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造景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得到巨大发展,表现在入境旅游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出境旅游市场开始发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国内旅游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五天工作制实施后余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正以强劲之势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急剧增长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传统单纯的旅游资源导向型的景点开发已无法满足多层次、多品位、多功能的市场需求。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精明的开发商纷纷投巨资在我国各地,特别是在重要的客源型都市及周边地区兴建了一大批人造景点,既填补了我国旅游设施供给上的一些空白点,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为自己带来大量的投资回报。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目录
摘要 IV
Abstract V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 1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 1
(二)人造景观在我国的发展 1
二、人造景观与现代旅游业 2
三、人造景观得以成功的基本要素 4
四、人造景观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5
(一)违反经济规律,重复建设 5
(二)人造景观的文化主题模糊 6
(三)人造景观缺乏创意且顾客参与性差6
五、人造景观在旅游开发中的对策 6
(一)人造景观的规划应在地理分布上注重合理性 6
(二)人造景观的建设应注重主题定位的创造性 7
(三)人造景观应具有游客的参与性 7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在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提高,伴随着的是一系列产业的快速崛起发展。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产业,备受青睐,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此,促使了一些地区大力投资,开发土地,以仿古,主题,娱乐等为代表的的各类人造景点纷纷营造而来,形成全国“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
? 古人教育我们“君子慎独”,因此我国人们“跟风”难以避免。深圳的“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水浒城”“唐城”等一些人造景点的成功,让许多人看红了眼,都想着通过大场面,大景点,借古仿古为嘘头去吸引游客。殊不知,游客并不买账,游客来过之后,更多是痛恨某些地区的景区借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噱头让他们来游览从而进行消费。因为这些景区缺少内涵,真实性,趣味性,只是一味的从中得到短期收益,毫无意义,失败可以预见。人造景点不局限于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以新颖独特来运营,区别于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从而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就此,人造景点自身会带有形象单一,耗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弊端,很难从整体去塑造其形象。从当今的旅游业看,人造景点给旅游业带来不仅是收益,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认真对待,规划好当下及未来的目标,具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一些地区的人造景点问题,统筹兼顾,以游客为中心去运营,以长期思维去营造好充满前景的人造景点市场,为整个旅游业锦上添花。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
人造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现代人造景点,即针对性的吸引旅客、扩展旅游行业而有意识开发的人造景点。人造景观不仅能够复制历史景观,即当代人依据市场需求,以当下尚存的和之前存在的名事、名人、名著、名景等名迹为模板,重新创造出来的景观。这种景点完全是依照现代人对文化的领悟和欣赏文化的素质来塑造过去,逼真的重现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也能够模仿外地及外国的著名的物与景,把全世界著名的古迹集中在某一空间;还能够引用现代高科技虚拟一些刺激、新鲜的场景,或集中世界某一类事物,如超级英雄、游戏、军器等让旅客参与性地游览。因此只要有需要,人造景观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
(二)人造景观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机械乐园的兴起与衰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以兴建游乐园为主。长江乐园是广州市最早修建的游乐园,因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在各地倍受青睐,不断的被模仿。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了机械游乐场建设热潮,全国各地兴建的游乐场仅广东就有23个,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类型机械娱乐设施,如海盗船,碰碰车和过山车等娱乐项目。这些游乐项目大同小异,是因为现代机械带来的动感与疯狂的速度带来的欢乐氛围。对于已经司空见惯的欧美国家人民来说,并没有吸引力,但是对与我国国民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新开的游乐场对于所在城市追新猎奇的游客来说充满了诱惑,因此,在开业期间效益颇佳。但是,时间久了,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了,此类产品没有其个性与特色的缺点会暴露无遗。到80年代末期,大多数游乐场都陷入了游客较少的窘境。
