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开发探究以成都锦里古街为例(附件)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街区逐渐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锦里古街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锦里古街发展的成功为我国此类历史街区的开发提供了范例,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多方面理论知识对锦里古街进行研究,透过锦里古街的文化建构和运作实践,总结出锦里古街个案的经验与不足,试图梳理出同类街区打造和运作的基本要素,为此类街区旅游开发实践活动提供较为有效的可借鉴经验。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历史街区综述2
(一)历史街区概念界定2
(二)历史街区的开发方式2
二、锦里古街旅游文化资源解析3
(一)锦里古街与三国文化3
(二)锦里古街与民俗文化4
三、锦里古街开发研究分析5
(一)锦里古街开发外在环境5
1.地理位置5
2.政府支持6
3.主导机构6
(二)锦里古街的商业运作6
1.锦里古街的产权构成6
2.锦里古街的管理运作7
(三)锦里古街的商业业态7
1.锦里古街的商业布局7
2.锦里古街的商品经营8
3.锦里古街的节庆活动8
四、锦里古街开发的总结与启示9
(一)锦里古街开发总结9
1.锦里古街开发成功原因9
2.锦里古街开发不足之处10
(二)锦里古街开发带来的启示10
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2历史街区开发探究——以成都锦里古街为例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方面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都面临对当地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重返历史街区,挖掘流失的当地文化表现得越来越渴望。在这多种要求之下,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尤为重要。锦里古街发展的成功为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即如何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在充分掌握街区的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如何对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维护历史街区的文化,为历史街区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下面本文将从对历史街区的综合概述、锦里古街文化资源构建、锦里古街开发运营研究、锦里古街开发运营的总结与思考四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得出结论。
一、历史街区综述
(一)历史街区概念界定
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机构有不同的定义,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丁承朴认为:历史街区是在某一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当地区历史脉络和集中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建筑群及周围环境。[1]
阮仪三认为:历史街区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构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该地区的建筑可能并不是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价值由此而得到了升华。[2]
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上述学者观点与条例规定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对于历史街区而言,其必须保存大量的原有建筑,这些建筑是记载着真实确切的历史信息的物质实体,街巷空间格局和空间环境通过物质环境真实地反应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历史情况,是现代城市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相对于学者定义,官方定义的范围相对狭窄,其规定历史街区必须是经过地方政府核定并受保护的历史地段。
由于本文指向的历史街区是能代表历史文化,反映当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建筑聚集地。所以更倾向于学者的观点,而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历史街区必须是经过地方政府核定并受保护的历史地段。即将历史街区的范围扩大化,不单指行政意义的“历史街区”。
(二)历史街区的开发方式
历史街区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历史街区也有一定的规律。对于不同的历史街区,由于街区的文化形态、保护价值、功能效益不同所以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式也有所不同。
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的李霞、朱丹丹等人在总结国内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共性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历史街区开发的侧重点进行了归类,提出了八种开发模式。这八种开发模式如下所示:[3]
表1 历史街区开发八大模式
街区特点
适用模式
遗产密集型街区
街区肌理完整,物质遗存丰富,高品位遗产在街区内密集分布,整体保护价值较高。
传承遗产——文化遗产利用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保护与开发并重;恰当的旅游利用方式;合理有度的开发
载体缺失型街区
历史厚重但载体缺失,街区空间肌理与重要载体不复存在。
还原记忆——街区记忆复原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选择性复建或复原历史记忆载体;重现街区历史景观和场景风貌
传统商业型街区
城市传统的商业功能主导的街区,拥有丰富的商业遗存和商业景观。
延续繁华——商业业态升级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商业遗产保护和传承;老字号的复兴;传统商业文化与旅游商业功能的有效融合。
传统居住型街区
居住功能主导的街区,保存特色民居群落,以特色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
诗意客居——度假空间营造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街区内度假空间拓展;延续传统生活理念的特色度假产品开发。
景区依托型街区
距离成熟景区较近;通常作为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功能区存在。
共享风景——景区延伸服务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与景区的核心功能、旅游产品、旅游体验的差异互补;景街一体化发展。
产业聚集型街区
