分析法 3
1.4.3比较分析法 3
1.5研究内容 3
2.相关概念界定 4
2.1节庆的内涵 4
2.2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内涵 5
2.3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意义 5
3.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7
3.1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成就 7
3.1.1产业规模扩大 8
3.1.2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8
3.1.3双凤镇文化旅游的现状 9
3.2乡镇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0
3.2.1缺乏对节庆的整体规划 10
3.2.2缺乏节庆旅游商品开发意识 10
3.2.3节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10
3.2.4节庆同质化现象严重 11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5节庆品牌意识较差 11
3.2.6从事节庆旅游行业人员素质较低 11
3.2.7节庆举办地基础设施薄弱 11
3.2.8政府干预过多 12
4.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基本路径 13
4.1事先策划,考虑办节多样性 13
4.2大力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 13
4.3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 13
4.4节庆旅游项目开发注重创新 13
4.5打造节庆形象,树立节庆品牌 14
4.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4
4.7完善配套设施 14
4.8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 14
5.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论
1.1背景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发展迅速,而大多数乡镇仍发展缓慢,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然成为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市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在他们闲暇之时,旅游就变成了一种放松解压的方式。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就在乡镇建设上,得益于此,乡镇文化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六届双凤镇“羊肉美食节”的成功召开,给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成功吸引外来建设项目30个,投资额达到43亿元。但是,双凤镇只将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招商引资的平台而忽略了其能够推动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的潜在力量。并且其乡镇文化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因此选择双凤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新路径。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与其大力发展工业,不如推动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乡镇调整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改善落后的产业结构。
作为大学毕业生,关注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领域是必须的。本文以乡镇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太仓市双凤镇作为研究样本,对太仓市双凤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就以何种途径快速发展,提高乡镇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业向更快更好方向发展提出建设。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当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是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双凤镇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意义。考虑到近年来节庆文化发展迅速,并且节庆文化能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故本文以节庆为切入点探索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道路,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何叶荣(2012)认为节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即包含着人们的娱乐和休闲成分,又昭示着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1]。
张瑞云(2012)认为节庆一般是指节日和庆祝活动的总称。节庆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民间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的节日、庆典、纪念日等。从广义上来说,节庆不仅包括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还包括人们所策划的各种现代节庆活动[2]。
曹洪珍(2013)认为乡镇旅游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是通过对乡镇旅游地的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3]。
杜江和向萍(2013)认为,乡镇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4]。
1.3.2国外学者主要观点
Jamieson(1994)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5]。
CeballosLascurain(1987)曾将文化旅游定义为“少部分的旅游者探索自然环境的知识和如何促使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希望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6]。
Richards(1996)的研究表明,在1970年和1991年之间,游览欧洲遗产的游客上升100%,在英国上升了200%,在法国上升了130%[7]。
综上所述,上述学者都对节庆以及乡镇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就节庆与乡镇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法给予了肯定。国外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更加确定了其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节庆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但上述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的文章并没有就如何将节庆和乡镇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提出措施,没有相应的措施解决其带来的问题及影响,对于乡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不够。因此,本文将以双凤镇这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等的乡镇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和掌握双凤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1.3.1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1
1.3.2国外学者主要观点 2
1.4研究方法 2
1.4.1文献分析法 2
1.4.2案例分析法 3
1.4.3比较分析法 3
1.5研究内容 3
2.相关概念界定 4
2.1节庆的内涵 4
2.2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内涵 5
2.3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意义 5
3.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7
3.1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成就 7
3.1.1产业规模扩大 8
3.1.2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8
3.1.3双凤镇文化旅游的现状 9
3.2乡镇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0
3.2.1缺乏对节庆的整体规划 10
3.2.2缺乏节庆旅游商品开发意识 10
3.2.3节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10
3.2.4节庆同质化现象严重 11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5节庆品牌意识较差 11
3.2.6从事节庆旅游行业人员素质较低 11
3.2.7节庆举办地基础设施薄弱 11
3.2.8政府干预过多 12
4.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基本路径 13
4.1事先策划,考虑办节多样性 13
4.2大力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 13
4.3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 13
4.4节庆旅游项目开发注重创新 13
4.5打造节庆形象,树立节庆品牌 14
4.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4
4.7完善配套设施 14
4.8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 14
5.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论
1.1背景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发展迅速,而大多数乡镇仍发展缓慢,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然成为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市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在他们闲暇之时,旅游就变成了一种放松解压的方式。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就在乡镇建设上,得益于此,乡镇文化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六届双凤镇“羊肉美食节”的成功召开,给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成功吸引外来建设项目30个,投资额达到43亿元。但是,双凤镇只将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招商引资的平台而忽略了其能够推动乡镇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的潜在力量。并且其乡镇文化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因此选择双凤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新路径。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与其大力发展工业,不如推动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乡镇调整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改善落后的产业结构。
作为大学毕业生,关注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领域是必须的。本文以乡镇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太仓市双凤镇作为研究样本,对太仓市双凤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就以何种途径快速发展,提高乡镇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业向更快更好方向发展提出建设。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当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是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双凤镇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意义。考虑到近年来节庆文化发展迅速,并且节庆文化能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故本文以节庆为切入点探索发展乡镇文化旅游业的道路,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何叶荣(2012)认为节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即包含着人们的娱乐和休闲成分,又昭示着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1]。
张瑞云(2012)认为节庆一般是指节日和庆祝活动的总称。节庆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民间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的节日、庆典、纪念日等。从广义上来说,节庆不仅包括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还包括人们所策划的各种现代节庆活动[2]。
曹洪珍(2013)认为乡镇旅游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是通过对乡镇旅游地的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3]。
杜江和向萍(2013)认为,乡镇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4]。
1.3.2国外学者主要观点
Jamieson(1994)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5]。
CeballosLascurain(1987)曾将文化旅游定义为“少部分的旅游者探索自然环境的知识和如何促使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希望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6]。
Richards(1996)的研究表明,在1970年和1991年之间,游览欧洲遗产的游客上升100%,在英国上升了200%,在法国上升了130%[7]。
综上所述,上述学者都对节庆以及乡镇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就节庆与乡镇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法给予了肯定。国外学者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更加确定了其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节庆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但上述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的文章并没有就如何将节庆和乡镇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提出措施,没有相应的措施解决其带来的问题及影响,对于乡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不够。因此,本文将以双凤镇这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等的乡镇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和掌握双凤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