第二阶段是以历史文化为底蕴,大型微缩景观与仿古建筑的兴起。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即1989年9月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开业,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丰收,还标志着中国人造景观真正意义的诞生。由于锦绣中华轰动性的示范效应,以中国文化历史为蓝本的人造景观便在全国蜂涌而现。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大好河山,还有五十六个充满独特魅力的民族特色,皆是我国旅游行业前进取之不尽的源泉。
第三阶段是城市高科技主题乐园的涌现,80年代末期,机械游乐园的衰落,并没有代表人们对于游乐刺激需求的放弃,人们需要的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独特意义的游乐形态。常州恐龙园是符合我国当代人造景观意义的代表之一,大量的运用高科技内容和引用时光倒流,以其逼真的技术让你沉迷与惊奇之中。当下,我国人造景点越来越注重融入高科技,结合我国的国情民生去开发。如上海的“环球乐园”,梦幻乐园等从己身出发不断去改变,以满足适应旅游者的休闲娱乐,调节身心,开阔视野为目的。
二、人造景观与现代旅游业
旅游的景观可以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人文景观中的大部分属于人造景观。自然景观天然造就,如桂林山水、一线天、万笏朝天、吉林雾凇。亲身游历,不仅会被大自然的惊艳所折服,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人造景观,则成之于人为,龙门石窟、乐山大佛、赵州桥、珠江三角洲旁的三大著名景区、横店影视城等。前去游览,都会对古典文物有深层的认识,也会被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的厚重文化所触动。因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大相径庭,所以它们带给游客的感觉和感受也截然不同,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旅游资源的供应,自然景观由于天赋的性质,供应的弹性几乎为零。因此,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供应,严格限制数量,开发也是被限制的(如同天然气、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储量一样)。从旅游资源的供给角度可以看出,可利用且存在价值的自然景观是可用尽的。
如果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仅仅依托于自然景观这一旅游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规模也终将会受到限制。幸运的是,旅游业依托的旅游资源不仅有自然景观,除了自然景观之外,支撑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还有人造景观。而人造景观,顾名思义是人造的,因此它的供给弹性,要远远超过自然景观。美国东部哈德逊河入海处的曼哈顿,原来是一片蛮荒之地(美国老华侨称之为“蛮汉滩”,但经过近百多年的人为发展,目前已在那里荟萃着最现代化的大都会景观:高举自由火炬的女神象、高耸入云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楼、原意为“一墙之隔”的世界闻名的华尔街、东河边上的联合国大厦、中城的大都会博物馆,刻意规划、面积广裘、湖光敛滟、古林参天的中央公园。纽约,每年吸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说得近一点,我国南疆的深圳湾,改革开放前还是一片烂滩涂,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源于人为的精心策划和努力建设,这块原本荒凉的深圳湾,现如今变成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个著名的景区,成了深圳市旅游业标志性、支撑性的吸引物。仅1995年春节前后的6天便接待了45万人次的游客。这三个从无到有、完全人造的景观,促进了深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目录
摘要 IV
Abstract V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 1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 1
(二)人造景观在我国的发展 1
二、人造景观与现代旅游业 2
三、人造景观得以成功的基本要素 4
四、人造景观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5
(一)违反经济规律,重复建设 5
(二)人造景观的文化主题模糊 6
(三)人造景观缺乏创意且顾客参与性差6
五、人造景观在旅游开发中的对策 6
(一)人造景观的规划应在地理分布上注重合理性 6
(二)人造景观的建设应注重主题定位的创造性 7
(三)人造景观应具有游客的参与性 7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在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提高,伴随着的是一系列产业的快速崛起发展。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产业,备受青睐,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此,促使了一些地区大力投资,开发土地,以仿古,主题,娱乐等为代表的的各类人造景点纷纷营造而来,形成全国“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
? 古人教育我们“君子慎独”,因此我国人们“跟风”难以避免。深圳的“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水浒城”“唐城”等一些人造景点的成功,让许多人看红了眼,都想着通过大场面,大景点,借古仿古为嘘头去吸引游客。殊不知,游客并不买账,游客来过之后,更多是痛恨某些地区的景区借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噱头让他们来游览从而进行消费。因为这些景区缺少内涵,真实性,趣味性,只是一味的从中得到短期收益,毫无意义,失败可以预见。人造景点不局限于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以新颖独特来运营,区别于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从而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就此,人造景点自身会带有形象单一,耗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弊端,很难从整体去塑造其形象。从当今的旅游业看,人造景点给旅游业带来不仅是收益,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认真对待,规划好当下及未来的目标,具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一些地区的人造景点问题,统筹兼顾,以游客为中心去运营,以长期思维去营造好充满前景的人造景点市场,为整个旅游业锦上添花。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人造景观的概念