特色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区
汇聚产业——特色产业聚集主导街区开发方式
产业品牌与旅游品牌的共兴;产业资源的旅游化利用。
文化主题型街区
一般与故事传说、民俗艺术、重要历史事件、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密切相关,拥有主题化的街区意象和强大的文化感召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历史街区综述2
(一)历史街区概念界定2
(二)历史街区的开发方式2
二、锦里古街旅游文化资源解析3
(一)锦里古街与三国文化3
(二)锦里古街与民俗文化4
三、锦里古街开发研究分析5
(一)锦里古街开发外在环境5
1.地理位置5
2.政府支持6
3.主导机构6
(二)锦里古街的商业运作6
1.锦里古街的产权构成6
2.锦里古街的管理运作7
(三)锦里古街的商业业态7
1.锦里古街的商业布局7
2.锦里古街的商品经营8
3.锦里古街的节庆活动8
四、锦里古街开发的总结与启示9
(一)锦里古街开发总结9
1.锦里古街开发成功原因9
2.锦里古街开发不足之处10
(二)锦里古街开发带来的启示10
结语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2历史街区开发探究——以成都锦里古街为例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方面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都面临对当地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重返历史街区,挖掘流失的当地文化表现得越来越渴望。在这多种要求之下,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尤为重要。锦里古街发展的成功为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即如何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在充分掌握街区的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如何对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维护历史街区的文化,为历史街区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下面本文将从对历史街区的综合概述、锦里古街文化资源构建、锦里古街开发运营研究、锦里古街开发运营的总结与思考四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得出结论。
一、历史街区综述
(一)历史街区概念界定
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机构有不同的定义,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丁承朴认为:历史街区是在某一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当地区历史脉络和集中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建筑群及周围环境。[1]
阮仪三认为:历史街区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构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该地区的建筑可能并不是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价值由此而得到了升华。[2]
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上述学者观点与条例规定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对于历史街区而言,其必须保存大量的原有建筑,这些建筑是记载着真实确切的历史信息的物质实体,街巷空间格局和空间环境通过物质环境真实地反应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历史情况,是现代城市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相对于学者定义,官方定义的范围相对狭窄,其规定历史街区必须是经过地方政府核定并受保护的历史地段。
由于本文指向的历史街区是能代表历史文化,反映当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建筑聚集地。所以更倾向于学者的观点,而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历史街区必须是经过地方政府核定并受保护的历史地段。即将历史街区的范围扩大化,不单指行政意义的“历史街区”。
(二)历史街区的开发方式
历史街区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历史街区也有一定的规律。对于不同的历史街区,由于街区的文化形态、保护价值、功能效益不同所以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式也有所不同。
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的李霞、朱丹丹等人在总结国内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共性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历史街区开发的侧重点进行了归类,提出了八种开发模式。这八种开发模式如下所示:[3]
表1 历史街区开发八大模式
街区特点
适用模式
遗产密集型街区
街区肌理完整,物质遗存丰富,高品位遗产在街区内密集分布,整体保护价值较高。
传承遗产——文化遗产利用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保护与开发并重;恰当的旅游利用方式;合理有度的开发
载体缺失型街区
历史厚重但载体缺失,街区空间肌理与重要载体不复存在。
还原记忆——街区记忆复原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选择性复建或复原历史记忆载体;重现街区历史景观和场景风貌
传统商业型街区
城市传统的商业功能主导的街区,拥有丰富的商业遗存和商业景观。
延续繁华——商业业态升级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商业遗产保护和传承;老字号的复兴;传统商业文化与旅游商业功能的有效融合。
传统居住型街区
居住功能主导的街区,保存特色民居群落,以特色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
诗意客居——度假空间营造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街区内度假空间拓展;延续传统生活理念的特色度假产品开发。
景区依托型街区
距离成熟景区较近;通常作为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功能区存在。
共享风景——景区延伸服务主导的街区开发方式
与景区的核心功能、旅游产品、旅游体验的差异互补;景街一体化发展。
产业聚集型街区
特色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区
汇聚产业——特色产业聚集主导街区开发方式
产业品牌与旅游品牌的共兴;产业资源的旅游化利用。
文化主题型街区
一般与故事传说、民俗艺术、重要历史事件、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密切相关,拥有主题化的街区意象和强大的文化感召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