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功能转型与重组研究以乌镇为例文

摘 要古镇旅游有着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如果想要保证古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对其进行转型与升级。基于此背景,研究如何让古镇的功能得到转型与重组已经十分迫切。从原本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如今集休闲、文化、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模式,是古镇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以乌镇古镇为例,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古镇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目前乌镇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让乌镇的转型给予其他古镇相应的借鉴,促进古镇旅游更好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1
1.3.1文献资料法 1
1.3.2问卷调查法 1
1.3.3总结归纳法 1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
2.1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评述 2
2.1.1国内研究综述 2
2.1.2国外研究综述 2
2.2相关理论分析 3
2.2.1地方内生发展理论 3
2.2.2旅游资源更新理论 3
2.2.3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第三章 乌镇发展概况 4
3.1乌镇基本概况 4
3.2 乌镇发展阶段 4
3.2.1观光小镇 4
3.2.2度假小镇 5
3.2.3文化小镇 5
3.3乌镇发展现状 5
3.3.1乌镇旅游人口统计特征 5
3.3.2乌镇旅游评价分析 7
3.3.3乌镇发展创新分析 9
第四章 乌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
4.1古镇旅游文化的传承与认可度不强 10
4.2开发的项目选择性太过单一 10
4.3旅游服务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11
4.4规模不大,整体性不强 11
第五章 乌镇旅游成功经验——功能转型与重组 12
5.1古镇旅游资源再评估 12
5.2创新文化旅游营销体系 12
5.3开发文化创意、文化创新等多种模式 12
5.4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区域产业融合视角,重建古镇旅游产业结构 13
第六章 乌镇旅游转型对其他古镇的启示 15
6.1创新旅游体制,健全古镇管理机制 15
6.2促进文化营建,保持古镇旅游内涵 15
6.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古镇运行秩序 16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目前城市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喜欢去古镇旅游,古镇旅游已经是目前热点的旅游形式之一。但是,单一的停留在表面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要求。他们更加的注重旅游文化与娱乐体验。在古镇旅游中的民俗风情成为吸引游客踏上旅程的一大亮点。在古镇旅游当中,人们能够在其中体验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帮助,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是目前在古镇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不足等现象,这些情况都会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对古镇旅游进行转型与重组,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必要。
1.2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古镇旅游因其具有诱惑力的景物[1]还是那里古老有历史内涵的建筑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乌镇,在东栅外面再建西栅,将传统的生活形态进行完好的保留还原,并注入高端的休闲和商业业态[2]。这种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的复合定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吃住行娱带来的综合收益高。乌镇模式的创新,为众多依靠门票经济的古镇树立标榜。因此本研究以古镇为例进行研究,能够给其他古镇提供借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以乌镇为例进行研究,主要使用以下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大量搜集文献资料,对古镇旅游发展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把握目前古镇旅游的现状发展趋势,得出结论。
1.3.2问卷调查法
根据对旅游爱好者与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制订了满足本研究的调查问卷。
1.3.3总结归纳法
对本研究根据调查分析后的问卷数据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论文结论,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相关各类数据、信息进行了总结和深入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出部分合理的方法和建议。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评述
2.1.1国内研究综述
余世忠(2014)在研究中认为古镇旅游是目前社会越来越追求商业利益的体现,许多游客、商人的进入对于古镇来说会造成商业氛围太浓,不光改变了古镇原本的形象[3],也让内部居住的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属于一种肤浅的利用。
赵珑璟(2014)等则有不同的意见,在研究中认为对于古镇的旅游开发是一种让市场经济下传统的村镇进行改革的有效方式,不光能够让当地的居民有新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吴丽敏、黄震方、曹芳东、周玮(2015)在研究中认为应该把“商业化”和“太过商业化”区分开来,合理的商业化能够让古镇的文化得到发扬,并且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太过,就会让古镇的开发产生反面作用。我们应该让商业化和传统文化得到一个平衡,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档文化活动,进而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让商业和古镇的文化环境相契合。
2.1.2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研究中,阿格沃尔(Agarwal)在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重构理论的关联进行研究过程中,用英国三个小中、大型海滨传统集镇(Minehead、WeymouthScarborough)为例,说明了旅游地区的衰落不光是和某一时期的基本阶段有这关系,而且是内外互相影响的后果,所以,旅游地的在此发展需要在此发掘其独有的文化内涵[4]。
伯恩斯等(Burns,et?al.)说道,只有充分的思考了旅游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其发展过程中的个社会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对其经济进行开发[5]。另外,研究和实践都说明了很多旅游地区都有着增长的极限与生命周期,达到成熟期的旅游地区需要重视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高营销方式、保护周边环境[6],让旅行地区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其进行计划,在对这个地区进行重新的评估与整顿,在管理的方式上,应该注重把市场做维护引导,地方进行相应的规范、用法律手段维护发展等措施,才能让旅游地区能够科学的管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的文献综述,有关国内外古镇旅游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因为国内外国内外古镇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发展阶段与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其相关研究也有着不同之处。通过上述文献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文就以乌镇为例,有针对性的对其转型与重组进行深入的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