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薪酬企业特征与价值研究(附件)
在经济和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所看见的产品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企业更看重的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企业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需求增大,使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所以高管薪酬问题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是对企业高管薪酬、企业特征与价值的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简要描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状进行分析,再根据选取的2010年到2017年上海与深圳股票交易所的数据,运用SPSS和Excel这两个软件进行统计与回归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企业规模对两者关系影响较小。同时本文在最后对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所存在的缺陷。关键词 高管薪酬,企业绩效,企业特征,回归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2 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 2
3 研究理论分析 3
3.1 概念界定 3
3.2 理论基础 4
4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5
4.1 高管薪酬总体增长趋势 5
4.2 行业之间高管薪酬的差距 6
5 实证分析与研究 7
5.1 样本选取和变量的设计 7
5.2 研究的假设 7
5.3 实证模型的构建 8
5.4 实证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
5.5 实证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12
5.6 实证样本的回归分析 12
6 结论与建议 14
6.1 研究结论 14
6.2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的建议 14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附 录 20
1 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快速增长,天价的高管薪酬等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3月,根据媒体报道,平安董事长和其他高管在07年所拿报酬出现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在市值缩水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和A股价格暴跌到收盘的56.06元的情况下,平安高管拿着超高报酬是否合理?2009年,中国对国有企业、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也日趋严厉,财政部对各公司发出明确通知:高管薪酬的最高值不能超过07年的90%,并且业绩下降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下调10%,对于经营业绩下滑更大的企业来说,高管人员薪酬降幅还应增加。近几年,让人难以想象的薪酬高度的出现,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股权在高管薪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当这些 “天价年薪”、“红利风波”、“限薪令”等事件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高管薪酬的问题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反思。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理论界和实践界纷纷对激励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且相信增加高管的激励制度,需要利用股票然后将高管的薪酬与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并且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绩效表现一致,那么随着高管薪酬的增加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变好。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激励高管人员工作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最高的利润,但是高管薪酬无现的增加企业的绩效也会一直的增长吗?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探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最早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MeGuire、Chiu和Elbeing(1962)研究,最开始将企业的销售收入作为企业的绩效,然后与高管人员的薪酬联系在一起,发现两者具有关联[1],但是Baker、Jensen和Murphy(1988)的研究,提出了敏感度这一新的评价值,因为高管薪酬对公司价值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不能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另外政治方面的政策也会改变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2]。国内不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争议,近几年来国内大量学者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管家理论等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学者徐娜(2013)证明了 0.1是高估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的临界值 ,超过这个数值后,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就很弱了[3]。考虑到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不同实验的结果会有差异,李争光(2015)加入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为公司业绩的指标选择提供了新的角度,与前者得出了相似的实验结果,高管薪酬可以增加企业价值,高管持股对托宾Q 值的影响显著为负[4],其原因可能是高管持股在国内还不流行没有被广泛的接受。
之后栾秀云、陆烨、于丹(2016)也是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做分析,研究结论与前述相似:高管持股可能会增加一点点企业价值但它的作用效果特别不明显[5]。此外,这篇文章也做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高管薪酬的结构中有不同的构成要素,他们分别研究了货币薪酬和公司绩效有什么关联,在职消费和企业绩效有什么关联。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因素都对企业绩效有影响,并且给出了0.5%这样的水平数值。
然而陈思琪(2016)考虑到不同的地区所研究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她选择了湖南省的年报数据,与江苏省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得出了与上述学者都不一致的结论:高管持股比例达到10%才和企业绩效之间有联系,高管在职消费则对它没有作用效果[6]。谌新民、刘善敏(2003)透过上千家在01年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虽然“零报酬”比例有所下降,但是“零持股”比例反而增加了,高管的持股比例和企业经营的好坏没有关联[7],这使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加不明朗。
从上述研究来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能够简单定论,学者们选取了不同的衡量指标,从薪资的构成等内部因素分析高管薪酬与企业薪酬之间的相关性,一种观点认为,高管薪酬和公司的业绩两者之间是两个不同的变量[8],互相不影响,但是持续增长的高管薪酬会产生员工之间的不和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管薪酬具有正向作用,可以使管理层重视股东利益,创造股东价值。随着深入的研究,国内研究人员不再只单单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简单关系,而是寻找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来探讨这些因素是否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为高管薪酬的分析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2.2 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情况下影响着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能避免单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因此关键因素的选取显得尤其重要。毕 欣、何楚聪、黄山(2011)选取了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公司规模为自变量探讨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9],证实了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高管薪酬也会随着增高,高管薪酬的增加会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另外,加入了对地区的划分研究,分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高管薪酬产生了更突出的效果。邓帆帆、 闫海鑫(2011)选取了重庆在深、沪两市的上市的公司年报数据,同样发现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呈正向关系[10],公司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高级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就越强,高级管理人员相应的所要求的报酬就会越高。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2 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 2
