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旅游中民宿吸引力提升研究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四)研究方法 4
(五)理论基础 5
二、民宿吸引力问题分析 6
(一) 民宿商业化,缺乏本真 6
(二) 当地经营者价值观 7
(三) 当地经营者文化素质不足 7
(四) 缺乏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 8
(五) 缺乏广告宣传意识 8
(六) 外来经营者与当地居民关系 9
三、提升民宿吸引力对策分析 9
(一) 保持民宿真实性与淳朴性 9
(二) 转变经营者价值观 10
(三) 提升民宿内涵,引进品牌 11
(四) 提高经营者服务意识 11
(五) 进行广告宣传,与活动相结合 12
(六) 外来经营者与当地居民合作共赢 12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大众对旅游也越加重视,旅游带动住宿行业的类型不断增多,在除了满足基本要求外,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形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七年间城市人口平均每年约增长209万人,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感到压力、浮躁、焦虑、喧闹,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所以城市居民将目光转向了城郊乡村地区,选择避开繁杂的人群,远离城市的喧嚣。这使得乡村旅游不断兴起,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首选,城市人更愿意在乡村中寻找自然,倾听内心的宁静。随着乡村旅游兴盛,消费客人再也不是单纯追求简单参观游览,这些消费客人更希望获得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而现今住宿业基本几种业态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于在农村住所想象,对住宿体验感受的需求促使住宿行业必须因此做出相关满足人们需求的改变。为配合旅游者的这一要求,吃住在农舍、体验当地乡村生活的“农家旅馆”最先在我国浙江省浦江、临安、安吉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逐渐兴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市人更愿意在乡村中寻找自然,倾听内心的宁静。随着乡村旅游兴盛,消费客人再也不是单纯追求简单参观游览,这些消费客人更希望获得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而现今住宿业基本几种业态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于在农村住所想象,对住宿体验感受的需求促使住宿行业必须因此做出相关满足人们需求的改变。为配合旅游者的这一要求,吃住在农舍、体验当地乡村生活的“农家旅馆”最先在我国浙江省浦江、临安、安吉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逐渐兴起,受到旅游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承载。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各个地区政府和经营者因地制宜,开发出与当地特色相符合的旅游活动与住宿方式,创造了开办民宿的机会,吸引了许多经营者进入民宿业。民宿业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的新宠。
2015年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15]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民宿行业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民宿经营者在民宿经营的时候更加便利,更加促进了山东民宿业的发展。
山东因为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文化,所以吸引了许多各个地方的游客前来旅游,相应的住宿行业也相对发达。在360地图上搜索时,可搜索到的山东民宿青岛有26家、泰安有4家、威海有12家、日照有4家、临沂有3家。在百度地图上的搜索也相似,只有少数几家的具体信息。而在国内一些酒店业的第三方网站中山东省也少有几家显示的民宿预订。体现出山东在民宿业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健全,正规的民宿相对较少,相对于国外和台湾的民宿业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地区民宿众多,但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名气;部分民宿设施设备不齐全,经营者缺乏经营和服务理念;当地一些经营者文化和素质程度不高,导致民宿缺乏内涵等。导致许多地方的民宿缺乏对旅客的吸引力,无法正常经营。所以相关民宿经营者和一些政府部门还需要在许多方面有所改进,使得山东的民宿业有较好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对于民宿理论
本论文是基于人类学视角分析如何提升民宿吸引力,提出民宿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将这些因素与人类学相关理论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民宿吸引力缺乏与人类学中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有关;语言学也影响着经营者的广告宣传意识和服务意识;民俗学与民宿经营想结合丰富民宿内涵,提升民宿吸引力。将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民宿研究中这一创新,增加了民宿理论的内容,丰富了民宿相关的研究方向。同时,本论文也从经营者的这一角度研究分析民宿吸引力提升问题,研究了经营者对民宿吸引力的影响,并对应所出现问题采取措施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增加民宿的内涵和特色,丰富民宿文化建设。
2.对于民宿经营者
