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祭仪式对举办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例(附件)【字数:13850】
摘 要由政府主持祭祀的行为古已有之,并且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被历朝历代不断调整与充实,当下的公祭则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的态度,作为一种目的性极强的信息传播活动,公祭仪式的举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旅游等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国家公祭日为例,研究公祭仪式对南京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包括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首先分析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然后陈述了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过程,并且综述了国内学者对于仪式性活动以及旅游业影响的相关研究,奠定本文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公祭仪式与南京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首先分析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其次对于公祭仪式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运用以往学者的研究为基本框架,在具体以国祭公祭日为例,着重分析了国家公祭日的举办对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四部分是探讨如何借助国家公祭日来促进南京旅游业发展的对策。针对第二及第三部分公祭仪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公祭日的举办给南京所带来的影响,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扩大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来促进南京旅游业更好的发展。第五部分结论,是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探讨。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4
2.1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4
2.2公祭仪式相关研究 5
2.2.1仪式的相关研究 5
2.2.2公祭仪式的相关研究 5
2.2.3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 6
第三章 公祭仪式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7
3.1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7
3.2公祭仪式的发展优势 7
3.2.1中国传统文化之发扬与继承 7
3.2.2能将红色资源很好地转化为教育资源 8
3.2.3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养国家意识和民族信仰 8
3.3公祭仪式存在的问题 8
3.3.1公祭活动耗资不菲,劳民伤财 8
3.3.2只注重形式主义,而忽视其内涵 9
3.3.3公祭活动繁杂,对象五花八门 9
第四章 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10
4.1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10
4.1.1在增加城市旅游产品方面 10
4.1.2在丰富城市旅游形象方面 10
4.1.3在创造城市旅游收入方面 11
4.2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11
4.2.1在居民所持态度方面 11
4.2.2在旅游承载能力方面 11
4.2.3在城市旅游环境方面 12
第五章 借助国家公祭日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3
5.1从旅游需求角度,需要满足多方面旅游者需求 13
5.1.1特殊人群的需求 13
5.1.2普通群众需求 13
5.2从旅游供给角度,提供旅游者良好的体验和优质的服务 13
5.2.1加强周围环境的建设 13
5.2.2加强对纪念馆旅游承载力的控制 14
5.3从旅游支持角度,获得多方的全力支持 14
第六章 结论 15
6.1主要研究结论 15
6.2研究不足之处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中国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外出旅游也成为广大中国人民提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各式各样的特色旅游便应运而生。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度假,而是选择在旅游中更加注重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如:了解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满足自己对未知的好奇心、悼念缅怀逝去的人等等。近年来,仪式性活动在旅游者的选择上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定期参加和举行不同的仪式性活动,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当今的社会文化价值。而公祭仪式就是属于仪式性活动的一种,它不同于结婚仪式传达爱情的美妙,也不同于佛道宗教仪式传达人们美好的祈愿,它传达的是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是人们对于逝去的人的一种缅怀,也是人们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祭仪式自古已有,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纪念活动的一种,它也成为了我们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历史上的公祭,主要分为“国君之祭”、“朝廷宗庙祭祀”、“宗族共祭祖先”三种[1]。随着社会文化的交错更替,公祭仪式的主体、对象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将祭祀黄帝、炎帝等也称之为国祭,它虽属于公祭但与国家公祭不同,实际上是指地方政府举行的官方纪念。但是本文所指的国家公祭日特指每年12月13日对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遇难者进行悼念和缅怀。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时期的三大惨案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痛苦记忆,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活动,也从民间群体、地方政府的悼念上升到官方的,国家的公祭。虽然从1994年起,南京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举行哀悼仪式,但是随着国家对此的重视和日方频频传来否认这段历史的言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立法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越发突出它的必要性和教育性。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民众捍卫和平生活的决心和本国公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人们对于当今日本否认历史的沉痛打击。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公祭仪式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主要就是进一步开发南京公祭的旅游市场,增加南京旅游资源的构成,从而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南京祭祀遇难同胞由来已久在距离1994年第一次官方祭祀至今,为什么会在2014年以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自被设立之后对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有什么变化?对南京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多方面有何影响?对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构成又有什么改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个这个选题的重要缘故。
1.2研究意义
在笔者看来,国家公祭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学术价值来说,南京大屠杀事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的注意,多层次、跨领域的研究已经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做了详细的解释,而本文着重在国家公祭日的背景下去研究大屠杀事件的旅游价值,能对国家公祭日的旅游领域做一些补充;从现实意义来说,虽然从国家公祭日设立至今才三年,但其社会影响的传播已是不可预料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仪式当中去,去感受它的氛围,而本文则可以为那些以战争、灾害等为背景的仪式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发展以国家公祭日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大大丰富了南京旅游产品的结构,为当地的经济增一分力,扩大了南京旅游的影响力。
