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探究(附件)【字数:1024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产城融合”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城融合”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刻地体现了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产城融合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和变革路径,构建评价江苏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体系,总结分析出当前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对江苏省产城融合提出发展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化;产业集聚
目录
0引言 1
1产城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2
1.1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 2
1.2产城融合的内涵解析 3
2 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 6
2.1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 6
2.2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变革路径 7
3 江苏省产城融合评价 8
3.1评价江苏省产城融合程度的指标 8
3.2评价方法与计算过程 12
3.3评价结果 13
3.4结论 14
4.江苏省产城割裂的原因解析与发展思路 15
4.1产城割裂原因剖析 15
4.2推进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 16
4.3加快江苏省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 18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江苏省产城融合发展探究
0 引言
在“十三五”规划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加速产城融合的腾飞。最近几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将发展中心放在产城融合上面,着力打造“产、城、人”三者,使之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以实现产业生产的高效率,更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化居住环境,打造多姿多彩的生态环境,从而创建一个适合就业和居住的城市。北京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可以说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新媒体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域,其在迎来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期,成为产城融合的新典范。随着产业升级优化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实现新常态下产城更好的融合,以期许能够得到更加充足的经济发展动力。由此可以得知,我国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正在加速到来。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业化改革新阶段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也显露出很多弊端,主要问题有:如私自占用耕地、不考虑实际情况扩大城市的面积,仅仅依靠土地和人力资源要素开设工厂或盲目扩大工厂规模,乱设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等,从而实现经济的粗放式增长;城乡非均衡发展的情况如何改变;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如何改变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何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开辟出一条具有21世纪中国特色的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是当下中国所要着力探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变革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智慧”的城市决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盲目借鉴他人的做法,甚至采取南辕北辙的做法,我们应该寻找值得借鉴的样本。
什么是产城融合呢?从其深层含义来理解,产城融合是指某城与其产业相互融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存在为所在地的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城市是产城融合发展的根基所在。相反的,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建设形成了一层保护屏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产业的创新式发展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于是在产业和城市的相互交叉作用下,逐渐地实现了产业、城市、居民三者之间和谐交融,从而达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倡导。
由此可见,“产城融合”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实现产城和谐,必须促进人类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二者的和谐统一,合理地分配人们生产资源和生活要素。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产城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1.1 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
城市空间经济学是城市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分析探究。国外有很多著名经济学家做出了诸多探究并且也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与此同时,中国的众多学者也就这一方面问题进行了多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产城协调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提升。事实上,随着中国开发区的产生,在中国产城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全球资本大量进入了中国,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经济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工业的发展。从1984到1986年,中国先后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并且还创建了十五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中国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外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进行投资,建立了众多的跨国企业和公司,与此同时还大力建设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国家为鼓励城市产业的快速发展,在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于1994年将中央和地方分权,这说明中国正式全面的开放了土地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爆发的金融危机,大大减少了全球资本对于中国的投入,为使得经济任然能够高速度增长,出现了私自占用耕地以获得低价优势等恶性竞争的情况。到2005年,开发区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产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一些问题也相应的产生了。产业和城市发展不在同一个轨道上,彼此之间相互分离,主要表现为一些产业园区和城市在空间和功能上相互分离,出现了城市中心居住人口过少,空有一座城市,城市功能浪费,或者是产业园区出现白天机器轰鸣而晚上一片寂静的现象[1]。进入“十二五”,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深入,中国经济发展遭遇到瓶颈,人口的不断上涨,对于城市空间的需求量进一步提高,急切需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总结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推动产城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