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历史文化记忆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以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被开发后,作为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记忆的空间,往往更能让特定群体产生历史文化记忆上的共鸣。本文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基于居民历史文化记忆的视角进行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该产业园的历史文化记忆要素及居民的空间感知体验进行了分析,认为平衡工商业空间和休闲旅游空间、积极处理景观设计、加快1865产业园与周边景区的一体化步伐是1865创意产业园在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时,要以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为核心,以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构建基于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述评2
(一)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2
1.文化记忆2
2.社会记忆2
(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3
1.国内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进展综述3
2.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进展综述3
3.研究述评3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
(一)研究对象4
(二)研究方法4
三、1865创意产业园的空间开发4
(一)1865创意产业园源流演变4
(二)1865创意产业园的开发模式:政企合作4
(三)1865创意产业园的现有形态:城市公共文化空间5
1.功能分区5
2.融文化、旅游和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5
(1)构建工业建筑遗产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历史文化记忆空间5
(2)打造工业建筑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创产业创新相融合的休闲旅游空间6
(3)布局基于历史文化记忆与集聚文创产业的商业空间6
(四)历史文化记忆要素保留和重现6
1.历史文化记忆要素保留6
(1)遗存建筑6
(2)景观小品等配套设施6
(3)宣传标语6
2.历史文化记忆要素重现7
(1)建筑重现7
(2)陈列馆重现7
(3)宣传品重现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五)1865创意产业园开发过程中的问题7
四、居民的空间感知和开发策略8
(一)居民的空间感知8
1.居民的整体空间感知8
2.历史文化记忆空间8
3.休闲旅游空间8
4.文化创意生产和现代化消费空间8
(二)1865创意产业园的开发策略9
1.平衡工商业空间和休闲旅游空间9
2.积极处理景观设计,使之与园区环境相呼应9
3.加快1865产业园与周边景区的一体化步伐9
五、结语与展望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基于居民历史文化记忆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德国学者阿斯曼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首次将“记忆”概念引入到历史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中来。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记忆往往凝聚着城市的人文精神,能够彰显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深厚感,增强居民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有机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往往承载着居民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当这些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被开发后,作为一个文化记忆空间,它更能让居民产生历史文化记忆上的共鸣。因而,合理的保存和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不能割裂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弱化居民的历史文化记忆,须以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为最终目标。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建设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既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储存一座城市的特色历史文化记忆、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空间被粗暴拆除,同时也有一部分城市生产空间以工业遗产的形式得以保存,并通过空间功能的置换实现了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其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可以作为典型个案。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位于金陵制造局工业建筑遗址处,这里保留了南京自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的150多年的演变轨迹,园区内处处可寻富有近代历史的建筑遗址,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书。但是,这里在被开发为创意产业园后,在工业生产空间转变为文化生产和记忆空间的实际过程中,1865创意产业园的历史文化记忆功能是否得到了有效发挥?与1865产业园开发前相比较,居民对其现在的发展状态是否满意?当代居民和老一代居民对其态度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本文中需要重点探讨和验证的。作为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之一,居民对城市的工业遗产地发展情况的感知更为全面和长久,因此可以通过居民感知,从侧面了解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旅游地和及其居民历史文化记忆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述评
(一)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
1.文化记忆
根据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记忆不断经历着重构,过去在记忆中不能保留其本来面目,持续向前的当下生产出不断变化的参照框架,过去在此框架中被不断重新组织,以适应当下。[1]回忆形象需要一个特定的空间使其被物质化,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使其被现时化,所以回忆形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总是具体的,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文化载体。1865创意产业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借助金陵制造局遗址建筑群的场地空间,借助1865年这个伟大的时间节点,将近代中国军工历史文化记忆得以传承和延续。
随着一个地方被放弃或被毁坏,它的历史并没有过去;它仍保存着物质上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会成为故事的元素,并且由此成为一个新的文化记忆的关联点。但是这些地方是需要解释的;他们的意义必须附加上语言的传承才能得到保证。[2]1865创意产业园结合现代社会的语境和南京城市的当代精神,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进行重构,从而使得这里的历史文化记忆得以留存和重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8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