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度实证研究
游客满意度关系到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而“住”作为旅游者最为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文章通过对南京市石塘人家和汤家家村住宿游客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后,在信度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IPA分析方法讨论乡村旅游地游客对住宿服务满意度的问题,分析乡村旅游地住宿满意度现状及游客对住宿各要素重视与满意程度。同时,运用研究结论有针对性提出未来乡村旅游地住宿业发展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 2
二、指标体系构建 2
(一)指数模型建立 2
(二)指标体系构建 3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4
(一)调查实施 4
1.调查抽样方法 4
2.样本规模4
3.样本基本特征4
(二)描述性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5
1.测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5
2.数据可靠性分析6
(三)乡村旅游地住宿各要素方差分析 7
1.游客“性别”差异性分析7
2.游客“年龄”差异性分析 7
3.游客“个人月收入”差异性分析7
4.游客“受教育程度”差异性分析7
5.游客“职业”差异性分析8
(四)IPA分析8
1.A象限——优势区 8
2.B象限——优势区 8
3.C象限——优势区8
4.D象限——优势区8
四、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地住宿服务提升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调查问卷 11
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度实证研究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产物,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日益受国家重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进而降低了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它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是否重游、是否推荐给亲朋好友等方面[2]。游客满意与否,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市场的开拓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游客感知角度对乡村旅游满意度深入研究,厘清乡村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了解游客真实感受,找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对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住”作为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异提高,旅游者更希望从住宿中得到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享受。近年来特色民宿的涌现便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体现。住宿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深度,但是由于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严格的统一评定标准,导致乡村旅游住宿类型多样且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问题较多。为此,本文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乡村旅游住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重要程度高低,并对不同类型旅游者对住宿服务要素的满意度进行差异化分析,以期可以帮助住宿业和经营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旅游者的住宿消费需求和不同类型旅游者对于住宿服务的感知水平,给乡村旅游住宿业改善住宿产品质量,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 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关于游客满意度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关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度测评方法与模型、各类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两大方面。对于游客满意度概念及内涵研究较少,大多引用或借鉴国外学者对游客满意的定义,同时,关于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又有许多,但大多数是建立在期望差异理论基础上。在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由于旅游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多样化,每个关于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皆有不同的列举,但综合来看主要是围绕顾客期望、期望差异、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旅游地形象等因素来展开。如马秋芳等选取西安欧美客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花费——收获模型等测定游客满意度,结果发现期望差异和花费——收获模式与总体满意度显著相关[3]。以北京旅游景区为例,研究发现感知质量是游客满意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作用,较低的感知质量直接导致了较低的游客满意度[4]。在以桂林游客为例的实证研究中,结果表明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感知越高,满意度则越高;反之亦然[5]。对经济型酒店顾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顾客的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佘升翔等将桂林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分为5个维度,结果证明各维度皆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相较于国内研究,国外对于游客满意度内涵研究较多,如Pizam对游客满意度的定义是游客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差值,游客满意的前提是其实际旅游体验比期望大,否则不满意[8]。King Chan认为游客满意度与游客旅游动机及其期望有关,同时也和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所提供的能满足旅游者期望以及所能提供的实际旅游体验有联系[9]。Beard认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体验的积极感知[10]。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不乏实证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通过对现有游客满意度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学术界学者主要侧重于旅游景区与旅游地的实证研究。游客对于旅游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旅游过程中各环节及其他诸多因素都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为此,关于游客满意度研究的角度也需从不同层次切入,以扩大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基于此,探讨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地满意度的问题。
二、 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数模型建立
根据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模型(CCSI)模型[11],参考学术界目前已有的关于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建立如图1所示的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度评价模型。如图所示,此模型共有五个变量,乡村旅游地住宿各要素游客满意程度、游客感知价值为两个因变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抱怨与游客忠诚为三个结果变量。
/
图1 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指数模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综述 2
二、指标体系构建 2
(一)指数模型建立 2
(二)指标体系构建 3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4
(一)调查实施 4
1.调查抽样方法 4
2.样本规模4
3.样本基本特征4
(二)描述性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5
1.测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5
2.数据可靠性分析6
(三)乡村旅游地住宿各要素方差分析 7
1.游客“性别”差异性分析7
2.游客“年龄”差异性分析 7
3.游客“个人月收入”差异性分析7
4.游客“受教育程度”差异性分析7
5.游客“职业”差异性分析8
(四)IPA分析8
1.A象限——优势区 8
2.B象限——优势区 8
3.C象限——优势区8
4.D象限——优势区8
四、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地住宿服务提升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调查问卷 11
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度实证研究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产物,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日益受国家重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进而降低了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它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是否重游、是否推荐给亲朋好友等方面[2]。游客满意与否,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市场的开拓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游客感知角度对乡村旅游满意度深入研究,厘清乡村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了解游客真实感受,找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对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住”作为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异提高,旅游者更希望从住宿中得到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享受。近年来特色民宿的涌现便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体现。住宿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深度,但是由于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严格的统一评定标准,导致乡村旅游住宿类型多样且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问题较多。为此,本文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乡村旅游住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重要程度高低,并对不同类型旅游者对住宿服务要素的满意度进行差异化分析,以期可以帮助住宿业和经营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旅游者的住宿消费需求和不同类型旅游者对于住宿服务的感知水平,给乡村旅游住宿业改善住宿产品质量,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 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关于游客满意度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关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度测评方法与模型、各类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两大方面。对于游客满意度概念及内涵研究较少,大多引用或借鉴国外学者对游客满意的定义,同时,关于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又有许多,但大多数是建立在期望差异理论基础上。在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由于旅游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多样化,每个关于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皆有不同的列举,但综合来看主要是围绕顾客期望、期望差异、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旅游地形象等因素来展开。如马秋芳等选取西安欧美客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花费——收获模型等测定游客满意度,结果发现期望差异和花费——收获模式与总体满意度显著相关[3]。以北京旅游景区为例,研究发现感知质量是游客满意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作用,较低的感知质量直接导致了较低的游客满意度[4]。在以桂林游客为例的实证研究中,结果表明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感知越高,满意度则越高;反之亦然[5]。对经济型酒店顾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顾客的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佘升翔等将桂林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分为5个维度,结果证明各维度皆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相较于国内研究,国外对于游客满意度内涵研究较多,如Pizam对游客满意度的定义是游客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差值,游客满意的前提是其实际旅游体验比期望大,否则不满意[8]。King Chan认为游客满意度与游客旅游动机及其期望有关,同时也和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所提供的能满足旅游者期望以及所能提供的实际旅游体验有联系[9]。Beard认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体验的积极感知[10]。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不乏实证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通过对现有游客满意度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学术界学者主要侧重于旅游景区与旅游地的实证研究。游客对于旅游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旅游过程中各环节及其他诸多因素都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为此,关于游客满意度研究的角度也需从不同层次切入,以扩大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基于此,探讨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地满意度的问题。
二、 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数模型建立
根据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模型(CCSI)模型[11],参考学术界目前已有的关于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建立如图1所示的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度评价模型。如图所示,此模型共有五个变量,乡村旅游地住宿各要素游客满意程度、游客感知价值为两个因变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抱怨与游客忠诚为三个结果变量。
/
图1 乡村旅游地游客住宿满意指数模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