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周庄旅游发展探讨(附件)【字数:18903】

摘 要摘 要 周庄古镇,作为全国古镇的典范,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但是在近几年的旅游发展中也出现一些日渐严重的问题。因此采用选取国内外一些古镇的案例和对游客展开调查问卷的方法,并结合全域旅游的视角对周庄古镇目前的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全域旅游的优势来发展周庄旅游。希望能彻底发挥周庄古镇的巨大旅游优势,使其成为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全面化,更加优美、宜居的、独具特色的古朴小镇。关键词全域旅游;周庄;古镇 ;发展策略
目录
0 引言 1
1 全域旅游的提出与发展 1
1.1 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 1
1.1.1 经济背景 1
1.1.2 社会背景 2
1.1.3 旅游发展背景 2
1.2 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 2
1.3 全域旅游 3
1.3.1 全域旅游的“全” 3
1.3.2 全域旅游的“域” 4
2 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 5
2.1 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 5
2.2 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5
2.2 周庄古镇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 6
3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7
3.1 国外古镇全域旅游实践案例 7
3.1.1 法国“鲜花小镇” 7
3.1.2 日本奈良 8
3.1.3 波士顿 8
3.1.4 阿尔古镇 8
3.1.5 国外案例经验总结 8
3.2 国内古镇全域旅游实践状况 9
3.2.1 浙江绍兴 9
3.2.2 云南丽江 9
3.2.3 湖南凤凰 10
3.2.4 四川阆中 10
3.2.5 国内案例经验总结 11
4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周庄旅游发展状况 11
4.1 周庄概况 11
4.1.1 地理条件 11
4.1.2 交通条件 11
4.1.3 资源条件 12
4.1.4 经济条件 12
4.2 周庄旅游发展状况 12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发展历程 12
4.2.2游客感知调查 13
4.3 全域旅游视角下周庄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5
4.3.1 同质化、商业化问题严重 15
4.3.2 旅游环境承载容量过于饱和 16
4.3.3 古镇原真性受到冲击 15
4.3.4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备 16
4.3.5 旅游产业结构失调,形态单一 16
4.3.6 停滞于传统门票经济阶段 16
5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周庄古镇发展策略 17
5.1 打造全域旅游基础 17
5.1.1 留住原住民 17
5.1.2 完善环境规章制度 17
5.1.3 保护文化遗产 17
5.2 全部门参与,政府给予支持 18
5.2.1 提供资金支持 18
5.2.2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 18
5.2.3 拓宽融资渠道 18
5.2.4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18
5.3 利用“旅游+”模式,积极营销 19
5.3.1 旅游+互联网 19
5.3.2 创新营销 19
5.3.3 全行业营销 19
5.3.4 全民营销 20
5.4 空间优化重构 20
5.4.1 点线面结合,完善全过程 20
5.4.2 重新规划功能区域 21
5.4.3 周边纳入规划,全要素参与 21
5.5 以民为本,提升居民幸福感 21
5.5.1 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 21
5.5.2 加强居民旅游技能培训 21
5.5.3 采取合理利益分配方式 22
5.5.4 设置科学的社区参与机制 22
5.6 全方位共建,全社会共享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件 27
全域旅游视角下周庄旅游发展探讨
0 引言
2016年,中国“全域旅游时代”全面崛起。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提出中国旅游从“景点时代”到“全域旅游时代”;自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域旅游”这一当前热门的新生词,使之前便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全域旅游之风更加兴盛。两会期间,全域旅游更是成为代表们的“热词”。可以说,“全域旅游”在短时间内受到举国关注。纵观“十二五”以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用高、大、上、全来概括。这“全”便是全地域、全景化、全方位的旅游,如今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全域旅游的政策号召,一批批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启动全域旅游市县的规划建设,全国多地已经开展了全域旅游的实践工作,这其中包括了苏州昆山市。而周庄古镇作为江苏乃至全国有名的特色旅游古镇,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称,也必须搭上全域旅游的这趟的顺风车,对其魅力与潜力进行深度挖掘。
1 全域旅游的提出与发展
1.1 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
1.1.1 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呈现出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雾霾、水污染、强迫经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旅游产业现象。结合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规范,汽车发动机和房地产业缺乏耐力,工业产品出口下降,与旅游业相比,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导者具有很大的潜力用于发展。因此,很多地方喊出农业、工业,抓住旅游业的口号。旅游业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逐渐从边缘到核心。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
1.1.2 社会背景
从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到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改革意见》,再到国务院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时期。
1.1.3 旅游发展背景
我国的旅游业开辟了“固定点购物,住宿,汽车交通,定点旅游”“泡沫真空型”发展模式,固定式发展思维和实践依旧需要打破。传统景区已满足不了游客休闲旅游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寻求到农村、郊外等没有门票而拥有良好环境的地方靠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深入体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6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