人造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现代人造景点,即针对性的吸引旅客、扩展旅游行业而有意识开发的人造景点。人造景观不仅能够复制历史景观,即当代人依据市场需求,以当下尚存的和之前存在的名事、名人、名著、名景等名迹为模板,重新创造出来的景观。这种景点完全是依照现代人对文化的领悟和欣赏文化的素质来塑造过去,逼真的重现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也能够模仿外地及外国的著名的物与景,把全世界著名的古迹集中在某一空间;还能够引用现代高科技虚拟一些刺激、新鲜的场景,或集中世界某一类事物,如超级英雄、游戏、军器等让旅客参与性地游览。因此只要有需要,人造景观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
(二)人造景观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机械乐园的兴起与衰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以兴建游乐园为主。长江乐园是广州市最早修建的游乐园,因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在各地倍受青睐,不断的被模仿。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了机械游乐场建设热潮,全国各地兴建的游乐场仅广东就有23个,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类型机械娱乐设施,如海盗船,碰碰车和过山车等娱乐项目。这些游乐项目大同小异,是因为现代机械带来的动感与疯狂的速度带来的欢乐氛围。对于已经司空见惯的欧美国家人民来说,并没有吸引力,但是对与我国国民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新开的游乐场对于所在城市追新猎奇的游客来说充满了诱惑,因此,在开业期间效益颇佳。但是,时间久了,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了,此类产品没有其个性与特色的缺点会暴露无遗。到80年代末期,大多数游乐场都陷入了游客较少的窘境。
第二阶段是以历史文化为底蕴,大型微缩景观与仿古建筑的兴起。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即1989年9月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开业,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丰收,还标志着中国人造景观真正意义的诞生。由于锦绣中华轰动性的示范效应,以中国文化历史为蓝本的人造景观便在全国蜂涌而现。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大好河山,还有五十六个充满独特魅力的民族特色,皆是我国旅游行业前进取之不尽的源泉。
第三阶段是城市高科技主题乐园的涌现,80年代末期,机械游乐园的衰落,并没有代表人们对于游乐刺激需求的放弃,人们需要的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独特意义的游乐形态。常州恐龙园是符合我国当代人造景观意义的代表之一,大量的运用高科技内容和引用时光倒流,以其逼真的技术让你沉迷与惊奇之中。当下,我国人造景点越来越注重融入高科技,结合我国的国情民生去开发。如上海的“环球乐园”,梦幻乐园等从己身出发不断去改变,以满足适应旅游者的休闲娱乐,调节身心,开阔视野为目的。
二、人造景观与现代旅游业
旅游的景观可以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人文景观中的大部分属于人造景观。自然景观天然造就,如桂林山水、一线天、万笏朝天、吉林雾凇。亲身游历,不仅会被大自然的惊艳所折服,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人造景观,则成之于人为,龙门石窟、乐山大佛、赵州桥、珠江三角洲旁的三大著名景区、横店影视城等。前去游览,都会对古典文物有深层的认识,也会被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的厚重文化所触动。因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大相径庭,所以它们带给游客的感觉和感受也截然不同,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旅游资源的供应,自然景观由于天赋的性质,供应的弹性几乎为零。因此,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供应,严格限制数量,开发也是被限制的(如同天然气、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储量一样)。从旅游资源的供给角度可以看出,可利用且存在价值的自然景观是可用尽的。
如果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仅仅依托于自然景观这一旅游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规模也终将会受到限制。幸运的是,旅游业依托的旅游资源不仅有自然景观,除了自然景观之外,支撑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还有人造景观。而人造景观,顾名思义是人造的,因此它的供给弹性,要远远超过自然景观。美国东部哈德逊河入海处的曼哈顿,原来是一片蛮荒之地(美国老华侨称之为“蛮汉滩”,但经过近百多年的人为发展,目前已在那里荟萃着最现代化的大都会景观:高举自由火炬的女神象、高耸入云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楼、原意为“一墙之隔”的世界闻名的华尔街、东河边上的联合国大厦、中城的大都会博物馆,刻意规划、面积广裘、湖光敛滟、古林参天的中央公园。纽约,每年吸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说得近一点,我国南疆的深圳湾,改革开放前还是一片烂滩涂,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源于人为的精心策划和努力建设,这块原本荒凉的深圳湾,现如今变成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个著名的景区,成了深圳市旅游业标志性、支撑性的吸引物。仅1995年春节前后的6天便接待了45万人次的游客。这三个从无到有、完全人造的景观,促进了深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