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200505124205]
摘要: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发展。在新一轮旅游景区转型与升级发展进程中,南京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目前其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钟山风景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从基础设施、服务理念、惠民体系和信息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钟山风景区旅游更好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旅游公共服务;钟山风景区;问题;策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旅游公共服务概况2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2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2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原则2
1.游客为本、需求导向2
2.分级负责、分类指导2
3.因地制宜、统筹发展2
4.先进引领、强化规范2
二、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2
(一)初步形成了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仍不完善3
(二)景区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认识不足3
(三)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旅游志愿组织发育不成熟3
(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4
三、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策略4
(一)完善旅游公共基础类服务设施4
(二)加快建设景区旅游人才体系,创新旅游服务方式4
(三)优化组织管理,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志愿者组织4
(四)加强信息管理,顺应“智慧旅游”的发展5
四、结语5
致谢5
参考文献5
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这为人们出游旅行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同时休假制度的调整,为消费者出游旅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还有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然,人们渴望释放压力,因此我国现代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1]
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把我国的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提升到了战略高度;2013年4月,新颁布的《旅游法》总则中,又明确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公民旅游权利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全国各景区都认识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南京在当前全国各地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潮流中,不断加大旅游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和促进各项功能,已然成为了博爱之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3]
一、旅游公共服务概况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
在我国,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时间还不长,它的的概念和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不过目前来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未能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4]国内对旅游公共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5]但都认同旅游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者,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是旅游服务的总和。因此,只有把握旅游公共服务的特殊性,才能逐渐形成统一的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构建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体系。
文章认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定义为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部门向游客、旅游地的居民、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公共产品与和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
世界各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救助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6][7]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住宿、餐饮、购物、景点票价、旅游线路等信息;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卫生防疫、旅游食品卫生安全、旅游公共秩序维护、旅游消防安全和特种旅游项目安全等;[8]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巴士和旅游自行车等等;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惠民休憩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无障碍设施和公共厕所等;旅游公共救助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安全救助、旅游服务质量救助和旅游行程救助等。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原则
1.游客为本、需求导向
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首先要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让旅游者在旅行结束后感到满意为归结点。发展旅游公共服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9]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旅游者更有尊严地旅游。
2.分级负责、分类指导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基础,要统筹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为旅游者服务。[9]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考虑旅游公共服务的要求,体现旅游功能,[10]并针对性的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运作机制的旅游公共服务进行指导。
3.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尊重事实,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突出重点、有序发展,实现区域间无障碍旅游。[9]
4.先进引领、强化规范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要适当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制定并逐步完善其标准;做好全国旅游示范工作,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带动景区全面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钟山风景区是南京市著名的景点,第一批国家5A级景点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钟山风景区共有84个景点可供旅游者游览。钟山风景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开始免费对游客开放,钟山风景区的旅游业取得了较大成果,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一些基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初步形成了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旅游交通状况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钟山风景区交通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网络化交通模式。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如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等之间都有便捷的环保型的观光车。南京市内现有多条旅游公交线路可到达钟山风景区,其中旅游专线主要有游1线、游2线和游3线。景区内旅游道路交通标识也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种类更加齐全。虽然钟山风景区虽然初步形成了网络式的交通模式,但还是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由于南京私家车急剧增多,风景区的进入通道流量很大。尤其是“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旅游交通容量问题严峻,引发的服务和安全质量问题不利于景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景区内公厕数量基本可以保证,但是在卫生和服务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景点周围公共区域的公厕较少,个别卫生状况极差,给游客留下了极坏的影响。
另外,景区内公共休息设施不足。景区内现有的休息设施比较单一,缺乏特殊;连接景点的道路上供游客休憩的设施几乎没有;对于情况特殊的旅游者没有做足够的照顾,例如多一些专门供年长者、儿童、行走不方便的人休息的设施。
(二)景区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认识不足
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方面,景区多以规章、条例等方式加以规范和管理。中山管理局已制定覆盖全景区的旅游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例如2013年6月,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应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季,中山陵园风景区观光车大队组织20名新进驾驶员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但是景区工作人员的对安全性认识依然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没有把旅游公共安全作为一个体系去建设,制约了景区旅游的发展。
另外,景区导游员和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仅仅限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没有上升到旅游服务,只是停留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忽略了景区软件设施的建设。个别导游员和讲解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风景区缺乏自我的了解,讲解雷同,缺乏激情,服务态度差等。
