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酒店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目录
引言 1
一、酒店业自身的弊病 1
(一)进入门槛低,特别重视工作经验,导致流失高素质人才 1
(二)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 2
二 、酒店人才流失的综合因素 2
(一)酒店人才就业观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对等 2
1.传统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2
2.工作形式对员工情绪的影响 2
3.员工对其未来晋升空间的质疑 2
4.高校学生择业心态影响其稳定性 3
5.新生力量缺乏技能与经验 3
(二)、 酒店企业管理中的不合理性 3
1.酒店管理粗放,岗位分类不清晰 3
2.酒店配套的员工培训缺失 3
3.酒店主管部门的用人观念落后 4
4.酒店待遇未能起到正激励作用 4
5.传统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
5.1理论与实践教育呈脱钩态势 4
5.2实践教学的推进力量单一 4
三、酒店人才流失的对策 5
(一)建立尽善尽美的员工管理制度 5
(二)创造合适的员工发展空间 5
(三)强化员工的培训力度 5
(四)企业文化留人 6
(五)建立良好的薪酬结构体 6
(六)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塑造“员工第一”思想 6
总结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截至2014年,苏州地区拥有星级酒店117家,客房总数为24643间,总床位46013张,其中五星级酒店27家,四星级酒店90家。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为54.57%,平均房价为685.87元/间。随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苏州经济的腾飞,苏州酒店市场近年来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过由于苏州市场广阔,就业选择性大,也导致苏州酒店业人才流失严重,跳槽现象屡见不鲜。
经过自身实训和采访苏州几家高端酒店的人事总监中得出如下结论,姑苏酒店需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所需岗亭,酒店专业的学生有很好的工作远景,而酒店大学生实习生流失率居高不下。苏州酒店业的不断发展强盛,所以亟需大批高层次、高水准的专业性人才,大量专业人才的频频跳槽也增添了酒店运营本钱。同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率一直占据很大比例,导致其酒店内在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据统计,苏州市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42名毕业生中,目前仅有8名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姑苏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半年就跳槽的占77.6%;坚持工作一年的44.7%,在酒店坚持工作两年的同学更是微乎其微,最终离职还是89.9%。另外,经过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几家高星级酒店的调查情况来看,近2年来,酒店雇用大学生168名,到当前为止已流失135名,流失率为80.35%,这当中有坚持不到一年的就更换工作的有117名,占跳槽人数的86.67%。也有不少的酒店出现过这一现象,他们新招聘的酒店实习生在2年内无一例外的最终全部离职选择了其他职业。从各职业的跳槽比例来看,酒店业最适中的员工流动率应在8%上下,姑苏地域拥有这样高的职工流失率无疑对姑苏酒店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酒店人才流失这一现状,苏州酒店业的发展必然受挫。
一、酒店业自身的弊病
(一)进入门槛低,特别重视工作经验,导致流失高素质人才
投入壁垒低是酒店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只要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其他一些条件达到有关标准,酒店在进行半个月左右的专业培训都可以上岗从业,正常都不需要具有什么较高的文化素养。然而酒店却非常重视工作经验,这是酒店业的又一个特色,酒店中的一些常识,惟有介入了详细的服务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到日常的酒店运作中,绝大多数酒店都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上招募的普通工作人员安排到一起让他们最低层开始摸爬滚打。以上两个特征使得社会上一般求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都处于同一起点上,从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优秀管理知识的人才,无论是从心理上或者是情感上都不能承受酒店这类从底层慢慢等待晋升的升值方式,从而使得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转而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
(二)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
例如苏州凯宾斯基酒店一般普通员工的工资只有2200元,而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实习生来说他们的工资也仅仅只有1580元每月,他们要想获得更多的报酬也只有通过加班来获得。所以由于初始工资过低,从而使他们跳槽到工资起点较高的行业中去。
二 、酒店人才流失的综合因素
(一)酒店人才就业观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对等
