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那拉提草原景区为例(附件)【字数:6446】

生态旅游发展的深度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讨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自然为载体的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在新疆正蓬勃兴起。发展生态旅游是关系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本文以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该项研究对象,将所获的专业知识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补救措施来弥补生态旅游发展的不足,希望通过改善经济发展和人才的匮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滥用、政府的管理等举措来逐步改善生态旅游的现状,从而最终提高旅游业的生态发展。 i
目录
引言 1
一、生态旅游的概述 1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1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1
二、那拉提草原的概况及现状分析 2
三、那拉提草原生态旅游的问题分析 2
(一)地理位置处于劣势 2
(二)景区缺少完整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经营项目单一 2
(三)服务人员生态意识不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
(四)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3
四、那拉提草原生态旅游的改善策略研究 3
(一)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客源市场 3
(二)建立生态环保规划体系,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 4
(三)加强旅游“软”“硬”件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 4
(四)加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整顿措施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众所周知,“到了新疆才知道祖国的大小,到了伊犁才知道新疆的美丽”。伊犁河流域横跨伊犁哈萨克自治区的土地,由于其独特的地形条件,从而丰富了这里的降水,成为新疆干旱内陆的一块湿润宝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新疆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如何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新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生态旅游在认识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倡导人们的“绿色旅游”,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生态旅游的概述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提出了生态旅游的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对象是自然景观;其次,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开始醒悟,全球的绿色运动席卷了世界。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的代表,一经提出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今天,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才16年,就已经传遍全球,生态旅游的概念也逐渐丰富。生态旅游的重点在于“回归自然”与“绿色旅游”的结合,“保护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结合。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旅游描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表现,它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另一个重要表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中国地大物博,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目前,中国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早期成熟发展领域包括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鼎湖山、喀纳斯和新疆。按生态旅游类型划分,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可分为以五岳、道教名山为代表的山地生态景区九大类;湖的生态景观以长白山天池湖和肇庆星湖为代表;以吉林省长白山和湖北省神农架子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代表着草原生态景观;以海南文昌红树林海岸为代表的海洋生态景观;生态鸟类观赏区以江西鄱阳湖冬季候鸟自然保护区为代表;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和吉林延边长白山为代表;以湖北神农平台为代表的漂流生态风景区;远足的生态景点以西藏珠穆朗玛峰和罗布泊沙漠为代表。
二、那拉提草原的概况及现状分析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位于天山腹地,被誉为“塞外江南”。那拉提草原位于伊犁新源县,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高山植被区。自古以来,有名的草原便有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平坦的山谷,山峰高耸,森林茂密。每年六月到九月,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在山丘和山坡上,有红、黄、蓝、紫四种颜色,使草原五彩缤纷。美丽的草原风光和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相结合融为一体,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那拉提草原风景区定位于国际温带草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衬绿屏,玉带穿江”。在新疆广阔的沙漠中,那拉提就像一块镶嵌在黄绢上的玉石一样耀眼。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辽阔的草原,也有柔软的溪流。既有山的美,又有松林的气势。她以其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了一条如天山深处立体画卷般的景观走廊。以好客、歌舞著称的天山子弟,有十分之一生活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丰富朴素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风景区是一处独特的边塞风景,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风情。
“那拉提”在蒙古语中是“太阳”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从天山深处行军到伊犁,那时春天,山上却积满了雪,饥寒交迫使军队疲惫不堪。不想翻越过大山,但眼前是一片繁花似锦的广阔草原,泉水氤氲,流水潺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太阳升起,官兵们高喊“那拉提,那拉提”,这个地名就产生了。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是伊犁九大草原中开发最早的草原,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现在已经建成了旅游功能齐全的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区,每天可容纳数千人。近日,那拉提风景区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的鉴定,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项体系认证。三个系统认证同时通过,在新疆景区中名列第一。目前,那拉提旅游机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游客可以直接从乌鲁木齐飞往那拉提草原。
三、那拉提草原生态旅游的问题分析
(一)地理位置处于劣势
地理位置处于不利、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境地。从全国来看,发达的旅游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陆、海、空交通便利,市场资源接近,区位竞争激烈。而那拉提景区地处西北内陆深处,景区之间距离远且道路陡峭,长途跋涉,导致很多游客因为时间长、距离远、交通成本高而望却止步于此。
(二)景区缺少完整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经营项目单一
景区缺乏完整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导致景区过度经营,产生游客接待量饱和的现象。由于明显的季节性,从而错过了黄金旅行时间。7月和8月是每年草原旅游的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数以万计。过度的交通人流给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让景区失去了原有的草原风情,无法感受到草原的精髓。景区资源利用不充分,经营项目单一,活动内容少,各种民族活动的专业性技术要求高,导致旅游客参与率低,吸引力下降,对旅游景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2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