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研究(附件)

随着经济结构及交易方式的不断改变,市场已从产品为主向服务至上转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政府也非常关注并推动生活服务业的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通过对南通市经济总体情况的了解,分析行业发展情况,通过数据查找,分析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南通市启东市品牌化发展现状的个案调查,分析总结品牌化发展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 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方法1
1.3 研究内容1
2 生活服务业品牌化的理论 2
2.1 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关系 2
2.2 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关系 2
2.3 品牌概念和作用 3
2.4 品牌化的概念和过程4
3 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现状 4
3.1 南通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5
3.2 住宿和餐饮业发展情况8
3.3 南通市品牌化发展总体状况9
3.4 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个案调查11
4 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5
4.1 政府缺少对生活服务业的引导与支持15
4.2 服务业创品牌意识不强15
4.3 服务品牌内化管理不够15
4.4 企业忽视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15
5 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对策建议16
5.1 政府多制定关于生活服务业的品牌政策并进行宣传引导16
5.2 加强员工品牌培训,科学管理品牌16
5.3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品牌成长的发展环境16
5.4 提高“消费者体验”意识,塑造服务企业品牌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附录 2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但是目前我国生活服务业存在人才供求失衡、成本和税费负担过大、行业法规标准缺乏、政府管理观念和手段滞后等问题。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来关于生活服务业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关于服务业品牌化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品牌化对于服务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一个强势的品牌可增加消费者对于该服务的信任。由于服务的无形特点(没有包装、展示等)致使人们较难对此产生信任,而强势的服务品牌能促进消费者对所提供的服务了解从而产生信任感。因此研究生活服务业的品牌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本课题重点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专著、论文、发展报告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期找到能够促进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江苏省其他地区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现状及模式,找出问题差距;采用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主要是在南通市启东市汇龙镇进行问卷发放调查,汇龙镇是启东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艺术中心,是生活服务业人口密集之地,所以有一定的代表性。重点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在相关网站收集到的数据以及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品牌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1.3 研究内容
本课题立足生活服务业,围绕“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这一中心课题展开研究。本课题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论述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关系,品牌概念和作用,品牌化的概念和过程。
第三章就南通市实际的总体情况进行论述,根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告》对南通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介绍,通过江苏省统计局、南通市统计局和南通市工商局的相关数据,分析南通市的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现状;对南通市生活服务业部分行业进行个案调查,选取南通市启东市部分生活服务业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
第四章为问题分析部分,根据数据对比分析的结果,总结出南通市生活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为对策建议部分,针对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2 生活服务业品牌化的理论
2.1 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关系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A.Fisher(A费希尔)首先从产业角度将整个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他当时是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在其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三次产业具体内容的界定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总体而言,人们常常将第一产业称为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称为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称为广义的服务业[1]。
尽管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十分相近,但是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又有细微的区别,二者侧重点不同[2]。服务业更多地反映产业政策,是提供非实物劳动成果各业的总称。作为统计口径,第三产业概念更强调稳定性,要求各业必须有明确的、不重复的归类;而服务业概念更突出前瞻性,强调及时总结苗头趋势,引导产业发展。因此,当涉及定量目标内容时,服务业使用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当涉及产业发展时,服务业的内容要宽泛一些,要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总之,第三产业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服务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3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