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生态旅游区发展浅析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对于享乐开始更加关注,在闲暇时会选择旅行丰富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旅游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旅游业密切关注的热切话题,其中衍生出的生态旅游更是我们大家需重视的。随着人们对经济快速发展追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就越发的不重视。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能只注重于经济的发展从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本身。所以此论文的主要研究是以千岛湖为例,从一个生态旅游区的基本情况来看待我国整个生态未来的发展趋势。
Key words: Ecotourism;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
一、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由来 5
二、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旅游资源 5
三、自开发以来千岛湖旅游生态区的变革研究 6
四、千湖岛生态旅游区的安全防治问题 6
五、千岛湖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6
六、预设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未来发展状况 7
(一)在旅游区域加强开发力度以及如何进行生态区环境保护 7
(二)千岛湖的旅游档次需要提高 8
1.市场核心定位 8
2.打响生态旅游圈品牌效应 8
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9
七、千岛湖的未来发展趋势 9
(一)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面对游客阶层 9
(二)合理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开发以及保护 9
(三)改变单一风景旅游区的主题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
引言
现如今中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概念正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与其他流行的自然风光旅游和历史遗迹相比,中国的生态旅游不是公众的首选。 但如今,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所谓生态旅游是在1983年提出的,并在1993年定义为“保护环境,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旅游的热切度比较,西方国家在生态旅游当中占比较高,不仅是他们拥有很好的自然旅游资源, 更重要的是西方国民对于大自然热爱的教育更为广远。整体来说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自然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的,但另一方面对于开展生态旅游的作用却是稍小,所以此篇论文就以浙江千岛湖为例来阐述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旅游区是此篇的目的,并为其未来发展做出一些预设。 同时让人们尽可能在放假闲暇时选择回归大自然,体会来自大自然的宁静,实现整个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由来
处于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向东距离杭州129公里,向西距离黄山14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为98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交通便利,无论是自驾游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十分便捷。最令人惊奇地便是它并非是天然形成的水库,而是新安江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从水域资源来看新安江还是钱塘江的正水源头。等到1984年4月12日,千岛湖便正式成为新安江水库的风景区名,并以“天下第一秀水”的美称享誉国内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二、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旅游资源
千岛湖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各有不同的风味。春季是一个适合出游的季节,由于千岛湖港湾本就湖泊众多,所以环湖公路上旁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公路大桥,而桥上公路上又专门隔离出供环湖骑行的车道,这设计既考虑到了安全政策,又凭此给千岛湖带来了更多的旅游客源。根据国家气象台报告显示千岛湖的年平均气温达17摄氏度,江浙一带的雨季基本都分布在六七月上旬。而夏季的千岛湖更是一个旅游胜地,是一个绝佳的出游目的地,所谓好水出好鱼,千岛湖的水色澄清晶莹,清澈见底,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007千克,能见度达9—11米,属于我国一级水体标准,即不经过任何的水质处理便可以直接达到我国饮用水标准。据相关部门化验测量,为弱碱性且污染物质含量极少,是名副其实的”清溪水”。
千岛湖景区生态环境较好,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 林覆盖率达81%,岛上森林覆盖率达93%,并在1986年11月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维管束植物1824种,蕨类植物35科69属126种,种子植物159科761属1698种。属国家保护植物18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千岛湖有13科94种形态各异的鱼类资源,湖内淡水鱼有87种,年捕鱼量达4000多吨。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类动物61种,鸟类9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6目320科1800种,两栖类2目4科12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黑麂、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黑熊、穿山甲、水獭、海南鹅、鸳鸯等41种。千岛湖凭借着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以及各种名贵鱼种吸引了很大一批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三、自开发以来千岛湖旅游生态区的变革研究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建于1955年,五年后建成。千岛湖凭借着其水质不经任何处理即质量达到了饮用水标准,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等到1986年11月,千岛湖风景区被林业部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此湖泊所处淳安县建立了“千岛湖保护专项基金”专门用来千岛湖的环境保护工作。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首批中国AAAAA级旅游区。2009年,千岛湖当地政府全面启动了以取缔“采砂、网箱养殖、垂钓、船舶生活污水、违章建筑等”为重点的“五大整治”,截至2012年6月,历时两年多的千岛湖网箱养殖整治基本完成,大约5万只网箱上了岸。2010年4月1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千岛湖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2014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动工,从淳安千岛湖金竹牌取水口出发,一路东进111公里,到达余杭闲林水库,再兵分三路,分别覆盖主城区和萧山、余杭。
四、千湖岛生态旅游区的安全防治问题
