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字数:11830】

摘 要自从这门课程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对其高度关注,采取了许多创新改革措施,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效果,但是这离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还相距一段距离,其中还存在许多阻碍。本文为了克服这些阻碍,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用来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研究目的 1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国内研究现状 3
1.新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运用 3
2.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氛围、内容的改善 3
3.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3
4.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 4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国外研究现状 4
1.美国道德与法治课程 4
2.日本道德与法治课程 4
3.韩国道德与法治课程 5
三、研究设计 6
(一)研究思路 6
(二)研究方法 6
1.文献资料法 6
2.问卷调查法 6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功效 7
(一)道德教育 7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7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
(二)法治教育 8
1.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 8
2.了解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 9
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
(一)存在问题 10
1.教学评价体系有待改善 10
2.教学模式缺少多样性 10
3.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 11
(二)原因分析 12
1.畸形社会观念影响 12
2.课程价值易被忽视 13
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进对策 14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4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4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14
(四)媒体舆论引导正确价值观 15
(五)校园文化的塑造 15
七、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1 18
附录2 19
致谢 20
一、绪论
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德育与法治教育,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高德育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重要作用[1]。我国在基础教育上的改革创新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了提升,但是其中还存在着问题,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完全实现,因此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效对于目前现状来说是一项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研究背景
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从2016年9月1日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对比原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部分补充内容涉及30部法律法规,初中部分内容涉及50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小学德育与法治普及的重要手段之一。自从1981年我国开设这门课程,便一直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本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成为拥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及个人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保证扩大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外延性,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其良好的道德素养,表现出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任务,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思考提出拥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对策方案。目前我们国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现状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对于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无疑是巨大的阻碍,这对于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当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收效不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生认知道德与法律的重要的一步,急需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现状问题的对策研究,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其一是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找出目前课程发展遇到的困境,从学校、社会、家庭这三个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入手寻找问题所在。其二是通过研究找出的问题来制定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2.研究意义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这起步阶段中的引导者,其教学内容丰富,教材涵盖人文、社会、法治、国情等内容[3],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发挥其功效这一点对于学生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至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本文的意义就在于找出问题并归纳原因所在和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价值,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各国德育的基础均在于全方位、彻底地吃透并弘扬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把学校德育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德育的进行与民族文化分不开,我们可以从红军不怕苦的信念中体会并培养自身艰苦耐劳的优良品格,也可以从《二十四孝》中一个个故事的耳濡目染,从而激发出自身内心中孝顺的美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13.html

好棒文