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附件)【字数:15053】

摘 要已成为旅游产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突出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能够更好满足旅游者变化和提高着的旅游需求;此类资源的妥善利用和开发能够有力促进一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首先言明旅游资源开发的三个层面暨两项内容,其次归纳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不得成功的六大原因,再次调查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实体资源,又次采取卢云亭的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条件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此后为进一步扩大资源基础,并兼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引入79位,实为44位历史文化名人,对其进行旅游景观的开发,并为提升旅游景观的吸引力而奉上两项建议,最后针对旅游区和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采取时空结合,即设计旅游线路与设立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把旅游区和旅游地的景点按主题联系起来,且对于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良好的宣传。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文献综述 1
1.2.2国外文献综述 3
1.3研究内容 5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5
1.4.1研究思路 5
1.4.2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8
2.1相关概念 8
2.1.1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 8
2.1.2旅游景观 8
2.1.3旅游纪念品 8
2.2理论基础 8
2.2.1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8
2.2.2旅游景观的开发 8
2.2.3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9
第三章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0
3.1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10
3.1.1开发的层面与内容 10
3.1.2开发失利的原因 10
3.2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调查 11
3.2.1非实体资源 11
3.2.2实体资源 11
3.3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评价 16
3.3.1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文化价值 16
3.3.2艺术观赏价值 16
3.3.3科学考察价值 17
3.3.4经济效益 17
3.3.5社会效益 17
3.3.6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 17
第四章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实例研究——以南京44位历史文化名人为例 18
4.1南京44位历史文化名人概况 18
4.2南京44位历史文化名人旅游景观开发 18
4.2.1已开发景观 18
4.2.2旅游景观的开发建议 19
4.2.3提升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25
4.3旅游区和旅游地的开发 26
4.3.1“图腾,主题,南京” 26
4.3.2“逝不去,大明” 27
4.3.3“元勋,新民,舞会” 27
结束语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1 32
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名人旅游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历史情节和政治意涵,更能满足旅游者们日渐转变和提高着的旅游需求,已然成为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种旅游资源的妥善开发,一则利益于旅游业本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保持其经济效益,并促进文化复兴、弘扬,也能反方向地推进旅游业的制度创新。
围绕“人文绿都,博爱名城”的整体形象定位,挖掘南京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名人探寻游等文化旅游产品,也是《南京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完善产品体系的任务之一。
1.1.2研究意义
明确了此类资源开发的一批对象,对象的领域分布、历史构成和与本市的关联方式、关联度大小。将这批名人以三种开发角度进行了划分,又在以地点为准划分的四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每处的开发建议和一条创意营销的思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文献综述
(1)数量
在论文写作之前,为了对名人旅游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主要在CNKI上进行中文文献搜索,输入“全文:名人旅游”,总共出现有大约26,928篇文献。其中从2007年到2017年这十年期间的文献大约有17,011篇,占了总篇数的大部分。
/
图11 近十年国内中文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为了进行具体系统的了解,主要对一些最新研究和经典文献进行了阅读,总共有大约20篇文献。
(2)研究内容
/
按研究角度,可以归纳为四种,(见图13)。
/
图13 研究角度
研究热点——对名人故居的研究,内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发名人故居旅游的意义或当地名人故居的开发价值;
第二,当地名人故居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目前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基于保护与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开发建议;
第五,名人故居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六,当地名人故居旅游市场的感知分析。
研究对象以本地域所有名人为主。
从地域角度来看,研究成果整体呈现出两种特点:一是从自身地域出发,研究本地的名人资源,不仅包括祖籍本地的名人,也包括在本地生活过的名人,以及参观游览过本地的名人所留下的活动遗迹。
研究者们在探讨地域内名人资源时,追求研究资源的全面性,很少针对某一名人的做单独、深入的研究。
主要围绕文化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展开,忽视了外界各种环境条件制约因素,因此无法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起到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对资源评价的内容、方法研究较多,应用性研究较少。
(3)研究方法
把国内研究文献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划分,大致分为以描述性为主的、以概念性为主的、以模型构造为主的和以数据统计为主。以描述型和概念型为主,而模型构造和数据统计较少。
以探讨指标评价体系为主,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评价方法和手段,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和模型。
资源评价方法越来越科学,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但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国外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如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旅游费用法(TCM)等在我国资源评价中运用得也比较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