摘要: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发展。在新一轮旅游景区转型与升级发展进程中,南京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目前其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钟山风景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从基础设施、服务理念、惠民体系和信息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钟山风景区旅游更好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旅游公共服务;钟山风景区;问题;策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旅游公共服务概况2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2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2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原则2
1.游客为本、需求导向2
2.分级负责、分类指导2
3.因地制宜、统筹发展2
4.先进引领、强化规范2
二、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2
(一)初步形成了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仍不完善3
(二)景区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认识不足3
(三)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旅游志愿组织发育不成熟3
(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4
三、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策略4
(一)完善旅游公共基础类服务设施4
(二)加快建设景区旅游人才体系,创新旅游服务方式4
(三)优化组织管理,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志愿者组织4
(四)加强信息管理,顺应“智慧旅游”的发展5
四、结语5
致谢5
参考文献5
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这为人们出游旅行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同时休假制度的调整,为消费者出游旅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还有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然,人们渴望释放压力,因此我国现代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1]
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把我国的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提升到了战略高度;2013年4月,新颁布的《旅游法》总则中,又明确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公民旅游权利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全国各景区都认识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南京在当前全国各地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潮流中,不断加大旅游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和促进各项功能,已然成为了博爱之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3]
一、旅游公共服务概况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
在我国,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时间还不长,它的的概念和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不过目前来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未能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4]国内对旅游公共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5]但都认同旅游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者,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是旅游服务的总和。因此,只有把握旅游公共服务的特殊性,才能逐渐形成统一的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构建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体系。
文章认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定义为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部门向游客、旅游地的居民、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公共产品与和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
世界各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救助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6][7]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住宿、餐饮、购物、景点票价、旅游线路等信息;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卫生防疫、旅游食品卫生安全、旅游公共秩序维护、旅游消防安全和特种旅游项目安全等;[8]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巴士和旅游自行车等等;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惠民休憩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无障碍设施和公共厕所等;旅游公共救助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安全救助、旅游服务质量救助和旅游行程救助等。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原则
1.游客为本、需求导向
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首先要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让旅游者在旅行结束后感到满意为归结点。发展旅游公共服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9]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旅游者更有尊严地旅游。
2.分级负责、分类指导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基础,要统筹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为旅游者服务。[9]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考虑旅游公共服务的要求,体现旅游功能,[10]并针对性的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运作机制的旅游公共服务进行指导。
3.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尊重事实,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突出重点、有序发展,实现区域间无障碍旅游。[9]
4.先进引领、强化规范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要适当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制定并逐步完善其标准;做好全国旅游示范工作,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带动景区全面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钟山风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钟山风景区是南京市著名的景点,第一批国家5A级景点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钟山风景区共有84个景点可供旅游者游览。钟山风景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开始免费对游客开放,钟山风景区的旅游业取得了较大成果,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一些基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初步形成了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旅游交通状况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钟山风景区交通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网络化交通模式。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如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等之间都有便捷的环保型的观光车。南京市内现有多条旅游公交线路可到达钟山风景区,其中旅游专线主要有游1线、游2线和游3线。景区内旅游道路交通标识也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种类更加齐全。虽然钟山风景区虽然初步形成了网络式的交通模式,但还是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由于南京私家车急剧增多,风景区的进入通道流量很大。尤其是“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旅游交通容量问题严峻,引发的服务和安全质量问题不利于景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景区内公厕数量基本可以保证,但是在卫生和服务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景点周围公共区域的公厕较少,个别卫生状况极差,给游客留下了极坏的影响。
另外,景区内公共休息设施不足。景区内现有的休息设施比较单一,缺乏特殊;连接景点的道路上供游客休憩的设施几乎没有;对于情况特殊的旅游者没有做足够的照顾,例如多一些专门供年长者、儿童、行走不方便的人休息的设施。
(二)景区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认识不足
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方面,景区多以规章、条例等方式加以规范和管理。中山管理局已制定覆盖全景区的旅游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例如2013年6月,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应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季,中山陵园风景区观光车大队组织20名新进驾驶员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但是景区工作人员的对安全性认识依然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没有把旅游公共安全作为一个体系去建设,制约了景区旅游的发展。
另外,景区导游员和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仅仅限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没有上升到旅游服务,只是停留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忽略了景区软件设施的建设。个别导游员和讲解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风景区缺乏自我的了解,讲解雷同,缺乏激情,服务态度差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