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秘书的角色意识

论秘书的角色意识[20200103161609]
随着市场经济及社会、政治不断发展、成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秘书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但许多秘书并不能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出现了很多职业陋习乃至职业犯罪。由此,对秘书角色意识进行理论探索,进而对现实的秘书工作进行规范已迫在眉睫。文章从秘书角色内涵的阐释、秘书角色意识的梳理以及秘书角色意识的培养途径这几部分对秘书职业的应有之义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勾画出一条社会舆论和国家制度都认可的秘书的成长之路。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秘书,角色意识,培养
目 录
1 前言 1
2 角色及秘书角色 1
2.1 角色的理论阐释 1
2.1.1 角色的来源和含义 1
2.1.2 角色的特点 1
2.1.3 角色的扮演 2
2.2 秘书角色及其基本特征 2
2.2.1 秘书角色的多元性 3
2.2.2 秘书角色的辅助性 4
2.2.3 秘书角色的幕后性 4
2.2.4 秘书角色的保密性 5
3 秘书应树立的角色意识 5
3.1 主角与配角共存意识 5
3.2 公关意识 6
3.3 信息意识 7
3.4 管家意识 9
3.5 幕后意识 9
3.6 防腐意识 10
4 秘书角色意识的培养途径 11
4.1 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 12
4.2 充分发挥领导及组织的功能 12
4.3 人才培养机构应加强培养和引导 13
4.4 强化社会舆论及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作用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注 释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管理工作的全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给秘书自身及其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秘书角色定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如果秘书在工作中不能树立恰当的角色意识,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越位”或“缺位”,进而演化为职业陋习甚至职业犯罪。习近平总书记在《秘书的工作风范》一文中指出,要当好秘书,就要做到“五不”,即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这“五不”告诫为秘书树立怎样的角色意识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秘书的角色意识》这一课题的研究,了解秘书在工作中应扮演的角色,可以使秘书在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培养正确的角色意识,也有利于秘书加深对自己职业性质及职责的认识、把握和体验,有利于全面开发秘书潜能 ,改进秘书工作作风,提高秘书工作效率。此课题的研究对优化秘书队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遏制秘书腐败现象、净化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角色及秘书角色
2.1 角色的理论阐释
2.1.1 角色的来源和含义
角色本为戏剧、影视名词,指演员根据剧本扮演其中某一特定人物,这些角色各有特点,互相配合演绎一个故事。[1] 同样,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根据社会剧本的需要,各个行业、岗位的人们也要扮演不同角色,这个角色就是社会角色。
在社会学中,“角色”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里学家G.H.米德首次提出,他用此来分析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方式以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随后,这一词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并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概念。[2]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定的角色,这种角色规定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要求的行为模式,这就是社会角色。
2.1.2 角色的特点
第一,普遍性。社会角色的普遍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角色是伴随社会的产生、分化而来的,每种社会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另一方面,社会角色是针对同类社会成员而言的,它是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的行为模式。
第二,具体性。社会角色不是空泛的概念,它是具体的、有实质内涵的。其具体性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社会机构中一类人的身份、地位的具体确认。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指向特定类别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方式及行为规范。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不一定表现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正规化”,而且也不都有一定的文本确认,但是它是社会角色承担者在日常社会活动中都了解的、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三,复杂性。社会角色十分复杂,这是由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如前所述,社会角色是人们的一种行为模式,而社会是由社会关系所构成的,因此,每一个社会关系都有一个社会角色与之相对应。社会关系数量和种类庞大、难以计数,这也使得社会角色日趋复杂、多样,难以计数。
第四,表现性。社会角色是指导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成体系的行为规范,它的表现依赖于角色承担者的扮演及表演。只有人们的社会活动或者说人们的扮演才能证实某一种角色的存在,否则就是虚无的、潜在的。
2.1.3 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角色承担者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一行为称为角色扮演。[3] 角色扮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包括当事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对情境的解释、反应。包含如下基本阶段和过程:第一,了解角色期望。明确社会对角色的要求和期待以及角色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前提。第二,角色认同。当明确了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关键的问题在于社会成员能否接受这些要求和规范,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第三,角色扮演。即角色承担者必须在具体情境中去表现角色行为:角色承担者要根据角色期待确定行为方向,然后根据互动对象和具体情境采取某种具体行动并结合实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调整 。
2.2 秘书角色及其基本特征
戏剧、影视剧本中的各个角色各有其特点,社会剧本亦是如此,由于人们的社会职业和岗位不同,每个岗位的社会角色也就不同。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也是由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内容和行为模式所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秘书工作中指出,秘书工作具有“重、苦、杂、难”四大特点。[4] 秘书在社会活动中的职责是繁杂的,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是单一的,秘书在工作中,要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明白自己的角色特征,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以便在工作中高效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担负起重、苦、杂、难的工作任务,成为一个“好秘书”。
2.2.1 秘书角色的多元性
在中国古代,“秘书”一词原指秘密的文书典籍,在逐渐演化为一种职业的过程中,也始终与文书处理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秘书职能复杂多元、秘书学科建立完善的今天,人们在对秘书这一职业进行理性化的高度概括时,仍然离不开秘书的文书性。《现代汉语词典》就将秘书定义为“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所以,秘书要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笔杆子”。 不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中,秘书都要承担协助领导起草讲话稿、草拟各类公文、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这需要秘书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和公文知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秘书也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办公软件,灵活处理各类电子文稿。
但是,随着秘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秘书所承担的责任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文书,还要包括处理日常事务、辅助决策、管理、公关等,现代秘书职责的多样性决定了秘书所要扮演角色的多元性。
除了“笔杆子”角色,秘书还需要扮演“助理”角色,在领导决策中做好智囊和参谋,为领导决策收集、整合信息,评析方案优劣,并检查、督促决策执行。同时,秘书还要妥善安排好办文办会、接待出访等日常事务,让领导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抽出身来,集中精力抓大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9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