本论文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在许多民宿在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所出现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升民宿吸引力。一方面使得民宿经营者提升自身的经营理念,知道自身民宿所需要包含的文化内涵,帮助经营者了解民宿吸引力的提升方向,懂得如何增加自身民宿的吸引力,了解民宿经营过程中真正的卖点,更好的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民宿经营者经营民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民宿吸引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乡村旅游者的住宿需求,为民宿吸引更多的客源,增加民宿的入住率,从而提升民宿的主营业务收入,提高民宿经营者的既得利益。
3.对于消费者
消费者是民宿的主要服务对象,在以人为主的服务业中,消费者的主导作用十分突出,只有吸引了消费者在民宿消费,才能为经营者创造利润。民宿吸引力的提升在具体方面可体现为民宿建筑风格和设施设备的提升,这些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增添了他们旅途过程中的美学艺术感受,在暂住时间内能更好的感受所处风土人情和乡间特色,能更加方便参与所在地乡间生活之中,感受在那里活动的闲适,远离城市的喧嚣,达到乡村旅游真正的、深层次的目的。
4.对于民宿所在地
对于民宿所在地而言,民宿吸引力的提升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带动民宿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家庭副业收入。民宿吸引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城乡的文化交流,使城市人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精神上的放松,也使得乡村人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解乡村之外的生活方式,对于乡村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对民宿的研究,标志为B&B(Bed and Breakfast),意思为住宿和早餐。国外对民宿的定义有个统一的说法,是将自己宅院的空余房间出租给游客,主人和游客同住一个屋檐下,相互交流,使游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16]研究对象包括民宿业主、民宿行业管理以及游客。民宿市场和业主与游客关系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 [3]国外对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认为民宿是服务行业,应以游客体验为主导,从顾客体验角度研究民宿相关问题。Nancy Nuntsu 提到了民宿的定位、服务设施等问题,她还指出民宿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人力资源、政府财政和市场合作。[9]二是从行业管理角度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四)研究方法 4
(五)理论基础 5
二、民宿吸引力问题分析 6
(一) 民宿商业化,缺乏本真 6
(二) 当地经营者价值观 7
(三) 当地经营者文化素质不足 7
(四) 缺乏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 8
(五) 缺乏广告宣传意识 8
(六) 外来经营者与当地居民关系 9
三、提升民宿吸引力对策分析 9
(一) 保持民宿真实性与淳朴性 9
(二) 转变经营者价值观 10
(三) 提升民宿内涵,引进品牌 11
(四) 提高经营者服务意识 11
(五) 进行广告宣传,与活动相结合 12
(六) 外来经营者与当地居民合作共赢 12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大众对旅游也越加重视,旅游带动住宿行业的类型不断增多,在除了满足基本要求外,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形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七年间城市人口平均每年约增长209万人,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感到压力、浮躁、焦虑、喧闹,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所以城市居民将目光转向了城郊乡村地区,选择避开繁杂的人群,远离城市的喧嚣。这使得乡村旅游不断兴起,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首选,城市人更愿意在乡村中寻找自然,倾听内心的宁静。随着乡村旅游兴盛,消费客人再也不是单纯追求简单参观游览,这些消费客人更希望获得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而现今住宿业基本几种业态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于在农村住所想象,对住宿体验感受的需求促使住宿行业必须因此做出相关满足人们需求的改变。为配合旅游者的这一要求,吃住在农舍、体验当地乡村生活的“农家旅馆”最先在我国浙江省浦江、临安、安吉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逐渐兴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市人更愿意在乡村中寻找自然,倾听内心的宁静。随着乡村旅游兴盛,消费客人再也不是单纯追求简单参观游览,这些消费客人更希望获得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而现今住宿业基本几种业态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于在农村住所想象,对住宿体验感受的需求促使住宿行业必须因此做出相关满足人们需求的改变。为配合旅游者的这一要求,吃住在农舍、体验当地乡村生活的“农家旅馆”最先在我国浙江省浦江、临安、安吉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逐渐兴起,受到旅游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承载。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各个地区政府和经营者因地制宜,开发出与当地特色相符合的旅游活动与住宿方式,创造了开办民宿的机会,吸引了许多经营者进入民宿业。民宿业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的新宠。
