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综合体研究以赤坎古镇为例

摘要:古镇旅游综合体作为古镇开发领域的新名词,学术理论界对其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笔者在分析乌镇(西栅)及古北水镇的开发模式基础上,提炼出其模式核心:“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在对赤坎古镇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区位现状、资源现状、存在问题”3个方面对赤坎古镇现状进行全方位分析。最后,在借鉴乌镇模式的基础上,从开发思路、开发原则、开发策略3个方面提出赤坎古镇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对策及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相关概念界定1
(一)古镇概念界定1
(二)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2
(三)古镇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2
二、赤坎古镇现状分析2
(一)区位现状2
(二)资源现状2
(三)保护开发现状4
(四)问题总结5
乌镇(西栅)开发模式分析及借鉴5
产权维度6
产品维度6
(三)经营维度7
(四)社区参与维度7
(五)总结8
四、赤坎古镇旅游综合体开发对策8
(一)开发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重现古镇历史辉煌8
(二)开发原则8
开发对策9
五、结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古镇旅游综合体研究—以赤坎古镇为例
引言
国内拥有众多资源禀赋极好的古镇,但由于当地政府缺乏长远规划或开发商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古镇旅游开发同质化严重,游客体验度不高。笔者在综合考察分析乌镇(西栅)景区的基础上,提出古镇旅游综合体开发思路、原则及对策,以期对国内古镇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古镇概念界定
“古镇”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千百年历史演变进程中的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吴承照教授指出“历史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指出:“历史城镇”不同于一般城镇,它拥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人类的历史见证和文明结晶,主要用于生产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在历史上,历史城镇是区域性经济或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古镇游》一书中指出“古镇”是指“仍保存有比较完整的古(历史)建筑、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镇(村)”[1]。
综合来看,上述概念的差异多集中于地理尺度、行政区划大小以及使用者学科背景和研究侧重的不同,其本质内涵基本相同。本文所指的“古镇”泛指那些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并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民居、民俗生活方式、传统日常风俗的古镇、古城、古堡、大院、土楼、少数民族聚落等。
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明确的“旅游综合体”这一名词,这一概念是我国学者在实践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与旅游综合体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学术界对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综合体的定义:“旅游综合体”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中,依托相应资源,将景区、酒店、居住、展览、餐饮、会议、商业、文娱和交通等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需求的功能空间进行三项以上有机结合,达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效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及建筑体量且各部分空间依存、价值互补、功能呼应的街区或建筑群体[2]。
古镇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古镇”及“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古镇旅游综合体”是指: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传统日常风俗及较完整古建筑民居的古镇、古城、古堡等特定的空间尺度中,依托本土资源,将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的景区景点、酒店、餐饮、会议、商业、文娱及交通灯服务要素进行三项及以上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及建筑体量且各部分空间依存、价值互补、功能呼应的街区或建筑群体[3]。
二、赤坎古镇现状分析
(一)区位现状

图1 赤坎古镇地理区位
赤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毗邻开平市区,东、南与台山市三八镇和白沙镇接壤,西连百合镇,北接塘口镇,面积61.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平方公里)。位于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三大客源地市场之一,为赤坎项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3小时车程范围内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五大机场年客流吞吐量近超过1.5亿人次;3小时车程范围内,常住人口超过7500万人;珠港澳大桥2016年通车,广佛江珠轻轨2019年通车,中开高速2018年通车。
(二)资源现状
赤坎镇原名赤墈,因地多红土而得名。赤坎镇的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
1.建筑资源
“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库门,广州有骑楼”,赤坎古镇是著名侨乡商埠,有近700多座骑楼分布在近2公里的街道上。赤坎古镇核心街道两旁店铺楼房,皆为保存完好的二十世纪20年代的建筑,沿堤的每座骑楼都曾有商行名号,如华安堂、惠安和、经营国产土布的亚洲公司等。
赤坎古镇具有浓郁的岭南侨乡特色。赤坎古镇最早的建筑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特色的骑楼大多在民国时期建成,具有灰雕、彩色玻璃窗、淡黄外墙等本土及民国建筑元素,具备打造民国风情旅游目的地建筑本体优势。骑楼建筑风格多样,有欧美的古宫廷式、古罗马式、哥特式、科林斯式、葡萄牙式、伊斯兰式等的建筑风格,甚至建筑风格之间还彼此混合,既保留了中华传统建筑艺术精华,又融入了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形成了赤坎独有的建筑特色。
2.历史文化资源
赤坎古镇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007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风貌建筑非常丰富,除了绵延3公里的骑楼,还有两座祠堂,两座教堂,两座钟楼图书馆,一所全国示范性中学——开平一中。
(1)名人文化
赤坎古镇不仅风情独特,而且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不仅孕育出司徒美堂等一代侨领,还培育出红线女、关德兴、司徒慧敏、沙飞(司徒传)、司徒梦岩等数十位享誉艺坛的名家大腕,他们在戏曲、电影、摄影、音乐、书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独领风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2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