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章丘垛庄镇五彩山村民宿发展研究(附件)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实践表明,乡村民宿作为新的乡村旅游业态,能带动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五彩山村通过发展乡村民宿,在精准扶贫、农民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在章丘垛庄镇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对五彩山村民宿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促进其未来优化发展的可行措施。一方面通过发展乡村民宿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五彩山村民宿的发展路径为示范,为其他乡村提供经验和借鉴。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3
二、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5
(一)乡村民宿 5
(二)乡村振兴 5
(三)精准扶贫 5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5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6
三、五彩山村民宿发展成效分析 7
(一)五彩山村的资源优势 7
(二)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 7
(三)五彩山村民宿的发展经验 8
四、五彩山村民宿发展的启示 10
(一)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 10
(二)从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方面 10
五、促进五彩山村民宿未来发展的措施 11
(一)完善民宿产品,延伸乡村产业链 11
(二)丰富民宿的文化内涵,传承乡土文化 11
(三)加强培育民宿专业人才,激发乡村活力 12
(四)打造生态民宿,建设美丽乡村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乡村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基本的社会结构单元。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和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单一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设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匮乏的人才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使得农村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需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因此,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改变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把乡村民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通过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发展。首先,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能带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相比于传统的酒店,乡村民宿更加突出人文情怀,游客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深入体验当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再则,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民宿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成为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最后,乡村民宿的发展改善了乡村整体环境和风貌,为乡村的发展迎来新契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章丘垛庄镇精准扶贫的实际出发,对当地民宿已有的发展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民宿未来的优化发展提出可行措施。一方面通过民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民宿的持续发展。同时,以五彩山村民宿的发展路径为示范,为其他乡村通过发展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借鉴。
2.研究意义
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五彩山村民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不断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本文在章丘垛庄镇精准扶贫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从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方面提出了促进五彩山村民宿优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当地民宿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民宿推动乡村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关民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多样且各有侧重点。在研究对象上,国外民宿主要集中在民宿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研究。国内民宿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民宿发展经验的总结。在研究方法上,国外民宿注重定量分析,多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抽样调查等研究方法。国内民宿通过借鉴国外民宿的发展经验,从最初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为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在研究视角上,国外民宿侧重从宏观的角度对民宿的特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国内民宿侧重对具体地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民宿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借鉴。
1.在研究对象上
Susanne Becken、Chris Frampton和David Simmons(2001)对民宿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从民宿发展对能源消耗的角度,对新西兰的民宿、酒店、房车等住宿形式和其能源损耗量进行比较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其带动的交通、住宿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通过对新西兰旅游目的地的能源损耗进行分析,探索不同住宿方式的能源损耗差异,并对其影响要素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1]。LiChan Chen、ShangPing lin和ChunMin Kuo(2013)对民宿旅游企业管理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台湾的民宿市场进行细分,了解台湾游客对民宿产品的不同需求,对民宿的营销推广方式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台湾的民宿游客大部分属于回头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口碑是影响他们再次购买旅游产品的主要因素[2]。
俞利芳(2010)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日本民宿不仅类型多样并且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传统和特色经验。在经营管理方面,日本民宿体现了日本当地的生活方式,注重周到细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家庭的亲切感[3]。周琼(2014)对台湾民宿进行研究,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了对大陆民宿具有借鉴性的发展方式。主要有加强管理、引导民宿规范化建设,提高民宿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提供专业服务以及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4]。王伟全和赵丽萍(2017)对欧洲、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的民宿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理清了各国民宿的发展情况以及民宿发展特点,对我国未来民宿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5]。
2.在研究方法上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3
二、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5
(一)乡村民宿 5
(二)乡村振兴 5
(三)精准扶贫 5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5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6
三、五彩山村民宿发展成效分析 7
(一)五彩山村的资源优势 7
(二)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 7
(三)五彩山村民宿的发展经验 8
四、五彩山村民宿发展的启示 10
(一)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 10
(二)从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方面 10
五、促进五彩山村民宿未来发展的措施 11
(一)完善民宿产品,延伸乡村产业链 11
(二)丰富民宿的文化内涵,传承乡土文化 11
(三)加强培育民宿专业人才,激发乡村活力 12
(四)打造生态民宿,建设美丽乡村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乡村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基本的社会结构单元。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和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单一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设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匮乏的人才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使得农村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需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因此,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改变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把乡村民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通过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发展。首先,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能带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相比于传统的酒店,乡村民宿更加突出人文情怀,游客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深入体验当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再则,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民宿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成为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最后,乡村民宿的发展改善了乡村整体环境和风貌,为乡村的发展迎来新契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章丘垛庄镇精准扶贫的实际出发,对当地民宿已有的发展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民宿未来的优化发展提出可行措施。一方面通过民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民宿的持续发展。同时,以五彩山村民宿的发展路径为示范,为其他乡村通过发展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借鉴。
2.研究意义
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五彩山村民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不断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本文在章丘垛庄镇精准扶贫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从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方面提出了促进五彩山村民宿优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当地民宿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民宿推动乡村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关民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多样且各有侧重点。在研究对象上,国外民宿主要集中在民宿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研究。国内民宿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民宿发展经验的总结。在研究方法上,国外民宿注重定量分析,多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抽样调查等研究方法。国内民宿通过借鉴国外民宿的发展经验,从最初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为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在研究视角上,国外民宿侧重从宏观的角度对民宿的特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国内民宿侧重对具体地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民宿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借鉴。
1.在研究对象上
Susanne Becken、Chris Frampton和David Simmons(2001)对民宿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从民宿发展对能源消耗的角度,对新西兰的民宿、酒店、房车等住宿形式和其能源损耗量进行比较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其带动的交通、住宿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通过对新西兰旅游目的地的能源损耗进行分析,探索不同住宿方式的能源损耗差异,并对其影响要素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1]。LiChan Chen、ShangPing lin和ChunMin Kuo(2013)对民宿旅游企业管理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台湾的民宿市场进行细分,了解台湾游客对民宿产品的不同需求,对民宿的营销推广方式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台湾的民宿游客大部分属于回头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口碑是影响他们再次购买旅游产品的主要因素[2]。
俞利芳(2010)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日本民宿不仅类型多样并且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传统和特色经验。在经营管理方面,日本民宿体现了日本当地的生活方式,注重周到细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家庭的亲切感[3]。周琼(2014)对台湾民宿进行研究,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了对大陆民宿具有借鉴性的发展方式。主要有加强管理、引导民宿规范化建设,提高民宿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提供专业服务以及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4]。王伟全和赵丽萍(2017)对欧洲、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的民宿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理清了各国民宿的发展情况以及民宿发展特点,对我国未来民宿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5]。
2.在研究方法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