2015年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15]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民宿行业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民宿经营者在民宿经营的时候更加便利,更加促进了山东民宿业的发展。
山东因为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文化,所以吸引了许多各个地方的游客前来旅游,相应的住宿行业也相对发达。在360地图上搜索时,可搜索到的山东民宿青岛有26家、泰安有4家、威海有12家、日照有4家、临沂有3家。在百度地图上的搜索也相似,只有少数几家的具体信息。而在国内一些酒店业的第三方网站中山东省也少有几家显示的民宿预订。体现出山东在民宿业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健全,正规的民宿相对较少,相对于国外和台湾的民宿业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地区民宿众多,但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名气;部分民宿设施设备不齐全,经营者缺乏经营和服务理念;当地一些经营者文化和素质程度不高,导致民宿缺乏内涵等。导致许多地方的民宿缺乏对旅客的吸引力,无法正常经营。所以相关民宿经营者和一些政府部门还需要在许多方面有所改进,使得山东的民宿业有较好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对于民宿理论
本论文是基于人类学视角分析如何提升民宿吸引力,提出民宿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将这些因素与人类学相关理论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民宿吸引力缺乏与人类学中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有关;语言学也影响着经营者的广告宣传意识和服务意识;民俗学与民宿经营想结合丰富民宿内涵,提升民宿吸引力。将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民宿研究中这一创新,增加了民宿理论的内容,丰富了民宿相关的研究方向。同时,本论文也从经营者的这一角度研究分析民宿吸引力提升问题,研究了经营者对民宿吸引力的影响,并对应所出现问题采取措施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增加民宿的内涵和特色,丰富民宿文化建设。
2.对于民宿经营者
本论文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在许多民宿在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所出现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升民宿吸引力。一方面使得民宿经营者提升自身的经营理念,知道自身民宿所需要包含的文化内涵,帮助经营者了解民宿吸引力的提升方向,懂得如何增加自身民宿的吸引力,了解民宿经营过程中真正的卖点,更好的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民宿经营者经营民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民宿吸引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乡村旅游者的住宿需求,为民宿吸引更多的客源,增加民宿的入住率,从而提升民宿的主营业务收入,提高民宿经营者的既得利益。
3.对于消费者
消费者是民宿的主要服务对象,在以人为主的服务业中,消费者的主导作用十分突出,只有吸引了消费者在民宿消费,才能为经营者创造利润。民宿吸引力的提升在具体方面可体现为民宿建筑风格和设施设备的提升,这些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增添了他们旅途过程中的美学艺术感受,在暂住时间内能更好的感受所处风土人情和乡间特色,能更加方便参与所在地乡间生活之中,感受在那里活动的闲适,远离城市的喧嚣,达到乡村旅游真正的、深层次的目的。
4.对于民宿所在地
对于民宿所在地而言,民宿吸引力的提升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带动民宿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家庭副业收入。民宿吸引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城乡的文化交流,使城市人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精神上的放松,也使得乡村人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解乡村之外的生活方式,对于乡村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对民宿的研究,标志为B&B(Bed and Breakfast),意思为住宿和早餐。国外对民宿的定义有个统一的说法,是将自己宅院的空余房间出租给游客,主人和游客同住一个屋檐下,相互交流,使游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16]研究对象包括民宿业主、民宿行业管理以及游客。民宿市场和业主与游客关系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 [3]国外对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认为民宿是服务行业,应以游客体验为主导,从顾客体验角度研究民宿相关问题。Nancy Nuntsu 提到了民宿的定位、服务设施等问题,她还指出民宿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人力资源、政府财政和市场合作。[9]二是从行业管理角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