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是旅游发展的灵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吴文化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文化,同里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发展迅猛。本文在明确吴文化旅游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进行实地走访并结合所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明确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现状,客观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开发策略。一方面有利于吴文化的传播及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同里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古镇旅游及吴文化相关研究回顾2
二、吴文化旅游相关概念2
(一)吴文化与吴文化旅游2
(二)吴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旅游资源特色3
三、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开发现状4
(一)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资源优势4
(二)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现状6
四、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开发不足及策略6
(一)整合同里吴文化资源,打造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第一品牌7
(二)加大宣传促销,开拓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市场7
(三)沟通古镇居民,加强吴文化旅游社区参与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同里古镇吴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引言
《国务院对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到“旅游业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国内的旅游人次超过了32亿,旅游者对于旅游品质的追求越发重视”、“刘思敏提到,旅游须兼具物质和精神”、“要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内涵”等内容无不强调了文化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文化的感知度及关注度的提高,文化旅游势必将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一大热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需求也从低级且易于满足的物质需求上升为了高级且较为复杂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越来越离不开文化,由此可见,旅游文化对于旅游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古镇旅游向来火热,关键因素在于其文化底蕴的独特性,从云南丽江扑面而来的小资情调到江南水乡深入骨髓的婉约秀雅,各地浓烈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构成了古镇的灵魂,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了各地具有独特性的古镇旅游卖点。吴文化为江南古镇所特有,其他地域很难模仿和复制,而同里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对其吴文化进行研究及旅游开发,一方面有利于给游客树立主题鲜明的江南古镇旅游地形象,有利于吴文化的对外传播及传承,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另一方面古镇同里通过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并以此为特色卖点,顺应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大势,有利于同里古镇旅游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古镇旅游及吴文化相关研究回顾
古镇旅游是自然与人文游的完美结合,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利益相关者、形象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学者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则还包括了旅游与古镇文化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古镇旅游地的演化和转型。
吴文化作为中国重要优秀文化之一,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多集中在吴文化的地理、历史、特征、内涵及其资源开发研究等方面。吴文化经过近六十年的研究,格局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了将保护、开发、利用、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吴地文化研究之我见》中,罗真宗认为研究吴地文化首先要明确吴国历史的时空概念及其连续性,指出“时间”和“地域”两点:从广义上看,吴的时间概念是从春秋到五代十国,地域概念则为淮南和江南这一地区,即今苏、浙、皖、赣、鄂、闽、粤和沪的一部分;从狭义上看,吴的时间以春秋时期为主,吴的地域则以今太湖周围及杭嘉湖地区为主。[1]经叶文宪的梳理研究发现,吴文化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先秦时代的吴越文化和秦汉以后的汉文化三大阶段。[2]姚伟钧则将吴地饮食文化与扬州饮食文化进行比较,并从其形成的地理生态环境、吴地饮食风味特色、吴地饮食民俗三方面对吴地饮食文化进行了研究。[3]探究吴地文化模式的林闽钢,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考察吴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把握吴地文化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及特色。[4]
本文作者以“吴文化、古镇旅游”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查找,发现目前对古镇旅游中古镇文化开发的研究很少,势必将成为将来古镇旅游研究的一大重点。
二、吴文化旅游相关概念
(一)吴文化与吴文化旅游
吴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吴地、吴人的传统继承文化,是中华重要优秀文化之一。吴地,通常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东囊上海,南含浙西,西包南京,北到扬州、淮阴及以南的地区。如果以吴方言为划分依据,则南可至浙江永嘉、温州,西达镇江丹阳的交界,北括南通到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2]但而今提到吴地,一般就是指苏南太湖流域及苏州、无锡等江南地区,其中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位居吴地中心区域,应是吴文化的精华代表,进而,吴文化可理解为以苏州地区为代表的吴地区域文化。有史以来,吴文化一直依附其所处太湖流域的良好经济和人文条件,传播广泛且影响深远。
吴文化作为华夏汉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经过学术界多年讨论及研究,对“吴文化”的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次:一指吴国文化,即狭义的吴文化,认为“吴文化”就是历史上先秦时期古吴国的考古文化,主张者大多为考古界和博物馆界;二指吴地文化,即广义的吴文化,认为“吴文化”是一种囊括吴国文化的发源、发展及后世延续于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泛指吴地发展从古至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持该主张的人数居多,并处于社会的其他层面。从目前学术界对于吴文化旅游及其开发现状的研究来看,取其广义概念“吴地文化”能更好地涵盖当前的实践和研究现状。因此,可将“吴文化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因受到吴文化吸引而前往其发生地,而且以追求审美和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拥有休闲、社会和消费性质的短暂经历。[5]
(二)吴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旅游资源特色
以两千多年来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进程观之,吴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稻渔并重、船桥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
(1)吴地文化产生的自然条件:得水独多
“吴有三江五湖之利”,丰富的水利资源是吴地生态环境的自然优势,使其拥有“水乡泽国”的美称,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正是太湖孕育了吴地文化。地形地貌上,低山丘陵、洼地平原、河流湖泊等构成了吴地河港相连、江湖通流的水网布局;气候条件上,吴地气候潮湿温润、降雨量充沛且水资源丰富,为发展水运、灌溉和水产养殖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