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研究以东山青蛙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人对文化日益重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迎合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必须得到重视并加以完善。本文认为目前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不够完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以苏州东山青蛙村为例,阐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背景、含义及内容,阐述目前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现状,分析当前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不足,对今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提出建议并做出美好展望,以期对未来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概述1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背景1
(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含义及内容2
1. 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
2. 外来优秀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无缝对接2
3. 加强文化内涵建设的宣传,获得群众对文化内涵建设的认同感2
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现状2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成果3
1.重视并拉动文化内涵建设3
2. 把握传统文化,充分保护利用当地文化3
3. 营造主题文化3
(二)苏州东山青蛙村文化内涵建设的具体运用3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修复太湖特色文化和江南水乡传统文化4
(1)泛舟4
(2)青蛙演唱会4
(3)民宿4
2.引进外来青蛙文化5
(1)青蛙文艺涂鸦5
(2)青蛙文化集市5
3.宣传生态文化及青蛙文化,倡导生态保护5
(1)青蛙博物馆5
(2)青蛙咖啡图书馆5
三、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存在问题 5
(一)部分乡村旅游缺失文化内涵建设6
(二)缺乏时代新元素6
(三)文化内涵建设过于依赖传统文化,缺乏特色6
(四)活动千篇一律6
(五)文化主题与当地结合不够紧密6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策略7
(一)首先确认当地文化的地位7
(二)形成以当地民众为主体、政府支持为辅的文创体系7
(三)完善乡村旅游参与者的责任体系7
(四)挖掘区域优势文化7
(五)与文化创意相结合8
(六)营造独有的文化特色8
致谢8
参考文献9
表1 群众对苏州青蛙村了解程度表4
表2 游客对青蛙村印象表4
表3 游客游览苏州东山青蛙村意愿表4
表4 群众对乡村旅游发展不足分析表6
表5 游客的乡村游览评价表7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以苏州东山青蛙村为例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追求也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急需提高档次,以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目前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在文化内涵建设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作为目前的热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本文将会对此论题做一定的研究。
苏州东山青蛙村是苏州太湖旁的一个小乡村,生态极好,全村只有211人,统计下来却有61种青蛙,是实至名归的青蛙村。除了田野里的青蛙,街角墙边,青蛙雕塑、青蛙涂鸦等青蛙文化也在乡村里传播。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概述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背景
现代人们越发注重健康问题,追求健康已成为当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不只是生理层面上,还包括精神层面,人们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达到身心共同的放松。乡村旅游能满足旅游者愉悦身心的需求,也是广大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迅速发展。
习主席近几年非常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并提出“乡愁”的概念,文化内涵建设成为热点。2015年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为主题。现在很多乡村不断变迁,乡村的人文资源急需保护。只要我们加强保护,让文化的作用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就可以在新的时代重焕新生。
我们应当认识到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完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含义及内容
本文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作出定义,文化内涵属于精神层面,具有主观性,没有特定正确完整的答案。文化内涵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道德传统,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的成果。[1]从这些角度出发,将其与乡村旅游进行结合,规划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或项目。在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基础上,加以融合当地历史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或制度文化等,进行相关规划开发可称之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而文中苏州东山青蛙村的青蛙文化则可以定义为在生态理念基础上,将青蛙元素与当地建筑、风俗、艺术等等结合起来的文化建设成果。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乡村旅游发展不能舍本逐末,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绝对不能丢弃的。本土特色文化的丢失,终将导致乡村旅游的逐渐落败,要想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得到好的建设,就必须用本土特色文化打好基础,为后期其他新文化的融入做好准备。[2]
从这个角度出发,现在很多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是不到位的,传统文化完全商品化,村民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感,旅游经营者对本地文化资源不了解,对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乡村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取代,人文生态呈现风貌虽存民俗渐易的现象,乡村旅游失去了灵魂。因此,保留传承本土特色文化是当务之急。[3]
2.外来优秀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无缝对接
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味地固守传统文化,只有不断接受新的文化,勇于接受外来文化,用优秀文化相结合,反对腐朽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4]游客不只对当地特色文化感兴趣,对外来优秀文化也充满好奇,乡村旅游只注重传统文化会丢失很大的客户群,因此在重视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建设,从而增加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客体的旅游吸引力。
3.加强文化内涵建设的宣传,获得群众对文化内涵建设的认同感
文化内涵建设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将文化内涵建设的成果很好地展示出来,这个展示的过程也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5]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展示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加强游客体验性,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3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