1.传统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在落后陈旧的观念的支配下,各行各业都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品级”,一般人都以为酒店服务是“劣等”职业,考年龄和外貌吃饭,在思想上严重影响了刚刚毕业的学生进入酒店行业的想法与工作信心。在平时的酒店工作中,也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老员工在新员工面前树威风摆资历的不良现象,这些更加加剧了父母对自己孩子从事酒店行业的担心程度与反感心理。此外,姑苏地处苏南地域,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姑苏经济腾飞的步调加快,许多行业需要大批的人才,就苏州工业园区而言,便有众多的世界名牌企业入驻其中,酒店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业园区中可以寻找到许多选择的机会。
2.工作形式对员工情绪的影响
酒店服务便是要让来宾们感触到“无微不至”,于是大多数酒店都采用“三班倒”工作制,此外由于做事内容的枯燥性容易使酒店一线职工们呈现情绪枯竭,由此产生职业倦怠。对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类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休息文娱和研究学习的功夫与空间。另外酒店员工的工作都是相对独立的;,且随时可能需要处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在这样一种紧张而繁琐的生活下工作,因此他们愿意选择相对轻松的“朝九晚五”工作。
3.员工对其未来晋升空间的质疑
不少的学生在选取就业岗位时格外注重的是将来的成长空间,他们等待有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气氛。在访问的苏州本专科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时,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期望自己在就业两三年内职位获得晋升。但是实际却是酒店行业员工很难在短期内晋升,这样的漫长的等待与实习生的升职心态大相径庭。从而果断导致实习生的跳槽心态频发,也致使酒店精英们大批流失。
4.高校学生择业心态影响其稳定性
很多高校毕业生缺少工作体味,也缺乏积攒经验的工作心态。择业时对工作的岗位和报酬抱有很大的自信,很多颇有造就价值的专业人才流向本专业之外的公司与外企。况且不少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到酒店后,与技校、中专毕业生做一样工作,领一样的报酬,而在实践技艺方面又略逊一筹,情绪极度不平衡,也失去持续工作的信念。
5.新生力量缺乏技能与经验
从最新的市场调查来看,苏州酒店业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严重偏离国际市场的需求。酒店管理的毕业生,作为酒店业的新鲜血液,承担着拓宽酒店市场,为酒店创造利益最大化的重任。可就目前刚刚毕业的他们而言,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相当匮乏,而现在的酒店高层们就希望刚走出校园的他们无需酒店二次培训即可投入到酒店的正常运转当中。可是他们忽视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冲突导致酒店实习生们不愿在酒店长期坚持下去。才外,因为这些新生力量对酒店业还相对生疏,故而对酒店业发展所需要的边沿常识、交叉知识也知之甚少,知识的复合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
引言 1
一、酒店业自身的弊病 1
(一)进入门槛低,特别重视工作经验,导致流失高素质人才 1
(二)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 2
二 、酒店人才流失的综合因素 2
(一)酒店人才就业观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对等 2
1.传统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2
2.工作形式对员工情绪的影响 2
3.员工对其未来晋升空间的质疑 2
4.高校学生择业心态影响其稳定性 3
5.新生力量缺乏技能与经验 3
(二)、 酒店企业管理中的不合理性 3
1.酒店管理粗放,岗位分类不清晰 3
2.酒店配套的员工培训缺失 3
3.酒店主管部门的用人观念落后 4
4.酒店待遇未能起到正激励作用 4
5.传统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
5.1理论与实践教育呈脱钩态势 4
5.2实践教学的推进力量单一 4
三、酒店人才流失的对策 5
(一)建立尽善尽美的员工管理制度 5
(二)创造合适的员工发展空间 5
(三)强化员工的培训力度 5
(四)企业文化留人 6
(五)建立良好的薪酬结构体 6
(六)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塑造“员工第一”思想 6
总结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截至2014年,苏州地区拥有星级酒店117家,客房总数为24643间,总床位46013张,其中五星级酒店27家,四星级酒店90家。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为54.57%,平均房价为685.87元/间。随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苏州经济的腾飞,苏州酒店市场近年来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过由于苏州市场广阔,就业选择性大,也导致苏州酒店业人才流失严重,跳槽现象屡见不鲜。
经过自身实训和采访苏州几家高端酒店的人事总监中得出如下结论,姑苏酒店需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所需岗亭,酒店专业的学生有很好的工作远景,而酒店大学生实习生流失率居高不下。苏州酒店业的不断发展强盛,所以亟需大批高层次、高水准的专业性人才,大量专业人才的频频跳槽也增添了酒店运营本钱。同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率一直占据很大比例,导致其酒店内在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据统计,苏州市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42名毕业生中,目前仅有8名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姑苏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半年就跳槽的占77.6%;坚持工作一年的44.7%,在酒店坚持工作两年的同学更是微乎其微,最终离职还是89.9%。另外,经过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几家高星级酒店的调查情况来看,近2年来,酒店雇用大学生168名,到当前为止已流失135名,流失率为80.35%,这当中有坚持不到一年的就更换工作的有117名,占跳槽人数的86.67%。也有不少的酒店出现过这一现象,他们新招聘的酒店实习生在2年内无一例外的最终全部离职选择了其他职业。从各职业的跳槽比例来看,酒店业最适中的员工流动率应在8%上下,姑苏地域拥有这样高的职工流失率无疑对姑苏酒店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酒店人才流失这一现状,苏州酒店业的发展必然受挫。
