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模式模仿者与创新者竞争动态研究

摘 要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对于电子商务模式下模仿者与创新者的竞争动态是目前电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中的新加入者、替代品的威胁和竞争的对抗这三点,和CPM为理论基础,以电子商务模式为背景,对模仿者与创新者进行角色分析,探析二者如何进行开拓、又是如何进行学习复制的,围绕两者之间的竞争态势这一主题,以亚马逊(中国)和当当网竞争演变为例,对竞争动态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电商企业的模仿者和创新者给出了相关竞争建议。关键词:竞争;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电子商务模式目 录
0 引言 1
1 竞争与态势 2
1.1 市场与竞争 2
1.2 竞争态势矩阵分析(CPM) 3
2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者与模仿者的竞争角逐 4
2.1 电子商务模式 4
2.2 创新者与模仿者的竞争 6
2.3 电商企业双“I”的竞争 8
3 亚马逊(中国)与当当网的竞争演变 9
3.1 亚马逊(中国)和当当网的基本情况 9
3.2 两者的模式比较 9
3.3 两者的竞争演变 11
4 创新者与模仿者的竞争策略 12
4.1 模仿≠剽窃,创新≠完胜 12
4.2 电商灵魂:创新+模仿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电子商务模式模仿者与创新者竞争动态研究
——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竞争演变分析
0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日益活跃,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按照艾瑞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贸易规模12.3万亿元,增加了21.3%,此中网络购物增加了48.7%,成为推进电子商务市场成大的首要力量[]。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创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中,只有极少数的原始创新,很多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依靠模仿国外优秀的商业模式,如卓越、当当模仿亚马逊;凡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快速增长。按照艾瑞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贸易规模12.3万亿元,增加了21.3%,此中网络购物增加了48.7%,成为推进电子商务市场成大的首要力量[]。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创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中,只有极少数的原始创新,很多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依靠模仿国外优秀的商业模式,如卓越、当当模仿亚马逊;凡客诚品的崛起归功于PPG公司;Baidu学习Google,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人人网等实名制社交网站在Facebook的带领下快速扩张。模仿创新为电商企业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元素,有些国内模仿创新如淘宝网利用独特的本土优势甚至令其创新源Ebay败走中国[]36。
针对这些电商企业的发展现象,国内外研究学者做出了不少钻研,如Amit和Zott(2000)认为,公司的商务模式是翻新的重要土壤,他们通过经典Bass模型(1957),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创新[2]36;王砚羽等(2013)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思索电商企业的模仿与创新。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电子商务模式的模仿与创新的并不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些模仿者在创新过程中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但也会出现本土的模仿者令外来创新者“败走麦城”的现象呢?电子商务模仿者与原始创新者之间的竞争动态到底是怎样的呢?两者是如何相爱相杀的呢?对于电子商务模式下模仿者与创新者的竞争动态分析是我国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现实议题[]44。
本文以电子商务为背景,对模仿者与创新者进行角色分析,围绕两者的竞争态势这一主题,以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竞争演变为例,对竞争动态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模仿者与创新者的竞争动态,分析其为电子商务企业带来的机遇,为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模式打开新思路,以期对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突破现有模式发展的困境提供指导,从而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激励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多样化成长[3]44。
1 竞争与态势
1.1 市场与竞争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策略》一书中,提出有名的五力分析架构。他认为,有五个因素影响了行业竞争态势,分别是新加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力量、取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力量及现有竞争者的对抗态势。本文通过阐述五力模型中的新加入者、取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对抗态势,分析两个处于同行业中的企业,由于两者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
在某一行业中,A企业率先进入市场,捕捉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大胆尝试,开辟了新的市场,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面对巨大的、潜在利益的诱惑,随之而来的B企业作为新加入者以及A企业的取代品和竞争者进入市场,提供和A企业同样质量甚至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掠夺A企业原本占据的市场份额,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一杯羹。
B两家企业作为相互之间的竞争者,均会采取一系列的竞争策略,力图胜过或者压倒对方企业,最大限度的使自己获益。A企业和B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往往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质量和功能、售后服务等方面,B企业作为替代品,所提供的产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消费者所花费的成本越低,服务更优质,其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对A企业而言,其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B企业作为新加入者渴望成为A企业的替代品,效仿学习A企业的同时,进行创新,B企业汲取到A企业的缺陷和经验,提供的服务更优质,价格更令消费者满意,自身实力强大,对A企业发动猛烈攻势,迅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对A企业作为率先者的地位,构成了不小的威胁。然而在B企业的猛烈攻势下,A企业并不会束手就擒,积极采取对抗策略,与B企业一较高下,想要重新抢回自己的市场霸主地位。针对B企业的侵入,A企业会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如: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使售价下降、或者开发特色产品等,实时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达到提升企业的销量与利润的目的。同时,A企业在巩固原有忠实客户的基础上,吸引和发掘新的客户,扩大顾客群。面对A企业战略的调整,B企业并不会固步自封,作为后起之秀,它想要摆脱A企业的模仿者、跟随者的身份,所以随着A企业策略的调整,B企业也会适量改变自己的方向策略,对A企业紧追不放,展开强烈竞争攻势,不断吞并、占据市场。
作为同一行业中的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A、B企业间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家企业的战略目标都是希望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另一方更多的竞争优势,所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双方会产生冲突与对抗,这些冲突与对抗也就构成了A、B企业间的竞争。
1.2 竞争态势矩阵分析(CPM)
竞争态势矩阵(Competitive Profile Matrix,CPM矩阵)是用于确认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及相对于该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特定优势与弱点[]。企业利用竞争态势矩阵分析,衡量自身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与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在同一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上游地位。竞争态势主要是指:某一行业在市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6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