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1940】

中国目前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驱动为宏观目标,以微观行为作为基础支撑,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的现实背景。在“双创”的浪潮下,为“互联网+”创业提供支撑服务的众创空间也就相继出现,服务内容包括技术运营、场地提供、创业培训和融资等多个方面,首先,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众创空间现有商业模式分析,以镇江市众创空间为调查对象,对众创空间的现有运营模式进行分类;其次,分析了镇江众创空间在经营人才、资源配置、政府政策、创新能力、运营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从建立多元组织体系、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策略。关键词: 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创客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Zhenjiang s Maker Space
目录
0 引言 2
1.1 众创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3
1.2 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模式 4
2 镇江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5
2.1 镇江众创空间的发展目标 6
2.2 镇江众创空间的总体态势 6
2.3 镇江众创空间的发展特点 7
2.4 镇江现有众创空间典型介绍 8
3 镇江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 9
3.1 认知程度不高,民间参与热情有限 9
3.2 创新力量薄弱,创客成长能量有限 10
3.3 配套服务不全,创业扶持作用有限 10
3.4 综合经营人才稀缺,资源配置受限 11
3.5 政府政策不健全,扶持作用有限 11
3.6 运营模式单一,推动能力有限 11
4 推动镇江众创空间的发展策略 11
4.1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12
4.2 突出示范引导作用 12
4.3 壮大创业主体,引导大学生创业 12
4.4 推进载体服务便利化 13
4.5 优化推进科技金融 14
4.6 进一步浓厚创业氛围 14
结论与展望 15
致谢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7
镇江众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 引言
美国经济学家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提出,多数创新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的。普罗大众有自由的权利去思考、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改进现状,大众参与的创新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1],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构建的紧迫问题。创新驱动作为宏观目标,必然需要微观行为的支撑,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的现实背景[2]。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而创新发展是其中之首,同时创新发展也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自从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到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体统[3],在这期间出台一系列可以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为了加快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和改造升级传统动力,足见我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决心和毅力。
促进大众创业作为众创空间的根本目标,同时众创空间在孵化创业项目与集聚社会资源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与科技孵化园区、大学生创业园等传统创业集群相比,起到了降低成本,提升创业成功率的作用。众创空间同时也是一种创业集聚空间,发挥产生创意,孵化创新与支撑创业的作用[4],作为创业的新载体,新形式,是创客社区,加强了创客的更深层次的互动,引领了创客的生活方式、积累了创客的社会资本,是创客们集聚在一起一种全新的方法;作为众创网络空间,将创客彼此之间,众创空间与社会系统之间联结起来,是创业的全新模式。
针对目前镇江的众创空间,我将运用田野调查法,并实地进行调查走访,总结出镇江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目前发展中的问题,从其他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内其他众创空间发展中获得经验,系统的总结分析目前众创空间的类型及运营模式,与镇江众创空间的实情相结合,提出合理的改善策略,为镇江的众创空间发展提出良好的建设性建议,促进镇江众创空间的繁荣发展。
1 众创空间的相关理论
目前,创新创业紧跟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下,冲破了传统意义实验室的界限,拓展创新活动的外延,主要表现为创业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创业门槛的标准不断下降,创业工具和手段白变得更加多样,创业过程也变得越发透明。在此背景下,众创空间作为网络时代一种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土壤[5]。
众创空间起源于在欧美国家流行的“创客空间”这一概念,全球最早的创客空间是1981年在德国柏林创建的混沌电脑俱乐部[6]。在2015年年初,由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在国内引发了人们对由MARKER翻译过来创客一词的广泛关注。创客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共同开放创新为特点,以创新实践为平台,打造了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创新创业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众创空间的观念被引入中国,越来越成为政府机构关注和民众关心的热点议题。中国的创新与国外创新的区别,是中国的创新可以更好的发挥大众创新的优势,万众创新一起聚合的新元素,强调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结合[7],是经济新常态下,激发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激情、创造公平创新创业机会的重要方式。
1.1 众创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创客”一词是由英文单词“marker”翻译过来的,指由于兴趣与爱好,尽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产物的人,在极速发展变化的科技发展趋势下,创客通过工具与网络分享成果,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共同缔造DIY的未来,使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创客群体的共同特质是具指具有高度的创新,实践与分享精神[8];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包含一种文化、态度、理念和学习方式[9];是将个人兴趣与事业结合起来的完美典范[10]。
国务院在2015年3月颁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众创空间明确的定义,众创空间是一种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传统孵化器不同,众创空间在线下空间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将已有市场交易式的一对一服务转换为平台化自匹配服务,实现了众创空间平台与服务提供商、入驻企业之间的共生依赖[11]。
众创空间的特征主要是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它能够积极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做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是在目前各种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新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所构建的创新创业服务综合平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