千岛湖于09年开展的整治活动虽早早开台但仍有人违反法度,不顾破坏自然旅游资源,随意乱钓,并使用“敌杀死”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垂钓,此行为不仅污染水质并且将珍贵鱼种占为私有。为杜绝此现象,该市环保局更该出行应对政策,比如严禁使用有害物质进行垂钓;严禁使用鱼枪等高科技产品射杀鱼类;并开设专门垂钓区供游人享乐,既不污染环境又可吸引游客。严格控制周围一带水域的监管工作,增加周边生态建设,围绕“山、田、湖泊”等重要自然景观实施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周边一带开发建设,人为破坏更要防范,加强设立巡查点,控制人流量。只有将安全这类首要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进一步发展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
一、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由来 5
二、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旅游资源 5
三、自开发以来千岛湖旅游生态区的变革研究 6
四、千湖岛生态旅游区的安全防治问题 6
五、千岛湖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6
六、预设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未来发展状况 7
(一)在旅游区域加强开发力度以及如何进行生态区环境保护 7
(二)千岛湖的旅游档次需要提高 8
1.市场核心定位 8
2.打响生态旅游圈品牌效应 8
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9
七、千岛湖的未来发展趋势 9
(一)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面对游客阶层 9
(二)合理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开发以及保护 9
(三)改变单一风景旅游区的主题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
引言
现如今中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概念正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与其他流行的自然风光旅游和历史遗迹相比,中国的生态旅游不是公众的首选。 但如今,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所谓生态旅游是在1983年提出的,并在1993年定义为“保护环境,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旅游的热切度比较,西方国家在生态旅游当中占比较高,不仅是他们拥有很好的自然旅游资源, 更重要的是西方国民对于大自然热爱的教育更为广远。整体来说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自然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的,但另一方面对于开展生态旅游的作用却是稍小,所以此篇论文就以浙江千岛湖为例来阐述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旅游区是此篇的目的,并为其未来发展做出一些预设。 同时让人们尽可能在放假闲暇时选择回归大自然,体会来自大自然的宁静,实现整个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由来
处于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向东距离杭州129公里,向西距离黄山14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为98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交通便利,无论是自驾游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十分便捷。最令人惊奇地便是它并非是天然形成的水库,而是新安江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从水域资源来看新安江还是钱塘江的正水源头。等到1984年4月12日,千岛湖便正式成为新安江水库的风景区名,并以“天下第一秀水”的美称享誉国内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二、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旅游资源
千岛湖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各有不同的风味。春季是一个适合出游的季节,由于千岛湖港湾本就湖泊众多,所以环湖公路上旁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公路大桥,而桥上公路上又专门隔离出供环湖骑行的车道,这设计既考虑到了安全政策,又凭此给千岛湖带来了更多的旅游客源。根据国家气象台报告显示千岛湖的年平均气温达17摄氏度,江浙一带的雨季基本都分布在六七月上旬。而夏季的千岛湖更是一个旅游胜地,是一个绝佳的出游目的地,所谓好水出好鱼,千岛湖的水色澄清晶莹,清澈见底,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007千克,能见度达9—11米,属于我国一级水体标准,即不经过任何的水质处理便可以直接达到我国饮用水标准。据相关部门化验测量,为弱碱性且污染物质含量极少,是名副其实的”清溪水”。
千岛湖景区生态环境较好,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 林覆盖率达81%,岛上森林覆盖率达93%,并在1986年11月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维管束植物1824种,蕨类植物35科69属126种,种子植物159科761属1698种。属国家保护植物18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千岛湖有13科94种形态各异的鱼类资源,湖内淡水鱼有87种,年捕鱼量达4000多吨。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类动物61种,鸟类9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6目320科1800种,两栖类2目4科12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黑麂、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黑熊、穿山甲、水獭、海南鹅、鸳鸯等41种。千岛湖凭借着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以及各种名贵鱼种吸引了很大一批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三、自开发以来千岛湖旅游生态区的变革研究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建于1955年,五年后建成。千岛湖凭借着其水质不经任何处理即质量达到了饮用水标准,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等到1986年11月,千岛湖风景区被林业部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此湖泊所处淳安县建立了“千岛湖保护专项基金”专门用来千岛湖的环境保护工作。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首批中国AAAAA级旅游区。2009年,千岛湖当地政府全面启动了以取缔“采砂、网箱养殖、垂钓、船舶生活污水、违章建筑等”为重点的“五大整治”,截至2012年6月,历时两年多的千岛湖网箱养殖整治基本完成,大约5万只网箱上了岸。2010年4月1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千岛湖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2014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动工,从淳安千岛湖金竹牌取水口出发,一路东进111公里,到达余杭闲林水库,再兵分三路,分别覆盖主城区和萧山、余杭。
四、千湖岛生态旅游区的安全防治问题
千岛湖于09年开展的整治活动虽早早开台但仍有人违反法度,不顾破坏自然旅游资源,随意乱钓,并使用“敌杀死”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垂钓,此行为不仅污染水质并且将珍贵鱼种占为私有。为杜绝此现象,该市环保局更该出行应对政策,比如严禁使用有害物质进行垂钓;严禁使用鱼枪等高科技产品射杀鱼类;并开设专门垂钓区供游人享乐,既不污染环境又可吸引游客。严格控制周围一带水域的监管工作,增加周边生态建设,围绕“山、田、湖泊”等重要自然景观实施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周边一带开发建设,人为破坏更要防范,加强设立巡查点,控制人流量。只有将安全这类首要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进一步发展旅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