虽然公祭日的历史教育意义远远大于其旅游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它的旅游影响去进一步加深南京大屠杀事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从而达到他的教育意义。公祭日的设立至今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其影响范围远远不够,除了南京本土人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只是从书本上,网络媒体上来感知公祭日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便是鼓励人们去到当地,去现场亲临了解这段历史,这就会形成旅游,这将会对南京的旅游业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其旅游活动影响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4
2.1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4
2.2公祭仪式相关研究 5
2.2.1仪式的相关研究 5
2.2.2公祭仪式的相关研究 5
2.2.3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 6
第三章 公祭仪式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7
3.1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7
3.2公祭仪式的发展优势 7
3.2.1中国传统文化之发扬与继承 7
3.2.2能将红色资源很好地转化为教育资源 8
3.2.3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养国家意识和民族信仰 8
3.3公祭仪式存在的问题 8
3.3.1公祭活动耗资不菲,劳民伤财 8
3.3.2只注重形式主义,而忽视其内涵 9
3.3.3公祭活动繁杂,对象五花八门 9
第四章 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10
4.1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10
4.1.1在增加城市旅游产品方面 10
4.1.2在丰富城市旅游形象方面 10
4.1.3在创造城市旅游收入方面 11
4.2国家公祭日对南京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11
4.2.1在居民所持态度方面 11
4.2.2在旅游承载能力方面 11
4.2.3在城市旅游环境方面 12
第五章 借助国家公祭日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3
5.1从旅游需求角度,需要满足多方面旅游者需求 13
5.1.1特殊人群的需求 13
5.1.2普通群众需求 13
5.2从旅游供给角度,提供旅游者良好的体验和优质的服务 13
5.2.1加强周围环境的建设 13
5.2.2加强对纪念馆旅游承载力的控制 14
5.3从旅游支持角度,获得多方的全力支持 14
第六章 结论 15
6.1主要研究结论 15
6.2研究不足之处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中国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外出旅游也成为广大中国人民提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各式各样的特色旅游便应运而生。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度假,而是选择在旅游中更加注重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如:了解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满足自己对未知的好奇心、悼念缅怀逝去的人等等。近年来,仪式性活动在旅游者的选择上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定期参加和举行不同的仪式性活动,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当今的社会文化价值。而公祭仪式就是属于仪式性活动的一种,它不同于结婚仪式传达爱情的美妙,也不同于佛道宗教仪式传达人们美好的祈愿,它传达的是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是人们对于逝去的人的一种缅怀,也是人们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祭仪式自古已有,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纪念活动的一种,它也成为了我们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历史上的公祭,主要分为“国君之祭”、“朝廷宗庙祭祀”、“宗族共祭祖先”三种[1]。随着社会文化的交错更替,公祭仪式的主体、对象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将祭祀黄帝、炎帝等也称之为国祭,它虽属于公祭但与国家公祭不同,实际上是指地方政府举行的官方纪念。但是本文所指的国家公祭日特指每年12月13日对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遇难者进行悼念和缅怀。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时期的三大惨案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痛苦记忆,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活动,也从民间群体、地方政府的悼念上升到官方的,国家的公祭。虽然从1994年起,南京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举行哀悼仪式,但是随着国家对此的重视和日方频频传来否认这段历史的言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立法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越发突出它的必要性和教育性。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民众捍卫和平生活的决心和本国公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人们对于当今日本否认历史的沉痛打击。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公祭仪式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主要就是进一步开发南京公祭的旅游市场,增加南京旅游资源的构成,从而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南京祭祀遇难同胞由来已久在距离1994年第一次官方祭祀至今,为什么会在2014年以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自被设立之后对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有什么变化?对南京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多方面有何影响?对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构成又有什么改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个这个选题的重要缘故。
1.2研究意义
在笔者看来,国家公祭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学术价值来说,南京大屠杀事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的注意,多层次、跨领域的研究已经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做了详细的解释,而本文着重在国家公祭日的背景下去研究大屠杀事件的旅游价值,能对国家公祭日的旅游领域做一些补充;从现实意义来说,虽然从国家公祭日设立至今才三年,但其社会影响的传播已是不可预料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仪式当中去,去感受它的氛围,而本文则可以为那些以战争、灾害等为背景的仪式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发展以国家公祭日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大大丰富了南京旅游产品的结构,为当地的经济增一分力,扩大了南京旅游的影响力。
虽然公祭日的历史教育意义远远大于其旅游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它的旅游影响去进一步加深南京大屠杀事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从而达到他的教育意义。公祭日的设立至今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其影响范围远远不够,除了南京本土人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只是从书本上,网络媒体上来感知公祭日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便是鼓励人们去到当地,去现场亲临了解这段历史,这就会形成旅游,这将会对南京的旅游业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其旅游活动影响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