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m原理的某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薪酬管理是企业吸引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任何企业都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了薪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科学的问题。本文是以一家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为例,主要通过文献查询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公司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3P+M原理在企业薪酬体系中的运用。本文在第一部分是对基于3P+M原理的薪酬体系研究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3P+M原理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引入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这一实例,对该公司的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利用3P+M原理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方案进行总结并找出不足。关键词:薪酬体系;3P+M;岗位薪酬;绩效薪酬;能力薪酬目录
0引言 1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
1.2.1 3P+M原理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1.4 研究的创新点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 薪酬理论概述 4
2.2 3P+M原理的概述 4
2.3 基于3P+M原理的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 5
2.3.1设计的模式 5
2.3.2设计的方法 7
3 3P+M原理在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运用 8
3.1 公司的简介 8
3.2 公司薪酬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8
3.2.1 公司薪酬体系的现状 8
3.2.2 公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12
3.3 基于3P+M理论在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薪酬体系中的运用 13
4 结论 19
4.1 研究成果 19
4.2 展望与不足 20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基于3P+M原理的某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r /> 3.3 基于3P+M理论在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薪酬体系中的运用 13
4 结论 19
4.1 研究成果 19
4.2 展望与不足 20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基于3P+M原理的某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薪酬体系的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3P+M原理正是在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重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立足于3P+M原理的研究,深入探讨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以某公司为例,将理论原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充分了解3P+M原理在该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分析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后说到底还是对人才的竞争,而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手段莫过于薪酬制度。目前,公司现行的薪酬管理体系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的薪酬战略不明确;部门的职能定级不清晰;薪酬分配方式单一;还未建立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薪酬制度缺乏外部竞争力内部公平性。经研究发现,3P+M原理提出的岗位薪酬,绩效薪酬,能力薪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适合我国企业运营发展的特点,能降低管理成本,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3P+M原理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从公平性角度研究
Nina Gupta(2013),在《Employee compensation: The neglected area of HRM research》对企业薪酬制度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说明,并提出薪酬差量学说[1]。 Delery(2008)也在《The many faces of pay variation》提出岗位层次划分的重要性,要求把相同的薪资总额以不同的方式分配给员工,体现薪酬的灵活性和公平性[2]。
(2)从激励性角度研究
Goode(2004)与Baumeister(2001)从激励的角度研究薪酬对员工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例举大量案例,来证明薪酬的设计与实现不仅可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被用来改善环境,提高创造力[3]。
2、国内研究现状:
(1)致力于方法研究
不少国内学者研究的着力点在于方法的研究,即如何运用3P原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党雁(2014)的《浅谈宽带薪酬设计的一般过程》要求薪酬必须与岗位价值直接挂钩,讲诉宽带薪酬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注意点[4]。王莹(2012)的《3P薪酬转化为结构薪酬的支撑单元》也是讲诉对3P原理的组合运用,提出结构薪酬的方法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5]。
(2)补充完善3P原理
廖建桥的《5P模型 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分类方法》是对3P原理的补充与发展,结合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与中国企业的实际,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体系[6]。林泽炎博士的著作《3P模式: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直观地展示了职务分析、绩效评估、薪酬设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6]。
(3)优劣势的研究
不少学者也在挖掘3P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朱立君在《企业薪酬设计模式分析》中深入透彻地分析了5种独立的薪酬制度的优缺点,同时也深入地剖析了3P模式的优点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7]。于晓辉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设计问题探析》同样剖析企业在运用3P原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8]。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薪酬研究的内容广泛,但仍存在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对于薪酬战略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在研究作用上,研究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的学者占了多数,但不少忽略了对内部薪酬分配不均的情况,多数员工希望能够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但实质个人岗位、能力、工作表现等都会带来一定的收入差异,这种差异或多或少都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在研究方法上,多数学者虽然结合了企业实际,但多是纸上谈兵,未结合中国的国情,研究方法单一,未拿出强有力的数据说明。在关于将薪酬制度与员工归属感,成就感及精神需求联系起来的研究方面较少,应该更注重对员工长期激励的研究。还应该更加注重利用弹性福利管理激励员工,研究中涉及薪酬制度的透明化等问题也相对较少。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3P+M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基于3P+M原理的企业薪酬体系。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现状与综述;第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6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