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思维的企业管理会计研究(附件)

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为迅速,给市场上的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当然,也迎来了不少的风险。为了有效的避免企业的风险,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各个方面存在的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淘汰了一些传统的企业,这些传统的企业一般不能较好的适应市场的潮流。因此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所淘汰,就必须发展基于价值链思维的企业管理会计。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企业的信息来源从内部会计信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各方信息,进而实现整个价值链企业多方互利共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价值链思维的企业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分析,介绍了价值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基本结构和管理框架,研究了基于三类价值链的管理会计的应用。就企业价值链管理会计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形成可操作的共同价值创造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 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控制,应用
目 录
1 引言 1
1.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价值链管理会计概述 5
2. 1 价值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5
2. 2 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概念 6
2. 3 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基本结构 6
2. 4 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框架 7
2. 5 波特创造共同价值理论——以摩洛哥油为例 7
3 基于价值链思维的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 9
3. 1 三类价值链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9
3. 2 以价值链思维为导向的管理会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4 基于价值链思维的管理会计的实施路径 13
4. 1 搭建管理会计平台 13
4. 2 导入管理会计系统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目前,我国不断地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亦是如此。企业的会计职责与其说是计算经济价值,不如说是对企业价值的管理,也正是因为企业价值的存在,价值链的建立才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采用信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对企业会计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会计价值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建立,还能够让企业更容易的融合在市场当中,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
从价值链管理理论来看整个价值链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通过有机整体中的各个组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信息共享,才能使得整个价值链在行业中占据有力的竞争地位。但就目前来看,企业还未能实现在整个价值链上收集、整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范围仍然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所以,在缺少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以及外部同行业竞争企业之间的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不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进行的,企业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价值增值最大化,并有效带动价值链上企业各方互利共赢的发展。
企业充分利用内部价值链与外部价值链,打破了传统会计链内外不能兼顾的弊端。汇总、统筹价值链上各节点信息,促进管理者决策质量的提高,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逐渐成为企业价值增值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模式之一的价值链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链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作为价值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需要关注企业价值链的活动,既要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也要注重企业外部的合作关系。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种高科技应用提高了管理会计人员的效率,但是没有最大限度地挖掘此种效率提升带来的优势,不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1.1.2 研究意义
企业应用价值链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本企业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要与价值链活动紧密相关,因为价值链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突破口,有利于管理会计在其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最终实现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变革和发展。信息时代已然到来,传统管理会计需要在时代的助推下进行变革,基于价值链思维的管理会计正是变革之下的产物之一。价值链管理会计正在积极拓展信息技术,以期将价值链管理的思想真正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实现价值增值,创造企业各方利益的共赢。价值链管理会计在本文的研究中,提供的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业务经济活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平台,这种平台类似一个循环生息的生态圈。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市场预期中必定能够进行企业价值增值的共同价值创造模式。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波特教授(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他认为价值链是最能体现企业间竞争力的一种形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分析本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各种活动成本,必须要和处于同等地位的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成本相比较,确定两者的差别,再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本企业竞争力,以期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1]。后来波特教授(2011)在《创造共同价值》一文中,又指出了价值链管理的新兴应用方向——与价值链上的各个利益相关方采取深入合作,采取于各方都有益行动以创造价值共赢[2]。
Shank和Govindarajan(1992)在波特教授研究价值链的基础上,丰富了价值链的概念。企业要以公正的角度,把自身的价值链放置于整个行业中审视,研究与本企业类型相近的竞争者的价值链,做出符合本企业战略计划,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3]。这两位学者提出的价值链概念是对波特教授提出的初代概念的细化,得出,所有企业本身的价值链都应该与市场整体的价值链相比较,然后研究内部价值链的相似之处,为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与帮助。从此之后,价值链体系研究才逐渐被重视,这一观点促进了价值链体系的更新与发展,形成了包含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的完整价值链体系。
Rappaport(1986)也在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金流贴现模型,使“价值最大化”这一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之中,将之转变为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技术[4]。Rappapor主要思想都是来自企业管理这一视角,现金流贴现模型将公司价值具化成了三大因素,将价值与业务的关系串联起来,让价值管理有了抓手。企业在价值链管理的实践中,一般只会重视现金流管理,却忽略了其他两大因素,即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因此许多企业目前的价值链管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链管理。持续流入的现金流能够实现企业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风险和战略这两个因素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基于价值链思想的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在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2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