3 研究理论分析 3
3.1 概念界定 3
3.2 理论基础 4
4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5
4.1 高管薪酬总体增长趋势 5
4.2 行业之间高管薪酬的差距 6
5 实证分析与研究 7
5.1 样本选取和变量的设计 7
5.2 研究的假设 7
5.3 实证模型的构建 8
5.4 实证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
5.5 实证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12
5.6 实证样本的回归分析 12
6 结论与建议 14
6.1 研究结论 14
6.2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的建议 14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附 录 20
1 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快速增长,天价的高管薪酬等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3月,根据媒体报道,平安董事长和其他高管在07年所拿报酬出现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在市值缩水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和A股价格暴跌到收盘的56.06元的情况下,平安高管拿着超高报酬是否合理?2009年,中国对国有企业、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也日趋严厉,财政部对各公司发出明确通知:高管薪酬的最高值不能超过07年的90%,并且业绩下降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下调10%,对于经营业绩下滑更大的企业来说,高管人员薪酬降幅还应增加。近几年,让人难以想象的薪酬高度的出现,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股权在高管薪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当这些 “天价年薪”、“红利风波”、“限薪令”等事件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高管薪酬的问题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反思。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理论界和实践界纷纷对激励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且相信增加高管的激励制度,需要利用股票然后将高管的薪酬与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并且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绩效表现一致,那么随着高管薪酬的增加企业绩效也会随之变好。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激励高管人员工作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最高的利润,但是高管薪酬无现的增加企业的绩效也会一直的增长吗?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探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最早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MeGuire、Chiu和Elbeing(1962)研究,最开始将企业的销售收入作为企业的绩效,然后与高管人员的薪酬联系在一起,发现两者具有关联[1],但是Baker、Jensen和Murphy(1988)的研究,提出了敏感度这一新的评价值,因为高管薪酬对公司价值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不能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另外政治方面的政策也会改变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2]。国内不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争议,近几年来国内大量学者通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管家理论等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学者徐娜(2013)证明了 0.1是高估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的临界值 ,超过这个数值后,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就很弱了[3]。考虑到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不同实验的结果会有差异,李争光(2015)加入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为公司业绩的指标选择提供了新的角度,与前者得出了相似的实验结果,高管薪酬可以增加企业价值,高管持股对托宾Q 值的影响显著为负[4],其原因可能是高管持股在国内还不流行没有被广泛的接受。
之后栾秀云、陆烨、于丹(2016)也是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做分析,研究结论与前述相似:高管持股可能会增加一点点企业价值但它的作用效果特别不明显[5]。此外,这篇文章也做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高管薪酬的结构中有不同的构成要素,他们分别研究了货币薪酬和公司绩效有什么关联,在职消费和企业绩效有什么关联。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因素都对企业绩效有影响,并且给出了0.5%这样的水平数值。
然而陈思琪(2016)考虑到不同的地区所研究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她选择了湖南省的年报数据,与江苏省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得出了与上述学者都不一致的结论:高管持股比例达到10%才和企业绩效之间有联系,高管在职消费则对它没有作用效果[6]。谌新民、刘善敏(2003)透过上千家在01年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虽然“零报酬”比例有所下降,但是“零持股”比例反而增加了,高管的持股比例和企业经营的好坏没有关联[7],这使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加不明朗。
从上述研究来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能够简单定论,学者们选取了不同的衡量指标,从薪资的构成等内部因素分析高管薪酬与企业薪酬之间的相关性,一种观点认为,高管薪酬和公司的业绩两者之间是两个不同的变量[8],互相不影响,但是持续增长的高管薪酬会产生员工之间的不和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管薪酬具有正向作用,可以使管理层重视股东利益,创造股东价值。随着深入的研究,国内研究人员不再只单单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简单关系,而是寻找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来探讨这些因素是否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为高管薪酬的分析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2.2 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情况下影响着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能避免单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因此关键因素的选取显得尤其重要。毕 欣、何楚聪、黄山(2011)选取了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公司规模为自变量探讨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9],证实了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高管薪酬也会随着增高,高管薪酬的增加会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另外,加入了对地区的划分研究,分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高管薪酬产生了更突出的效果。邓帆帆、 闫海鑫(2011)选取了重庆在深、沪两市的上市的公司年报数据,同样发现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呈正向关系[10],公司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高级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就越强,高级管理人员相应的所要求的报酬就会越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