一、酒店业自身的弊病
(一)进入门槛低,特别重视工作经验,导致流失高素质人才
投入壁垒低是酒店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只要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其他一些条件达到有关标准,酒店在进行半个月左右的专业培训都可以上岗从业,正常都不需要具有什么较高的文化素养。然而酒店却非常重视工作经验,这是酒店业的又一个特色,酒店中的一些常识,惟有介入了详细的服务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到日常的酒店运作中,绝大多数酒店都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上招募的普通工作人员安排到一起让他们最低层开始摸爬滚打。以上两个特征使得社会上一般求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都处于同一起点上,从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优秀管理知识的人才,无论是从心理上或者是情感上都不能承受酒店这类从底层慢慢等待晋升的升值方式,从而使得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转而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
(二)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
例如苏州凯宾斯基酒店一般普通员工的工资只有2200元,而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实习生来说他们的工资也仅仅只有1580元每月,他们要想获得更多的报酬也只有通过加班来获得。所以由于初始工资过低,从而使他们跳槽到工资起点较高的行业中去。
二 、酒店人才流失的综合因素
(一)酒店人才就业观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对等
1.传统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在落后陈旧的观念的支配下,各行各业都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品级”,一般人都以为酒店服务是“劣等”职业,考年龄和外貌吃饭,在思想上严重影响了刚刚毕业的学生进入酒店行业的想法与工作信心。在平时的酒店工作中,也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老员工在新员工面前树威风摆资历的不良现象,这些更加加剧了父母对自己孩子从事酒店行业的担心程度与反感心理。此外,姑苏地处苏南地域,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姑苏经济腾飞的步调加快,许多行业需要大批的人才,就苏州工业园区而言,便有众多的世界名牌企业入驻其中,酒店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业园区中可以寻找到许多选择的机会。
2.工作形式对员工情绪的影响
酒店服务便是要让来宾们感触到“无微不至”,于是大多数酒店都采用“三班倒”工作制,此外由于做事内容的枯燥性容易使酒店一线职工们呈现情绪枯竭,由此产生职业倦怠。对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类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休息文娱和研究学习的功夫与空间。另外酒店员工的工作都是相对独立的;,且随时可能需要处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在这样一种紧张而繁琐的生活下工作,因此他们愿意选择相对轻松的“朝九晚五”工作。
3.员工对其未来晋升空间的质疑
不少的学生在选取就业岗位时格外注重的是将来的成长空间,他们等待有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气氛。在访问的苏州本专科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时,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期望自己在就业两三年内职位获得晋升。但是实际却是酒店行业员工很难在短期内晋升,这样的漫长的等待与实习生的升职心态大相径庭。从而果断导致实习生的跳槽心态频发,也致使酒店精英们大批流失。
4.高校学生择业心态影响其稳定性
很多高校毕业生缺少工作体味,也缺乏积攒经验的工作心态。择业时对工作的岗位和报酬抱有很大的自信,很多颇有造就价值的专业人才流向本专业之外的公司与外企。况且不少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到酒店后,与技校、中专毕业生做一样工作,领一样的报酬,而在实践技艺方面又略逊一筹,情绪极度不平衡,也失去持续工作的信念。
5.新生力量缺乏技能与经验
从最新的市场调查来看,苏州酒店业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严重偏离国际市场的需求。酒店管理的毕业生,作为酒店业的新鲜血液,承担着拓宽酒店市场,为酒店创造利益最大化的重任。可就目前刚刚毕业的他们而言,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相当匮乏,而现在的酒店高层们就希望刚走出校园的他们无需酒店二次培训即可投入到酒店的正常运转当中。可是他们忽视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冲突导致酒店实习生们不愿在酒店长期坚持下去。才外,因为这些新生力量对酒店业还相对生疏,故而对酒店业发展所需要的边沿常识、交叉知识也知之甚少,知识的复合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